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週二進行了美國的大選,大家也知道結果了。我有些朋友經常嘲笑中國的選舉,說還沒投票就知道結果了;其實加州也一樣,不管你候選是誰,在投票前大家就知道加州的選舉結果是民主黨勝,從1992年起。
與此同時中,美國地圖中一大片地區,是堅定的共和黨地盤,不用投,也知道共和黨一定會在這些地方贏。美國的民主黨的「色彩」是藍色的,共和黨則是紅色,這些堅定的州,就叫做深藍州和深紅州。
美國人對於選舉還是挺重視的,一大早,就有人在選票站門口排隊;哪怕選舉結果都出來了,還有人在投票。
為什麼?追求儀式感?非也!
因為在選總統的同時,還要對許多提案進行投票,表示同意或者反對,有很多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事務,就是在這時投票的。
在加州投票的同時,共有十七項提案,有些挺有意思的。比如:通過了「提前假釋非暴力罪犯」、通過了「死刑程序加速」,然而「癈除死刑」的提案則末能通過。還有些挺有趣的提案,比如有一個提案是「要求成人影片使用避孕套」,結果就沒有通過,可見大家的喜好,而且據說還有許多男女主角也反對。
什麼?為什麼沒有配角反對?這種片子沒配角!
想想大陸在舉行成人展的時候,還有大媽去現場閙事,痛斥相關人員傷風敗俗;而加州居然可以把這樣的事放到選票上去,這就是區別啊!
我又想了想,這不就是民俗嘛!每個人都是「相關人員」啊?
噢,用蘇州話講,「作興俚哚弗過人日腳嘅」!
蘇州話亦叫「弗喫粥飯嘅」!
Related Posts
[加州小事]最念曾經鮮橘水 憶苦思甜押瓶費
美國人喜歡喝啤酒,好多人覺得「披薩加啤酒」就是人身的最高享受了,這點和社會主義一樣沒出息,後者曾經認為「土豆加牛肉」就是共產主義了。美國人喜歡喝啤酒,到什麼地步?到了連便利店裡都有整箱24瓶的凍啤酒賣。 美國的7-Eleven,可能是全世界最枯燥的7-Eleven,沒有關東煮,沒有飯糰壽司肉包粽子盒飯碗麵,衹有烤雞翅、烤雞肉塊、熱狗、墨西哥卷和披薩,就這五樣,沒有第六樣熱的食品賣了。他們倒是有一整排的大冷櫃,一排十來個,這規模超過上海任何一家便利店,十來個冷櫃中至少有二三個,全是成箱的啤酒,六瓶裝,十二瓶裝,二十四罐裝的,都有。 包裝數最多的,還是要數COSTCO,三十六罐裝的算是標準,而他們自有品牌Kirkland的,居然一箱有四十八罐之多,你看吧,美國人有多喜歡喝啤酒。 我就買過那種四十八罐一箱的,買來一看賬單,在啤酒的那一條下面,還有項「CA REDEMP VA」,價錢是二塊四美元,上網一查,是「California Redemption Value」的意思,有的店家收銀條上會寫「CRV」,明顯是縮寫。在加州政府官網上,這個CRV是「California Refund Value」,不過他們自己也把「redemption」和「refund」混著用。 CRV,說得簡單點,就是「押瓶費」。 押瓶費,這玩意我可熟。 我出生在南陽路,就是現在恆隆廣場地上車庫出風井的那個位置,以前是我的家。如今中信泰富的轉角,那時有家食品店,叫泰康,是我小時候最喜歡去的地方。 還別說,雖然那時物資匱乏,泰康卻一直有些好東西賣。那時牛奶要票,而酸奶卻不要票,衹是貴得大多數人喫不起;泰康居然還有紅波起司賣,大多數都覺得味道奇怪,衹有老克勒才會去買。 對於小孩子的我,最吸引人的無非是橘子水了,上海叫「鮮橘水」,因為和普通話的「洗腳水」發音相近,又「譯囬」上海話是「汏腳水」,因此上海人也戲稱「汏腳水」。「汏腳水喫伐?」是衹有上海人才聽得懂的俏皮話。 鮮橘水是裝在玻璃瓶中的,其實是香精色素加糖精的產物,但是小朋友很喜歡,有哪個小朋友不喜歡碳酸飲料的?喫完了一吐舌頭,蠟蠟黃。 鮮橘水好喫,可是貴,要二角錢一瓶,買的時候要付四角,另外的二角就是押瓶費。最早的時候,買完鮮橘水,店裡會給你一個竹的籌子,上面烙著二角的字樣,還有店家字號,等喫完了之後,把瓶拿囬店裡,憑籌還錢。 