我是無意中路過這家店的,上回去喫緬餐的路上看到的,一家專賣冒菜的店,看到有生啤,還有「happy hour」的字樣,就在想什麼時候過來喫喫看。
不過沒幾天,我去還書,隔開馬路就是這家了,於是就喫喫看看。
店面很新很潮流,價目表是大顯示屏,這和概念中的冒菜店太不一樣了,「乾淨整潔」好像和冒菜不是太搭,哈哈。
服務員有二個,一個墨西哥妹子,一個亞裔,亞裔看著象老闆娘,老闆娘看著象華裔;是的,洛杉磯有華裔開的越南館子、有華裔開的日本館子和泰國館子,但好像不會有其他的亞裔來開家冒菜館吧?老闆娘說他們開了二個月。
點菜很簡單,10.99美元四素三葷,8.99美元六素,21.99六素四葷,還有種不是自選的11.99美元是配好的:肥牛片、酥肉、牛肉丸、魚丸、洋山芋、玉米、豆腐、豆芽,算是四素四葷了,我就點了這個。
墨西哥妹子開始給我備料,Yelp簽到可以還可以送一份食材,我選了肥羊片,可是看上去一份很少。
付賬時,老闆娘問我是要土豆粉還是米線,我選了土豆粉。
付完錢,我仔細地看了下選擇,好像菜單上寫的「海鮮」衹有蝦和墨魚圈二種,蟹肉棒不能算海鮮吧?其它什麼雞心鴨肫毛肚豬血之類的,一概沒有。
等菜的時候,我在看桌上的立牌,說是「全美第一家可自行搭配的快餐火鍋——冒菜店」,這就牛了,這我就有點不服了,不說紐約波士頓芝加哥舊金山,就說洛杉磯,川菜館子絕對不比上海少,幾乎每一家都有冒菜賣,你居然敢說第一家?我昨天喫的錦城裡不就有冒菜嗎?你一個開了二個月的店,敢說第一家?
但仔細想了一想,人家沒說自己是第一家賣冒菜的,人家可能說的是「第一家衹賣冒菜的店」,這倒是有可能的,好吧,算你狠;可以再一想,第一家「衹賣」冒菜的有什麼值得說的呢?要不我去開美國第一家漢堡店?我什麼都不賣,衹賣漢堡,連薯條都沒有!
你還賣涼菜呢,網上看到的,冷櫃中的涼菜每一盤都包著保鮮膜,看不清楚是什麼。
那個華裔可能是老闆娘,應該承認,非常客氣,英語不是ABC,但也算流利,我是後來聽她和別人說國語,才知道她會國語。
好吧,當然要說喫的,東西上來,一隻挺好看的碗,邊上一碟酥肉,三塊,這讓喜歡喫酥肉的我有些不爽,為了拍張合影,我把酥肉挾到了碗裡。從色面來看,東西做得挺好看的,但是紅油的顏色不正,是橙紅色而不是鮮紅色的,聞起來也沒有冒菜那種霸道的香氣。
我喫的第一塊是酥肉,我怕浸在湯中時間一長泡軟了。這裡要表揚一下,酥肉是熱的,也就是說酥肉拿進廚房後加熱過,而且不是微波爐加熱的;然而,酥肉中沒有花椒,這就成了炸排條了,這是要扣分的。
喝了一口湯,湯很好,的確是骨湯,至於有沒有店家所說的「三十二種以上香料」我就喫不出來了,美食家不是品酒師,你把三十二種紅酒混在一起,他也照樣品不出來的,而且我其實不看書的話也背不出三十二種香料。
東西呢,魚丸很不錯,不腥,也不是那種超彈的小藥魚丸,可是牛肉丸就太有問題了,我不喜歡喫超彈的魚丸,但我喜歡喫有點彈性的牛肉丸,這家店的肉丸是極細極精的肉糜做的,一咬就散開了,完全不及格。洋山芋切得厚厚的,完全沒有脆性,這怪不得店家,美國的洋山芋都是這樣;同樣怪不得店家的是玉米,在冒菜中喫到甜而脆的美國玉米,感覺怪怪的,但是不難喫。土豆粉是扁平而透明的,很有韌性,我第一次喫到透明的土豆粉,量還不少。
肉,應該是一份羊肉一份牛肉,實在太少了,感覺上也就是各有一二片罷了,這種肥牛片切法的肉,其實是很薄的,我這還是加了一份肉的,完全喫不過癮。其它還有豆腐、豆芽,也就中規中矩。
關鍵的辣,完全沒有成都的江湖味道,不香,看樣子他們把三十二種香料全都用到湯裡去了,卻忽視了紅油的熬製,這是不能原諒的。
總結一下,這是碗味道不錯的很不正宗的冒菜,信價比完全沒有,隔二個街區的韓國燒烤自助餐,貴四美元,喫肉可以喫到撐了,這碗要是不放粉,根本就撐不起來。
值得表揚的是,這家店的啤酒種類很齊全,想必老闆娘也是愛酒之人,從這點來說,我希望她能改進味型,增加食材,作為一家新店,還是鼓勵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