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Journal

我一直有寫日記的習慣,一年級入學的第一天,父親拿出一本皮面子「外國貨」的五年日記本,說從那天開始就應該寫日記了,那本子非常漂亮,上面有個小鎖,只是後來鑰匙落脫了。 從那天起,我每天回到家裡,就把學校裡發生的事告訴父親,他幫我記在日記本上,一年過去,要升兩年級了,父親就把那本簿子給了我。 那本簿子實在太「挺括」了,我的字又太「蹩腳」,所以一直沒有捨得用,而是寫在了別的本子上,直到進了大學,我才把大學四年的生活,寫在了余上的格子裡。這樣,一本五年的日記本,寫了我讀書的第一年,和最後四年,是不是很有意義呢。 自從我有了電腦,就一直想尋找一個好一點軟件,來寫日記,然而始終都沒有找到好的。 工人了幾年後,有了錢,也讀了MBA,對洋人的一整套日程安排有了概念,喜歡上FranklinCovey的效益手冊,「麼事」挺括,很是喜歡,內芯一天兩頁,我更多的是做為日記簿使用。那手冊上百美元一本,內芯一年一本,也要幾十美元,不過喜歡得緊,每年都從香港郵購至滬,也有到華盛頓特區自購的,憑我的ID可以打8折,但只能順便出買,總不見得真出了飛機票只為買個簿子。 在華盛頓特區的FC專賣店,我還買過PlanPlus軟件,也是憑ID憑打了8折,回來後用了一段時間,但是記不成日記,因為我同時還用掌上電腦,用中文記的東西,不能同步到掌上電腦,會亂碼。雖然說我的英文能混,但我那麼多的中文筆記等,不能整合在一起,很是麻煩。 我也嘗試過把blog系統當作日記本,但是有些東西是不能放在網上的,雖然有unpublished功能,但相當麻煩。無奈,我只能寫文章用文本文件,分不同的folder放,日記用效益手冊寫。 直到上週,我還是用FranklinCovey的效益手冊寫日記,家中也有了許多匣往年的內芯,這個東西就是騙錢,一個匣子也要二十美元,但是做得的確很好,十年前的匣子和新出的匣子,大小顏色,都一模一樣。 無意中,買了MAC機,也是無意中,發現了MacJournal軟件,用了幾天,覺得非常好,慢慢道來。 第一,不像有些軟件,非要給你設個時間,到了今天,就不能寫昨天的日記。MacJournal可以很方便的添加新的「條目」,隨便設置條目的日期,也不像別的軟件,這天不高興記了,就是個空白條目,MacJournal可以一天寫幾個條目,也可以什麼都不寫,非常符合我的習慣。 第二,歸類清楚,比如寫日記可以設置幾個欄目,家庭、工作、學習、飲食,各自分開,互不干擾,都沒有強制性地要求「寫或不寫」。 第三,可以批量打印在一張紙上,有的日記軟件,每天分開打印,我的習慣有事多寫一些,無事少寫甚至不寫,那種笨瓜編的軟件,哪怕只是一句話,也是一張紙,實在不敢恭維。 第四,MacJournal可以輸入輸出,接受不同的格式,很方便。 第五,MacJournal還有很強的blog連接功能,那些可以「見人」的東西,就可以直接發表到博客上了,也可以插入圖片,直接上傳到服務器,是個挺不錯的blog客戶端,雖然沒有專業的blog客戶端功能強,但可以整合到日記裡,個人覺得非常不錯。 目前,我還沒有掌握所有的功能,比如插入圖表、表格,以及如何建立數字、點列表,也沒有搞定FTP上傳圖片功能(目前只能缺省上傳),在用幾天吧。 目前是試用期的第三天,如果到了十五天,還沒有序列號出來,就買一個吧,三十多美元。

