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打算繼續說簡單的菜,可”時尚”的朋友都向我打聽蝦的做法,我說做蝦並不簡單,可朋友們說不怕麻煩,那麼,就來道麻煩的蝦吧。
蝦不但麻煩,而且貴,如今連豬肉都漲價,蝦當然也漲,前段時間又是大雨滂沱,魚蝦產量下降,上海的河蝦價格,一度飆至四十多元一斤。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蝦,還要更貴,你說魚翅算是值錢貨了吧?可是這道蝦,在以前的上海,甚至要比魚翅更”上檯面”,屬於”大菜”一種。上海的”大”有兩種發音,發”打”音的”打菜”,表示的是西餐;還有個發音是”杜”,則是指原料珍貴,尺寸入眼的菜,比如鱖魚,比如排翅,都算是”杜菜”。
這種蝦,能夠躋身於”大菜”的行列,真是不簡單。首先是貴,這蝦是海蝦,過去捕撈水平低,又沒有養殖技術,加上交通、運輸、保鮮的能力都低,以至於這種蝦奇貨可居、身價百倍。若是在請客的時候,有這樣的一道蝦,可是極有面子的事。
其次,與河蝦不同,這種蝦的個頭還大,單只往往二兩朝上,甚至有三兩多四兩的,如果別的菜多,一個人還吃不了一隻蝦,往往要兩三個人分,分蝦的時候,有人吃蝦身,有人吃蝦頭,其實吃蝦頭的都是老吃客,因為蝦頭裡有膏黃,味道甚至超過蟹黃。
賣了半天關子,到底是啥蝦呀?此蝦大名鼎鼎,喚作明蝦,至少上海人都稱之為”明蝦”,出處已不可考,標準的叫法則是中國對蝦,也叫東方對蝦。
這東西在過去很金貴,哪怕到了現在,依然不含糊。別的不說,明蝦因為價格高、不宜久存,買的人又少,所以大多數水產攤都不敢進貨,在一般的菜場,根本見不到明蝦的蹤影。
在上海,買明蝦要去銅川路水產批發市場的,或者古北家樂福或者麥德隆之類的地方,至於其它城市嘛,成都的青石橋、西安的胡家廟,以及昆明的馬軍場,都有得賣。
上海,明蝦的價格著實不菲,上好的明蝦,一盒一公斤,六隻左右,要賣七八十元一斤,若是逢年過節,要賣到上百元一斤呢。
上海人俗稱的明蝦,其實只是這個品種的雌蝦,雌的明蝦是青藍色的。雄蝦則是紅色的,單只二兩不到,雄蝦的頭上沒有膏黃,肉質也不緊,並不值錢。只有”挺刮”的雌蝦,才是好貨。
明蝦一定要挑新鮮的,不新鮮的明蝦,烹調起來,腥臭無比,豈不是大倒胃口。判斷新鮮與否很容易,首先是看顏色,蝦身通體青綠不泛紅的,則比較新鮮。再者,看看頭部是不是與蝦身緊密相連,不新鮮的明蝦,輕輕一碰,頭就會掉下來。
明蝦是很講究”賣相”的菜,所以要挑須爪齊全、光鮮亮麗的;另外,同樣大小的明蝦,還要掂掂份量,當然是越重越好。
別看明蝦個頭大,飯店裡的成品又是那麼好看,其實家中調理,還是可行的。
明蝦買回來,將須爪修剪整齊,有人說要將須爪剪去,個人認為那樣會影響賣相,而且會使明蝦顯得小,這玩意,講究的就是大,沒必要人為”失分”。用剪刀將蝦的後背戧開,抽去沙腸。
在蝦肉上拌一點鹽,注意,是蝦肉上,而不是蝦殼上,可以讓明蝦更加”入味”。在取沙腸的時候,不妨戧得深一點,可以擴大抹鹽的面積,鹽不用多,但要抹得均勻,能抹到地方都要抹到。
飯店裡的做法,是整隻明蝦下鍋的,但是家中沒有那麼大的油鍋,也不見得有那麼大的盆子,所以不妨將明蝦切段,燒製、裝盆都容易。切明蝦,兩段、三段均可,主要看明蝦的大小,切的時候,蝦頭的部分要連著蝦身,否則裡面的膏黃會流出來。
最好用平底鍋,起個油鍋,油不用大多,用慢火將明蝦煎熟煎透。煎蝦切忌大火,外焦裡生,就麻煩了,所以要用中小火,慢慢地把蝦煎到有紅油出來,就算是煎好了。煎好之後,取出擺盆。
然後另起一個油鍋,待油鍋燒熱後,放入蔥末、薑末和蒜末,並且改用小火煸炒,火太大的話,油色會發墨。待蒜末煸干後,撩出棄入(也可以留著),倒入清水半碗,加鹽和番茄沙司,再放糖,調整至喜歡的口味後,用濕澱粉色薄芡,澆在蝦身上即可……
菜是做好了,不過還有許多值得探討的地方,首先是烹調方法的問題,既然是”乾燒”,當然不是”水煮”,如今大多數的菜譜,說到這道菜的時候,都要放水與明蝦同燒,這就背離了”乾燒”的本意,用水煮的明蝦,雖然可以節約不少時間,但是肉質偏爛,遠不如”乾燒”的脆嫩。