據說最早的時候是沒有籌子的,拿錢換錢就是了,可是後來人們發現「上隻角」押瓶費貴,於是有人付了便宜的押瓶費,再還到貴的押瓶費的店裡,一來一去,店中收到的瓶子比賣出去的還多,於是就有了籌子。 籌子先是竹的,後來變成了紙的,也不記得是從什麼時候取消押瓶這件事了,倒是記得後來有一種利樂磚包裝的沒有氣的橘子水,小小的一個紙盒子,正當中有個紅色的方塊,上面寫著「紅寶」二字,大家就直接叫那玩意「紅寶」。 一時間,喫紅寶成了時尚,雖然要四角一個,但還買不到,電影《股瘋》中就出現過。紅寶在當時的上海,大家還在喝玻璃瓶要押瓶的時候,居然出現了這麼一個「高科技」的東西,它的盒外粘著一個小塑料袋,袋中是個短短的吸管,吸管拿出來,往紅寶頂上的一插,就可以喝了,多方便。 沒想到,在上海消失了那麼久的押瓶費,在加州又碰到了。 等我喝完了啤酒,拿著空罐還到店裡時,人家不收!明明收了我押瓶費,卻不還我錢,難道是因為我沒籌子? 後來才知道,在加州,有統一的囬收網絡,大約有二千個左右的囬收中心,離我家不遠的Albertsons超市後面就有一家「癈品囬收站」。 癈品囬收站是全自動的,一個小房子,左右各有一個「囬收機」,囬收機上有個大圓洞,衹要把瓶子罐子放進圓洞,裡面有傳送帶把瓶瓶罐罐喫進去,不能放太快,否則會被退出來。等所有瓶子都被「喫掉」,按一下洞邊的綠色按鈕,會吐一張紙條出來,上面印著空瓶的數量和應退還的金額,拿著這張紙條去前面的超市拿錢就可以了。 加州的押瓶費是統一的,以24盎司為界,以上每個空瓶空罐10美分,以下5美分。因為押瓶費是一樣的,所以也就不發籌子了。 後來上網一查,原來並不是所有的囬收站都有自動囬收機的;而且衹有飲料的空瓶空罐才有押瓶費,別的空瓶他們是不收的。官網上有些挺有趣的數據,比如玻璃瓶在1988年有44億個被囬收後重新灌裝,而在2013年衹有456個了,不過從2014年起這個數字又囬陞到了3萬6千個,其中變化最大的三年是1999年到2001年,分別是五千六百萬個,四百十九萬個和三十七萬個。 參考: http://www.calrecycle.ca.gov/bevcontainer/programinfo/FAQ.htm http://www.calrecycle.ca.gov/bevcontainer/Rates/BiannualRpt/12MonPeriod.htm
[加州小事]疫苗
上午九點的時候,小豆子給了我一個眼罩,一大桶水,然後上課去了,她在隔壁上網課。我戴著眼罩躺在床上,渾身痠痛,我想爭取睡一會兒,可是難受得睡不著。我用手摸到床邊的地上,捧起水桶喝了一口,頓時讓我想起湯告魯斯的《少數派報告》來,影片中他換了眼珠之後,也是被人留在一間房中,眼被包了起來,喫什麼喝什麼都衹能靠摸。快九點的時候,我喫了一粒泰諾,五百毫克的,比常見的325毫克的要厲害,看了說明,衹要一天不超過四千毫克就行,乖乖,這劑量,難怪說老美濫用藥物呢。在這之前二分鐘,小豆幫我量了體溫,口腔表(還是錶?),最老式的那種水銀表,38.2度。再再之前,下樓找水喝;再再再之前,下樓把暖氣關了。再再再再之前,我看過一眼手錶,六點半。凌晨五點半……凌晨三點半……半夜十二點半……昨晚睡下就著了,然後十二點半醒了過了,接著就迷迷糊糊的,要說睡著了呢,眼前有著各種各樣的畫面。要說沒睡著吧,倒也沒有像失眠般的輾轉反側。迷迷糊糊中,我應該是意識到自己發燒了,我眼前出三條東西,不連續的三條東西,每條有幾個球,這些球可以搬來搬去,如果方法正確,這些球就會散熱,可是我根本不得其門而入。誰叫我入睡前玩puzzle來著的呢?玩的是「魔金‧搦」,不玩puzzle的人不會知道的,那是套在一起的環,轉來轉去的,就可以把兩個環分開了。環是分開了,半夜裡的球可轉不過來了,話說那些球可真不容易,異度空間的球。寫這些東西的時候,我剛喫了午飯,我在下午一點一刻又量了回體溫,還是38.2度,於是又喫了一片泰諾,小豆二點下課,我正好藥效上來,沒了寒熱,胃口就好。現燒是燒不動了,然而我昨天晚上燉了一大鍋牛肋骨,一扇牛肋骨切成了八條,燉了一個多小時,關火焐著,大鑄鐵鍋的熱容量很大。