[上海]綠雅家宴

外婆家的家庭活動,有好幾次都放在綠雅,以前在天津路上,是家很小的飯店,兩層樓,其實是「挖地三尺」加「搭一隻閣樓」,記得那次吃飯,在樓下的一間所謂包間,坐得人動都勿能動,但凡有人要上廁所,要立起半檯子人來,才能讓得出去。後來,聽說「綠雅火燒」,據說是一把火燒得一點勿剩;再後來,聽家裡人說「綠雅重新開了」、「開得瞎大」、「一把火燒煬了」,於是就全留了一個心,想要去吃吃看。 這回,三舅舅生日,又是定在綠雅,正好去探個究竟。祖母、父母、我們一家,共有六個人,一輛車超載,於是我開車載祖母與父親從父母家出發,Sam、小豆和母親叫「差頭」隨後。 我走的路線是延安路高架至外灘下來,沿外灘到匣橋下調頭轉到北京路,往前開,開過江西路,到河南路小轉彎,沿著蘇州河轉回江西路,開過北京路即是。 Sam乘差頭,線路是延安路高架西藏路下來,大轉彎沿西藏路到北京路轉彎,直到江西路。 新的綠雅在江西中路372號,北京路與寧波路的當中,門面依然不大,在一條弄堂口。半條弄堂的位置,造了一個樓梯,通到二樓的飯店。飯店沒有停車場,車到了門口,有人拿著個對講機,把我換了下來,我坐到了副駕駛上。那個傢伙車開得很好,一腳油門下去,車就躥了出去,在路中心調了個頭,北京路一個急轉彎,繞了一大圈,到了騰飛大廈,告訴我車會停在這裡,又把我送回了綠雅,不過幾分鐘的事,那個人開車左穿右衝,的確是個高手,憑良心說,我自己從來沒有把車開成這樣過,當然,誰會把自己的車這麼開法啊? 進入飯店,很是熱鬧,全新的裝修,賣相今非昔比,包房的隔斷開以打開,於是三四間包房聯成了一大間。餐具也很漂亮,盆碟碗勺都很時尚,明顯是同一系列,特地設計出來的。 四桌人,總要等這個那個,於是擺著滿滿一桌子冷菜等人,我還是那個想法:冷菜本就是等人的時候,吃著玩的,應該有人就吃,等人齊了,直接上熱菜就是了。 菜式都很「入眼」,但是用料就點欠缺,比如說生魚片拼盤吧,三文魚本是厚切的才開吃,孰料這裡的三文魚其薄如紙,要一筷子吃三四片,方才過癮。醬鴿、烤排,用料都是瘦小,光有這樣的東西,卻吃不到什麼肉。冷菜中,有一個不錯,蔥烤鯽魚,鯽魚炸得很透,酥鬆香脆。 熱菜也是一般,點菜點的都是「好貨」,然而好貨做得不好,也是白搭。第一道蒜蓉鮑魚,鮑魚殼裡用線粉墊底,面上鋪起厚厚一層蒜蓉,看上去很大一個,吃的時候,用筷子刮去蒜蓉,挾起一看,竟是小小的一隻,上面縱橫劃了花,像腰花一般,這就是把小東西「做大」的方法。 「鰣魚」很大,我更願意在「鰣魚」上打個引號,因為根據我的經驗,這絕對又是一出「狸貓換太子」的好戲,如今長江里根本撈不到鰣魚,這種大小的根本千金難求,即使有上一兩條,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何況每桌都要上,綠雅根本就沒有到這個檔次。現在的上海,啥人要點「鰣魚」,啥人就是「洋盤」。 雞湯很鮮,實在太鮮,想必擺了許多味精,雞不是整隻,而且扯碎的雞塊,看著很鬧猛,而實際上卻又「偷工減料」了,這樣來做,兩隻雞可以做三鑊子,乃至四五鑊子了。 炒麵勿錯,不像王家沙,炸得太硬,反而有軟有硬,若打分,可以打到8.5分。 總的來說,賣相是很好的,用料是「縮水」的,但最最成問題的是,所有的菜都「太鹹」,鹹得一桌人都嚷著要喝水,這是不是他們多賣掉點飲料的「絕招」呢? 烤排,肉太瘦 生魚片拼盤,最左邊的是龍蝦 溫蟹,可能味道不錯,等轉盤到我面前時,已經沒有了 水果色拉?沒有碰 醬鴿 Sam說這個味道不錯,是香萵筍絲加蘿蔔絲,一塊塊的是海蟄頭 算是糟缽頭吧,味道一般 好像是芹菜拌海蟄 蔥烤鯽魚,味道不錯 拌目魚片,好看而已,塊小沒嚼頭 三層生日蛋糕 油爆蝦,爆得夠透,但不入味,打5分 鮑魚,可以看出用了多少蒜蓉,打3分 (火局)龍蝦,用了奶香精,失敗,龍蝦是淖熟的,不是(火局)熟的,只能給4分 竹蟶,創意很好,竹蟶肉挖出,殼列於一旁,但豆豉、粉絲太多,給6分 魚圓、魚麵筋,新鮮有彈性,可以打到8分 上湯肉皮,肉皮吃口象木屑,賣相又差,2分已經蠻好了…

