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07
又去厦门了,我最喜欢的地方之一,另一个则是成都,刚从成都回来,又飞厦门,真的很开心,当中隔了几天,那几天去了义乌和黄山,玩得也很好,以后有空再说。
出门的时候,偷懒加扮酷,直接短裤加拖鞋,就上了飞机,其实上海的温度不高,而且飞机上空调很足,只能特地讨条毯子盖着。
航程很短,不过一个半小时,机票倒要1090元,不过听说春秋有199元到厦门的座位,不知道服务如何。下午四点,到厦门,出机场,就有一股热浪袭来,暗自庆幸扮酷扮在刀口上。
叫车,去酒店,厦门给我的感觉依然是那么干净那么好,据说厦门的环境质量已经从原来的福建第一下降到了倒数第三,不过光从感觉上看,还分辨不出来。
厦门不堵车,至少对一个上海人来说,不堵。不多久,半个小时吧,到了酒店,办手续,入住,小憩片刻,就要寻食去喽!
历史往往会重演的,国事、打仗如是,谁知寻食也是如此。还记得吗(可以参看以前的游记)?我大半年前到厦门,也是住在这个酒店,结果寻食路上,大雨倾盆,最终走到了一个叫做“阿发酱油水”的地方,从此知道有一种烹调方法叫做“酱油水”……
05/23/07
上次离开那个地方,就觉得再找一次是绝对找不到的,于是这回出门前,特地上网查了一下,关于“阿发”的介绍很少,其中还有我自己写的,倒是那家“小眼镜酱油水”名声很大,其实名气太大的,未必就是最好的。
出门,下雨,一如上一次。你说巧不巧,我的确存了故地重游的心思,难道老天爷也知道我的脾气?出门不久,天又下起了雨,我就又躲进了那条小路,沿着小路,走到了“阿发酱油水”。
那里可是一点也没有变,阿发没有变,丝毫没有装修、翻造,完完全全的老样子,三教九流混杂在昏暗的灯光下挑食,空气中弥漫着沉沉的湿气,市民、亲切。
也有变了的,边上的一条岔道,开着好几家类似的店,都冠之以“阿胡”、“阿X”之类的店名,这也不能说他们学“阿发”,估计当地人们的称呼就是如此吧。
但肯定也是沾了阿发的光的,阿发生意一好,来的人多了,有人等不到位子就走了,于是就有人开了第二家,让性急不肯等的人吃,也自有一两只拿手菜,于是便立下脚来,这样一家两家的开,早晚会有一天,成为厦门的酱油水一条街。或许,仅仅是或许,也有我写文章的一份功劳呢。
点菜吧,就算有我的功劳,别人也不知道,也不给我打折啊!叶子鱼是上海也有得吃的,舒友就有,这回的酱油水,就点那种比叶子鱼厚实点的吧,肉多一点,尝尝不同的口味也好。
那种鱼叫“鲩米鱼”,服服员说只是发音如此,到底叫什么,她也不知道。她不知道,我就更不知道了,觉得做酱油水的话,虽然肉多,却没有叶子鱼鲜美和入味,看来下次还是要吃叶子鱼啊。
土笋冻当然是少不了的,我还记得上次的那个拼盘,土笋冻拼章鱼的,依然要了个拼盘,只是拼上来的只有章鱼的脚,没有身体,没有我喜欢的QQ的、圆圆的章鱼身体。
看着水里的濑尿虾很鲜活,想到前段时间,嫱托人弄了点椒盐濑尿虾,每条都有很多的虾黄,吃得不亦乐乎,这回不妨来个现点现吃。
结果白灼的濑尿虾,虾肉有点烂烂的,或者老板见我是外地生客,给了我点死虾吧。虾黄有倒是有,不过也是软软绵绵的,无甚吃头。
吃得不过瘾,想加个海蛎煎,结果服务员推荐海蛎炸,就是一颗颗的海蛎,裹上加了葱和佐料的面浆,炸成酥松鲜香的颗粒,味道的确不错,只是这个东西上回就吃过,没有了“惊艳”的感觉。
历史的巧合度,往往很高,可不,雨越下越大了,等我付了百把元出来,几乎看到空出租也拦不下来了,因为雨太大,根本就没有机会走到路口去伸手,哎,笨死了的我,为什么就不长记性,带把伞呢?
当然,最后我总归回去了,否则就不能坐在这里写给大家看了,不过回去得也着实狼狈,等到了酒店,发现空调开得太冷,于是干脆关了睡觉,依然冷,把被子裹得紧一点。
要命啊,半夜出了一身汗,热醒;隔日,热伤风。
这么闲啊,国内国外的假连着放?
我也刚从厦门回京,鼓浪屿那蚊子呀,骇人不轻
阁主
我平时用feed看你的博客。
可是最近的照片在google reader里面都看不到。
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这个问题。
很喜欢你的博客. keep p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