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閒話研究

最“勿搭界”的“勿搭界”

  小區的車越來越多,於是開始收停車費,管小區大門的保安們多了件事,平時要把大鐵門關起來,看到有通行證的車,把鐵門打開,等車進去了,再把鐵門關上。你想,你舒舒服服坐在車裡,而保安則不管颳風落雨,都要站在那兒,開鐵門、關鐵門,你雖然付了停車費,可人家怎麼說也是為你服務,總得說聲「謝謝」吧?

  「謝謝噢!」

  「勿搭界呵!」

  每天,有許多車輛進進出出,許多司機都會伸出半個頭叫聲「謝謝噢」,那個保安雖然長得瘦矮,但他總是很有豪氣地大聲回答「勿搭界呵!」。我天天看到這一幕,天天聽他那麼說,其實,「勿搭界」作為「謝謝」的應答,不過是近幾年的事,不妨來仔細地思考一下。

  界,是一道分隔線,國有國界,省有界省,只要是行政範圍,都有界,小到居委會,也有管轄範圍,這個範圍的外沿,就是界。如果兩個國家的國界線有一段是一同一條的線,那這兩個國家,就是搭界的,國家與國家其實只能「搭界」,不能「交界」。

  那「勿搭界」和「謝謝」有什麼關係呢?可謂「勿搭界」也。「謝謝」的回答,應該是「勿要謝」,就像普通話的「不用謝」;而更從詞義來說,「勿搭界」應該是「對不起」的應答,也就是「沒關係」的意思。

  在老式的老上海話中,「勿搭界呵」,是一種專門用來「撇清」的說辭。

  比如兩個人私下相好,卻不希望被人知道,當別人問起時,往往就會說「我幫伊又勿搭界呵嘍」;再比如,有件事要追究責任,當問及「責任嫌疑人」時,他也往往會說「幫我勿搭界呵」。[在「上海話字詞」中加一段,解釋這個「幫」字]

  最會說「勿搭界」的是些什麼呢?是小流氓,道理很簡單,好好的人不做壞事,別人不去會追究,自己也用不著抵賴,所以不太有機會說「勿搭界」;而大流氓,氣焰囂張;,不可一世,別人根本不敢去追究,就算有人要追究,他也不見得不敢承認,否則,就不叫大流氓了。

  於是,只剩下小流氓了,這些小流氓了,無非偷個雞、摸個狗,干的事倒不能算罪大惡極,大多數都只不過是「勿上檯面」的「小弄弄」,就算是流氓,小流氓的所作所為,也是很丟人的,在白道黑道都叫不響。一旦事情敗露,小流氓們的第一句話,就是「幫我勿搭界呵」,意謂「不是我幹的」。

  我想,一句話,老是說,可能就會變成口頭禪,小流氓們常說「勿搭界」,以至於到了後來偶爾做件好事,別人謝他們,他們也「條件反射」般地「勿搭界呵」,反正,不管好事壞事,在小流氓的層次,首先就是不承認。這些人,平時又沒人理他,但凡和他說話,就是問他是不是干過壞事,所以只要有人和他說話,就是「勿搭界」,然而碰巧舉手之勞幫了別人,自己還沒反應過來,別人的「謝謝」已經來了,於是急中生智,「勿搭界」講了再說。

  久而久之,這個應對於「謝謝」的「勿搭界」,漸漸地不為小流氓所獨有,也傳了開來。然而即便如此,在上海,碰上對於「謝謝」回應「勿搭界」的,依然是相對來說層次比較低的人群,主要以體力勞動者為主……

  如同在蘇州,你絕看不到一個留著大鬍子的虎背熊腰,蹲在菜攤前討價還價,你也絕不會在陸家嘴的辦公樓裡聽到一個白領對於別人的謝謝,扯開嗓門,回答「勿搭界呵!」

(寫於2006年11月16日)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