茄子煲 薺菜豆腐羹

中午八塊頭盒飯,實在點勿出來,要了霉乾菜燒肉,都是胖肉,讓我這喜歡吃胖肉的吃了都有點害怕。 丈母家吃的晚飯,我燒了茄子煲,記得以前談朋友辰光,我一直燒的,那時沒有生抽、老抽,只有醬油,所以燒出來味道再好,還總是黑黑的,今天燒得就不黑。總結經驗:油要多,但盛上去之前,要把油泌潷去,否則就像浸在油中一般。還有一點,油燜茄子按理不放水,其實如果茄子太乾,可以放一點的。好的茄子色是淡紫色的,極細長,沒有籽。茄子要用手扯,一定要扯開,不能有圓的段,就像手不能捏扁雞蛋一樣,只要有完整的段,不易燒癟掉。 另外燒了薺菜豆腐羹,小吳事先煸好的,但是薺菜少了一點,於是決定著膩,厚薄正好。另外,小吳燒了鹹菜墨魚,墨魚太薄、太少,另外還有蚝油西蘭花香腸,味道很好,但是由於中午燒的,擺到夜倒,色面已經不行了。

又買了好多書哦

  昨天,又送到了幾本新書,在卓越網上定的,共62.1元《海上花列傳》本來是有的,但是我當年案頭工具書來看,可以查些吳語、滬語字詞的標準寫法,多一本倒也無妨。《迪昔辰光格上海》是看介紹說到邵洵美才買的,作者有點瞎說,首先”迪昔”好像應該寫成”迭歇”,就像《海上花列傳》裡寫到的”耐迭格人”,”該歇”一樣。另外,他又說到施蜇存在亭子間的馬桶上接待客人,施蜇存家我去過,分明是在大房間裡。又把某人的”招待會”用錯了,應該是”派對”才對,我想原來的詞義是reception,翻成招待會,相當貼切。《海上花》本來以為是侯孝賢的片子,結果是本書,說老上海的電影及明星的,倒也不錯。另外買了張軟件,叫《宋詞三百首》,據說”恭請著名教授黃加灝、劉操南兩位老先生用古吳語來吟哦”,聽了一下,有點象常熟話。   Sam在噹噹上也買了好多書,昨天也到了,上回買書,送了幾次都沒送到手裡,這回差點又沒拿到,再不拿到,要上黑名單了。其中的《酒牌》一書,有陳老蓮畫的葉子,是我盼了多年的東西了。 編號 貨品號 商品名稱 原價 訂購數量 折扣 銷售價 1 9021833 蔡瀾談吃–蔡瀾小品新選 25元 1 95% 18.91 2 9021828 蔡瀾談友–蔡瀾小品新選 19元 1 95% 15.39 3 9021835 蔡瀾嘆世界–蔡瀾小品新選 21元 1 95% 15.58…

Sandvox

尚未解決的問題還有:如何切換全角與半角的空格輸入。 今天,到IBM下載了Lotus Notes Client,但是那象沒有Administrator的MAC版本,只有常規的客戶端,好像可以Add Person,但不能Register Person。而且速度奇慢。 想好了軟件裝得差不多了,卻在網上逛了一圈,又受了引誘,安裝了兩個新的軟件,一個叫NewsFire,是用來讀RSS,蘋果的界面就是比視窗漂亮呀,任何在蘋果下運行的軟件,總要比視窗下的色彩豐富,或許蘋果的程序員,有更好的美感吧。 12:00 另一個叫Sandvox,是寫網頁用的,看界面非常非常酷,主程序20M,演示文件Quicktime版將近40M,目前正在下載,等吃完飯回來再看。 蘋果機下還有terminal看著非常親切,試了ssh,成功地連到服務器,還有emacs,是純的emacs,實在是太爽了。 下午,試用了Sandvox,發現是個很傻瓜的網站建設工具,對於不會做網站的人來說,真的很好,主要是理唸好,但是對於許多有HTML基礎的人來說,沒有什麼用處。 昨天在新蛋定了兩根1394線,共44元,可以配合著用硬盤盒,線的兩頭會發亮,分別是藍光和綠光,很酷,另外線的樣子很紮實,不知是不是「敗絮其中」。 又下載了不少widget,好像還挺好玩的,反正,慢慢玩吧。

