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6日,今天下雨,還要去配哮喘的藥,中午的時候,從地鐵二號線靜安寺站出來,又冷又餓又睏,心情卻絲毫沒有變壞,一頭紮進季風書店。買了幾本書:

  • 《創意工具》,很貴的一本書,32元薄薄的一本,然後內容卻很好玩,是講設計的,作者是馮崇裕、盧蔡月娥和印度的瑪瑪塔拉奧,好奇怪的一種搭配啊
  • 《窺看舞台》,看名字就知道是妹尾河童的啦,這回插畫不多,照片相當精緻,38元,很值
  • 《青銅散》,這本書買得稍稍有點上當,這本書是塑封著的,同一系列中的陶瓷的那本相當好,不承想,是個文人而非考古人士寫的,以出土的故事為主,29元,貴倒不貴
  • 《石庫門──上海特色民居與弄堂風情》,雖然我曾被謬讚為「上海史家」,也寫過上海方言的書,但其實我對石庫門知之甚少,以至於被人這麼嘲過「儂連煤爐也沒生過、連木頭馬桶也沒用過,好算上海人(口伐)?」,我小時候住 的房子,是所謂的洋房,乃是解放前就通了管道煤氣、有了抽水馬桶的,在懷念那大大的鑄鐵浴缸的同時,也來補補石庫門的知識吧。18元,照片是黑白的,印刷質量同以前的黑白雜誌一樣,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你也不能太強求了不是?

  這段時間,看書聽說書,很爽,順便再介紹幾本我好不容易搜來的「古書」,雖然都是電子版的,但是有了iPad,閱讀的感受依然很好。這麼幾本

  • 《上海繁昌記》,三巻,孔夫子網站花了24元買的電子文檔。一本中國人寫的在日本出版的介紹上海的書,光緒二年寫的,紀錄上海的風土人情。相當好看,三天看完,觀後感:拋開殖民地、愛國主義的東西不談,當時的上海,洋人還是管理得挺好的,雖然有塊「華人與狗」(書中未提及)的牌子,但可以看出租界中還是講法律的
  • 《華筵聚樂博笑珠磯》,一巻,孔夫子網站花了12元買的電子文檔。就是酒令啦,這種東西,往往在小說中看到過去的人行酒令,然而專門收集酒令的卻不多見,這本書很和我的胃口。以前洪丕謨寫過一本《中國古代酒令》,應該是花了很多的心思了。
  • 《果報錄》,就是《倭袍》啦!孔夫子上花了我85元,等東西拿到一看還是很值的,一千多頁,全是翻拍的。我自己用Infanview的批量切割功能把原來的留白全去掉了,再用freepic2pdf轉換成了PDF格式,爽啊!
  • 《倭袍記演義》,下載來的,民國出版。大家記住,但凡加了「演義」兩字,就不是真的了,比如《金瓶梅演義》,那就說明不是真本《金瓶梅》了。民國的時候,《倭袍》還是禁書呢,於是就有人寫了這個。這本書很好玩,時不時地會出現個「婦女地位」之類的詞來,頗有穿越的感覺。

  再補充一句,寫《九尾龜》的張春帆曾經寫過一本《反倭袍》,是為《倭袍》中的刁劉氏平反的,可惜弄來弄弄不到,有此書的朋友,請知會一聲,就算不借給我看,也請把故事的大概告訴我。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