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儂是模子勿啦?」就像普通話中「你是條漢子不?」,擲地有聲。在大多數場合,這句上海話的用處和「你是條漢子不?」大致相同,無非勸人行險,挑人上山而已。

  為人有膽有識,講義氣,就是「漢子」,到了上海話中,變成「模子」。上海人說「伊絕對是模子」,就是說那人敢做敢為,是個好兄弟。

  然而,「模子」兩個字只能單獨使用,若是搭配起來,就大高兒而不妙了。

  有些人,沒有正當工作,整天吊兒浪當,混在社會上靠坑蒙拐騙度日,這些人不說真話,乃是說謊的祖宗,他們都是「滑頭模子」。此輩傢伙,答應了事,絕對沒有做到底的,及至銀錢到手,便腳底抹油,溜之大吉,這些人都是「半吊子」,所以也叫「半吊模子」,這個詞也指那些辦事不牢靠的「王伯伯」。

  上海是個大都市,難免魚龍混雜,街頭的騙局也不少。曾經就有人用洋山芋裹上泥糠,放在菜場門口,騙人當皮蛋買。這騙子,先去買了幾隻真皮蛋來,剝開了放在紙箱上,紙箱裡只有浮面幾隻是真皮蛋,也只有騙子自己知道,其他的都是洋山芋做的假皮蛋。

  有人看到了,就問價格,可又不敢買,怕質量不好,萬一買回去不好,再找流動攤販又不得,怎麼辦?正猶豫著呢,有個人過來,說如今騙子太多,說紙箱子上擺著剝開的,一定是好的,而裡面的,肯定有問題。

  賣主聽了這話,不願意了,就和那人吵起來,吵得響了,人們都圍過來看。賣主說自己箱子裡的都是好蛋,動手就要拿蛋打開。那個「抬槓」的不依不饒,說賣主認得出自己的蛋哪個好,哪個不好,賣主倒也「坦蕩」,說隨便那人自取,蛋是只只好的,壞一罰十云云。

  那人果然把手伸到箱子裡,摸了個皮蛋出來,剝去糠,打開皮蛋,果然晶瑩剔透,是個好皮蛋,那人還不服,連著開了兩三個蛋,「居然」(其實是「果然」)是只只漂亮,那人便訕訕地,沒話講了。

  正在這時,又過來一個人,手裡拎著魚肉、蔬菜,上來也不問價格,張嘴就要十個,又對邊上的人說道「伊個皮蛋麼真真叫好,我每個禮拜天儕來買十隻,屋裡人儕歡喜吃呃」。

  在場的旁人見已有「狠角色」來「驗證」了蛋的質量,又有「老顧客」證明了雖是流攤,但卻是長攤,而且質量保證,於是紛紛儂十隻、我五隻的付錢購買,一轉眼功夫,就賣完了。

  其實,那個過來「質疑」的,根本就是「連襠模子」。「襠」是兩隻褲管當中連接的部分,兩個人的「襠」若連在一起,只能你到哪兒我也到哪兒,只能走同一條路,所以「連襠模子」根本就是「一路貨色」。上海話中,「連襠模子」亦指一吹一唱、狼狽為奸之輩。

  再說那個後來的說買過東西的人,那個是「繰邊模子」,「繰」字音普通話的「敲」,與上海話的「撬」發音相同,所以也經常被訛寫成「撬邊」。「繰邊」是縫紉術語,為了防止布的邊散開,用針線當布邊捲起來縫住,而針腳則藏在卷邊裡面叫做「繰邊」。由於「繰邊」操作的總是布邊,而「繰邊模子」也總在「邊上」行事,故有此名。「繰邊模子」旁敲側擊,誘人上當。上海話中,喜歡起鬨、慫勇他人做鋌而走險之類勾當事的人,也被叫做「繰邊模子」。

  有人問了,這幫子人行騙,萬一被人揭穿怎麼辦?萬一有工商行政乃至警察路過怎麼辦?他們不怕,他們還有幫手。

  站在菜場路邊兩頭的人,負責望風,如果有執法部門過來,未及走到路上,望風的早已發出信號,騙子立刻就逃了。

  那如果被人當場揭穿怎麼辦?譬如有人失手把「皮蛋」掉在地上沒有打破,不是立刻就發現了麼?也不要緊,那時只聽騙子叫了一聲「警察」往東望去,待所有的人眼神看向東面一楞神的功夫,騙子撒腿就往西跑掉了,騙子當然不要假皮蛋,空身就跑,買主都是買菜的,大包小包拎著,怎麼個追法?

  真要有人追,怎麼辦?依然不怕,及待有人剛要追,便撞在一條壯漢身上,壯漢一把扯住,嚷到「儂眼睛瞎脫啦?」,拉著那人就要理論,你想,怎麼還追得上。

  不用說,這望風的和壯漢都是「模子」,前者是「打樁模子」,站在那邊原地不動,譬如一個樁子一般,故有此名。那些販賣戲票的,收售外匯的,倒騰禮券的,總是在固定的地方「蹲點」,這些人都是「打樁模子」。

  壯漢是「打仗模子」,算是「模子」裡最差的了,干的是體力活,負責的就是「打仗(架)」。

  「樁」與「仗」,在上海話裡發音相近,所以經常有人混淆,而「打樁模子」中有許多人本身也兼任「打仗模子」的職能,所以即便搞錯了,也無傷大雅——這事本來就「不雅」。

  說到這裡,一群騙子都暴露了出來,雖然賣皮蛋的不見得真的如此興師動眾,但如果賣的是「大力丸」,乃至於假的金鋼鑽呢?只怕陣容更要強大,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模子」們的分工依然如此。

  有人說「模子」是從英語的「model」而來,前面所說的那些人特徵鮮明,正如「模特」一般,所以叫做「模子」。

  騙子們不承認自己是「模子」,倒稱呼受害者為「模子」,象前面那種設攤等人上鉤的,叫做「吊模子」,而看準了有錢人主動上前行騙的,叫「扠模子」,「扠」在上海話中的發音為「搓」,有「戲弄」、「搭訕」之意。

  行騙之人都是「滑頭模子」,而那些受騙上當的,多半以為自己精明過人,實實在在都是「壽頭模子」。

  老上海話中還有「跑當模子」一詞,指跑腿的人物,亦指掮客,如今已經退出上海話了。

附:「模子」亦可指人的體型,「大模子」指人體型魁梧。

(寫於2008年2月29日,四年才有這麼一天啊)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