叫好與鼓掌 7月22日小劇場戲評

  第一折,《下山》,在時間上,是與《思凡》同時發生的,色空當時在那裡準備”不免逃下山去”,本無這邊也”不免逃下山去”,然後兩個人碰到,就有了《雙下山》。演戲的小朋友據說據顧兆琳講好像得過什麼第一名。戲演得還不錯,小朋友嘛,只說了一年兩年,能夠唱得如此,已經挺不容易了。衣服偏大,明顯是小人穿大衣裳,許多地方,硬之之地紮起來裹起來,看著有點好玩。小朋友唱得還可以,最值得推敲的是笑,那笑只是擠出來的笑聲,刻意要模仿老師的笑聲,然而笑聲是不連貫的,我經常在開車的辰光聽劉異龍的《下山》,劉雖然如今已是”墮落”了,但他的《下山》唱片的確經典,特別就是笑聲,笑得自然,笑得開懷,小朋友還有得好學了。   小朋友的佛珠功也不行,在頸上轉了幾圈之後,不能自然地落到兩膀上,於是也不能自然地甩到天上去,要停頓一下,把佛珠放到位,才能扭身甩佛珠,居然停頓的時間很短,但完全能夠看出刻意的痕跡。順便再說一聲,小朋友謝完幕,是逃下台去的,很是可愛。   第二折,《遊園》,閉起眼睛也能想像得出怎麼演的一折戲,記得春香的指導老師是金采琴,就是華文漪的春香。小姐長得很高,而且笑得甜甜的(不過Sam對這個杜麗娘的感覺就是”不夠甜”,我還覺得太甜了呢,真是奇怪),小朋友們扮相不錯,小姐個子挺高,明顯要比其他的那些男生高。兩個人演得都很認真,中規中矩,問題是太中規中矩了,要轉身一起轉身,要抬手一起抬身,明顯是一淘教出來的,有點象拷貝似的,於是好好的遊園,給演成了街舞,其中有個轉身的動作,使我想起了《霹靂舞》裡的轉身來,好像兩個人裝在同一個要傳動軸上轉的。   小姑娘到底年紀還小,身材只是拔高而已,正面看著尚可,側面看去就是薄薄的一片,全無起伏層次,等再轉回來,感覺上就是平面的了。戲倒真的還不錯,水袖雖然也是亂七八糟的,但總比讓張洵澎來教個”惡形倒怪”的要好。   第三折,《酒樓》,這折戲我以前沒看過,差點就和《佔花魁》的《湖樓》搞在了一起,倒是蝸牛提醒了我,出了一回洋相。《酒樓》說的是郭子儀在酒樓上看到安祿山飛揚跋扈,一個人吃悶酒,躊躇滿志的故事。   這折戲,現場笑聲一片,原因是演酒保的小朋友實在太小了,不但小,而且可愛,身高不過一米三四左右,打扮穿著,全是大人的,然而身形、口音全是小孩子,著實好玩。其中有一次,酒保要搬張椅子,可能人小,還不是很搬得動,有點跌跌撞撞的,台下又是笑聲一片。   這折戲,應該是老生戲,雖然老生也是個小朋友,然而酒保只有他一半高,戲全被酒保搶掉了,大家只顧看酒保,幾乎忘卻了郭子儀。戲,不是故意搶的,這才叫搶戲的最高境界。   第四折,《扈家莊》,王芝泉的看家本事,傳給了谷好好,這回又傳給這個小朋友。小朋友扮相特別好,很有英姿,小朋友演得不錯,但終究功底不行,又唱又打地就有點喘了,到後,雖然帶著無線話筒,還是唱得幾乎聽不出來。不過,崑曲打戲本來就差,小朋友不過沒練多少時間,已經能有如此境界,實在值得誇獎。   這回看戲,最大的感覺是:有人叫好了。記得94年在蘭馨看戲,只要是武戲,始終台下有人叫好的;文戲也有,只有沒有武戲那麼熱鬧。後來漸漸地,喊好的就少了,再後來,竟至無人叫好。記得上回谷好好演扈家莊,最好只是幾下鼓掌,讓人傷心。我一直覺得,看戲就是要熱鬧些,戲不是大劇院的交響樂,就要有台下的呼應,演員才會更加投入。   我在想,這叫好一事,可能也從側面反映出如今崑曲的式微。你想,難得看戲的人,根本就不敢叫好。