喫了泰諾後,小眯了一下,一點三刻下樓,小豆正在廳裡上課,上日本歷史課。打開鑄鐵鍋,湯麵浮了一層油,白色的結塊了,用濾網臽了起來;我又在牛肋骨鍋中加了二十多片薄蘿蔔片,點上火,再燉起來。不用燉多久,蘿蔔片薄,一煮即酥。燉的時候,用孜然、花椒粉和鹽調了個料,湯中昨天是加過鹽的,直接喫也是可以的。小豆子做了個土豆泥,又做了蘸土豆泥的肉醬。我把牛肋排裝在個不鏽鋼盆裡,開喫,肉的軟硬恰到好處,還帶著淡淡的奶香,真是很好喫,讓一個病中之人也不覺得膩。本來是想連著鍋上的,後來一想「一鍋端」不吉利,所以放在盆中了,我家沒這麼大的碗。放在盆中有一點好,不把湯一起盛上的話,用手直接抓肉喫也不燙,哈哈,手抓牛肉,好喫!現在是下午五點半,我關了空調,短袖換了長袖,身上又痠痛起來了,不過還好,應該正在好起來。這一切,都源於我昨天打了新冠疫苗,Moderna的那種mRNA疫苗,不是滅活的那種,昨天打的是第二劑。我在3月31日打了第一劑,當時沒有任何反應,但是據說第二劑反應都比較大。家中有兩位老年親戚都在第二劑之後發了高燒,我甚至還在某家餐廳喫飯時,聽服務員說起要請一天假去打第二劑。對了,就在今天,4月29日,白宮宣佈所有十六歳以上的美國常住人口,都可以免費獲得疫苗注射,希望一切都會好起來吧。 (發稿時,下午六點,我與小豆都是37.9度)
[加州小事]入境之一
今天,我們來聊聊關於「入境」的問題。現在,每年來美國旅遊的朋友有好多,有很大的一部份,都會從洛杉磯機場入境,當然還有舊金山、紐約等大機場;還有許多朋友已經移民,每年他們的父母、丈人丈母也會從美國的各個機場入境,好吧好吧,為了政治正確,再加一句,每年她們的父母,公公公婆也會從美國的各個機場入境。那麼,要聊點啥呢? 中國人如何學會說話,如何學會陳述事實。 入關很簡單,能入境就入,能帶的就帶。我們聽說過無數的故事,有人因為拿著B1/B2的簽證説「我是來學英語」而被遣返了,有人因為帶虎骨傷筋膏而被罰款了。雖然這些都沒有實證,所有的那些公眾號,都沒有説清過這些事是哪一年幾月幾號由哪一個航班發生在哪一個機場的,也不能用任何一條的英文新聞來作旁證,但我們還是姑且認為那都是真事吧。 我不知道中國人為什麼喜歡遶著説話,明明是想炫耀自己的孩子買了車買了房,偏偏要從先問你孩子開什麼車住什麼房開始,甚至要從你孩子平時愛看什麼電影開始,累不累啊?美國人很簡單,how are you? 我太開心了,我孩子考取哪個大學了。問的人同樣為你開心,一點都不嫉妒;絲毫沒有覺得被冒犯。 說回入境,很簡單,二道關口,移民官、海關。 移民官會問你你來幹嘛、你住哪裡、誰花錢。 你到底來幹嘛就説是來幹嘛的,你來參加夏令營不用説是來學習的,你來參加孔子學院成立不用説是為了宏揚祖國文化的,你來參加大使館的某個活動不要説是為了華僑送溫暖的。同樣,住哪裡,誰花錢,都照實説就可以了,你女兒名校畢業和你兒子出賣良心賺錢是一樣的,衹要他們能支付你旅行的費用,在移民官眼裡是一樣,要是你自己支付,也是一樣的,衹要説明即可。 海關會問你,你帶錢了嗎?有沒有超過一萬美元?你帶喫的嗎?你帶藥了嗎? 你要回答的衹有「是」或者「不是」,你衹要回答是不是帶了超過一萬美元就可以了,至於你為什麼要帶三十萬美元,是為了給兒子買房或者是保釋女兒出獄,這些都和你帶多少美元入境沒有絲毫關係,海關衹要紀錄你到底帶了多少美元即可。 同樣,杏乾是可以帶的,你無需和海關解釋因為我的孫子喜歡喫;而新鮮杏子是不能帶的,你再解釋我的孫子喜歡喫也是沒用的。 你可能出境前讀了各種的攻略,告訴你這個可以帶那個不可以。但是萬一漏了怎麼辦?萬一有樣東西不在表上怎麼辦?請如實回答,「是」或者「不是」,至於為什麼是或者不是,沒人感興趣,請省略,説得多了,甚至可能引起「有意欺騙」的處理。 關於美國入境的事,請記住一句話:有原因不是理由,可以就是可以,不可以就是不可以。 以後的文章中,會講如何填表,如何申報。 再以後的文章中,會説基本上哪些可以帶,哪些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