再說醬料,我在醬料裡減去了過去很關鍵的一味調料–酒釀,過去飯店裡燒的時候,是必定放入酒釀的,增加酸甜的口味,那是因為以前沒番茄沙司的緣故,現在酒釀難尋,所以乾脆就省去了。如果有興趣研究的朋友,可以不用番茄沙司仍用酒釀,但是千萬記得酒釀不可放得太多,否則成了”米燒蝦”,就不好玩了。
如果有朋友嫌醬料調製麻煩,可以直接購買李錦記的乾燒明蝦醬,這東西出來沒多久,我並沒有試過,如果哪位用了覺得好,請告訴我一聲。
最來再來談談蝦,明蝦的確很貴,而且”貴得不合算”,所以並不適合家常菜天天來吃,逢年節偶爾為之即可。不過,這道菜也可以用草蝦、基圍蝦等體型稍大的蝦來做(河蝦、白米蝦不適合),只要稍加改良,就是家庭版的茄汁蝦了。
要不,你也試試?
梅老闆,辛苦啦。好菜。
梅老闆,辛苦啦。好菜。
不錯,那個瀨尿蝦啥時候做呀?
不錯,那個瀨尿蝦啥時候做呀?
李錦記的醬不好吃,最好別用。
李錦記的醬不好吃,最好別用。
Hi,Mr.Mei, I bought your book in Shanghai last October, I thought it’s the best book on food, I just love it. Now I discovered your website, it’s even better. I’m passing on this information to all my brothers and sisters and friends. I am so thrilled. My compliments to you. You are very talented and all the little hints worth a million. Many thanks to you! I am sure I’ll have more questions, this is my first fan letter.
Claudia
Hi,Mr.Mei, I bought your book in Shanghai last October, I thought it’s the best book on food, I just love it. Now I discovered your website, it’s even better. I’m passing on this information to all my brothers and sisters and friends. I am so thrilled. My compliments to you. You are very talented and all the little hints worth a million. Many thanks to you! I am sure I’ll have more questions, this is my first fan letter.
Claudia
Thank you, Claudia. It’s first time someone call me Mr. Mei, sounds funny. My real name is Yule Show, just as the domain name, it’s on my passport. I am very glad you like my book, please keep in touch.
Thank you, Claudia. It’s first time someone call me Mr. Mei, sounds funny. My real name is Yule Show, just as the domain name, it’s on my passport. I am very glad you like my book, please keep in tou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