第一,怕叫得不對,該叫的時候沒叫,不該叫的時候倒叫了,不但如此,連鼓掌也是,結果好好的一段唱完,大家不敢鼓掌,一定要等看到演員往台下走了,才開始鼓掌,真是讓人興味索然。第二,怕叫得不好,或許有的段子,在老觀眾眼裡簡直一塌糊塗,即便新戲迷聽了覺得好,也不敢叫好,怕被人看出是個”新雛”。   這回的戲,很是熱鬧,原因有三。其一,學生多,在場有三分之一是這些演員的同學,就像超女啦啦隊似的,小朋友才不管到底好不好,只管起鬨就是了。其二,老師多,老師都是懂戲的,什麼時候唱完,什麼時候演完,更加上什麼時候正好”一口氣到底”,他們都知道,他們也都能恰到好處的應和起來。其三,演員小,你想老演員唱得勿好,你叫了好,別人知道你是不懂戲,而小朋友再怎麼不好,鼓勵總是可以的,你再怎麼叫好,也不會漏了底,於是大家便不吝惜叫好與鼓掌了。   我覺得,是不是每次演出崑劇團也準備些”托”呢?每回有演出,讓這些托分散坐開,該叫好、該鼓掌的時候,起個哄,別人就敢跟上了,這樣的次數多了,新戲迷也就知道該如何”造勢”了,只有下面熱鬧起來,台上的演員才能”活”起來。   最後一折是倪傳鉞先生傳授的《尋親記》一折,是《出罪-府場》,由袁國良、余彬等演出,反正前面看過小朋友演戲,一下子換成”正宗”的樂隊,”正宗”的演員,整個就覺得神清氣爽起來,笛聲也到位了,聲腔也舒服了,就是一跪一走,也像樣了,看來,當真是”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啊!   《尋親記》算是新排的老戲,我以前沒看過,這一折說的是男主角受人冤枉,要秋後問斬,結果妻子替夫告狀,為官的免了丈夫的死罪,改成發配,與妻子臨別之前,有大段的分別情節,無非就是丈夫”象煞有介事”地要妻子不改嫁,要妻子生下腹中孩子姓自己的姓,放在幾十年前,定算”封建糟粕”。   在走廊裡,看到上昆7月27日要赴深圳,看到行程安排中有六人可乘飛機(老蔡、梁谷音等),餘下的二十多人只能乘火車(黎安、沈MM等),一想,昆團至少還是國營的,按級別來的,於是想起六個乘飛機中有個別不認得的名字,想必是黨委書記之類的了。 Date: July 2, 2006 12:08 AM Topic: 《金雀記 喬醋》賞玩及其它   7月1日,建黨八十五週年,是日,崑曲界紀念沈傳芷誕辰百年,在上海大劇院舉行摺子戲專場。   崑曲,曾經被共產黨禁演多年。   第一折《繡繻記 蓮花》,一般。   第二折《玉簪記 問病》,還是那句老話,岳美緹演正人君子比較好,演風流公子就有欠缺。戲中的潘必正,裝病不像裝病,倒像是真病。整個一折,讓人覺得是共產黨員”輕傷不下火線”,倒下去再起來的架勢,這算是我見過的最”那個”的潘必正了。   第三折《爛柯山 潑水》,梁谷音演崔氏,許多人都覺得演得太過,有點嚇人,我倒覺得既然演”瘋婆子”,就要入戲,雖然瘋,仍不失舞蹈的美,這才是崑曲的真諦所在。個人覺得,這回的崔氏演得很好,服裝又完全借過了梁谷音發福的身材,這把年紀,還能如此,絕對不錯了。   第四折,《金雀記 喬醋》,聽我細細道來。   《金雀記》的男主角姓潘名岳,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他是誰,然而說到他的表字,就厲害了。潘岳字安仁,俗稱”潘安”,對了,就是那個”開著空敞篷車出去,由於長得夠酷夠帥,女人們把鮮花水果扔給他,扔得車子裝滿”的潘安潘先生。…

拯救被格式化了的記憶卡

繼續要解決的問題:如何使用移動硬盤。週日買的移動硬盤盒通過SUB和火線都連接成功,但只能使用FAT32格式,在NTFS下只讀不能寫。而且,在FAT32下,只能同時複製/移動一個文件夾,要等第一個操作完成後,才能進行第二個。 今天,將DELL的雙鍵鼠標插上去,居然有右鍵的功能,怪不得聽說MAC出了雙鍵鼠標。 十點,總算搞明白了MAC下是的磁盤工具在哪裡,也成功了重新格式化了移動硬盤,不過,將硬盤上原來的1000兆左右的圖片也一起格式化了,裡面有前段時間拍的一些菜的照片,還有阿山飯店的照片,哭啊!!! 這1000M的東西,都是照片,來自兩個相機,分別是Nikon的CF卡以及Lumix的SD卡,是過去幾個星期的東西。兩張卡都已經格式化,SD卡已經被Sam帶到了杭州去。不過,能救回多少救多少。 本來MAC上兩個目錄,就是這兩張卡,今天到了辦公室,把兩個目錄移動到移動硬盤上,移動硬盤後來被重新分過區,看來沒什麼希望了,但本機硬盤上,或許還有可能吧。下了Norton的工具,結果是8.0的,好像是運行在MacOS 9上面的,在Tiger上連硬盤都沒認出來,只能作罷。 CF卡還在手裡,在PC上做了一些嘗試,畢竟我現在對PC還是比較熟的嘛,在一個個軟件試到差一點要放棄的時候,發現PhotoRescue Expert能夠找到以前的文件信息,並且把縮略圖展示給了我,不過,我得到版本是測試版,只能看縮略圖,卻不會真的替我恢覆文件。 終於找到正式版,終於把CF卡上照片都恢復了出來。下一步,要想辦法恢復MAC上的文件了,還有,希望Sam今天照片拍得不多,或許也可以救一點回來。 下班接了Sam一起回家,吃過晚飯,拿出Lumix的SD,Sam已經拍了100M的照片。又下載了一個PhotoRescue Expert,裝在Thinkpad上,救回了二百多張照片,算是很成功的了。 後來,又看了一下PhotoRescue Expert的網站,發現還有Mac版的。站點在: http://www.datarescue.com/photorescue/

繼續說MAC

下午,楚雲已經告訴我了,那個快捷鍵組裡的「\」是option鍵,試過了,正確。 戴雲傑告訴我不用裝殺毒軟件。 下載並安裝了Macromedia Dreamweaver 8.0,不用再買嘍。 又裝了一個JournalX,看樣子是像便抄似的東西,還不會用。 還要解決一個截屏軟件,基本上就不用再裝什麼東西了,噢,還要有一個好的瀏覽圖片的工具,象Windows下的ACDSee,現在的這個ACDSee for Mac好像改名都不能用EXIF信息。

一個惡女人

7月24日晚《心靈花園》   這個女人,有老公,外面姘了一個,愛得死去活來,就有了孩子,一心想搭老公離婚,嫁給姘夫。   誰知肚皮裡五個月的時候,曉得姘夫離不成婚,於是就想把孩子”詐”到自家老公頭上,告訴老公自己有了身孕(五個月再說,也算上譜的),誰知,老公居然相信,就把小人養了下來。   電視中,她不斷抱怨老公不照顧伊,說老公不關心她懷孕,也不到醫院看她,我靠,她居然還真有臉說。   等孩子生下來,她抱著孩子去找孩子的生父,生父不認,她就去做了親子鑑定,生父沒辦法,付600元每月的生活費,算到18歲,分三次付清(12萬9千6百元,也是一大筆錢啊)。   後來,她被人告發,老公懷疑孩子不是自己的,要求去做親子鑑定,她居然惡人先告狀,堅決不肯做親子鑑定,並且提出離婚,這樣的話,老公也要付撫養費。   結果,她用和老公分手的錢,買了一套房子,和兒子一同生活,無奈,兒子後來身患絕症,故事到此為止。   我敢說,她要再嫁人,絕對不會把孩子的病情告知對方的,這個女人,絲毫沒有自己出軌的後悔,卻一再抱怨自己老公只知道打遊戲,不關心”她和別人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