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 Francisco

[USA]在美國逛舊貨商店

早上準備出門的時候,Kitty從車庫裡搬出來一個大椅子,她說這個椅子是她爸爸的,在她的幼年記憶裡,她的爸爸永遠坐在那張椅子上。這是個褐色的「大班椅」,有著真皮的椅背和坐墊,底座則是著名的馬里蘭鐵(Maryland steel),然而為了時尚,被漆成了木紋,經歷了半個世紀,漆色依然。

在經過了半個小時後,我們來到了著名的Berkeley,這個地方之所以著名,是因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就在這裡。什麼,不知道UC Berkeley?這麼說吧,如果沒有UC Berkeley,也就沒有今天的電腦和互聯網。BSD聽說過沒有?為什麼叫BSD啊?就是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你還是沒有感覺是不是?那麼這麼說吧,電子郵件的協議和發送程序sendmail,至今仍在使用,可以說沒有UC Berkeley,就沒有電子郵件這回事。

不說這個學校了,說回這個城市。一過跨海大橋,我們就來到一個所在,一幢大大的倉庫,Kitty把車開到了倉庫的後門,那邊有塊牌子,寫著Urban Ore Receiving。在美國,很難看到如此亂七八糟的地方,倉庫的門開著,一眼望進去,可謂什麼都有,有木頭、塑料桶、椅子、洗衣機,紛亂地堆著,簡直就是個垃圾場嘛。

Kitty從車上把那張椅子搬下來,交給了一個服務人員,充滿深情地向他講述著椅子的故事,最後,我們看著椅子被拖了進去,就像送走了一個老友一般。

Kitty告訴我,如果簡單地把椅子扔掉,也就沒有了,可是如果把椅子送到這裡來,這張椅子就有可能延續它的傳奇。

Urban是「城市」的意思,而Ore則是「礦藏」的意思,然而城市中沒有金子也沒有石油,那麼城市中的礦藏是啥?就是家家戶戶扔掉的那些「沒用的東西」。

在中文中,我們把那些「不要的東西」,統統稱為「垃圾」,而英文裡則稍有不同,trash和garbage是指「垃圾」,不想要了的殘羹冷炙就是garbage,而另外有一個單詞,則是waste,是指那些廢棄物,一個壞了的冰箱,就是waste。簡單來說,garbage和trash是指那些垃圾車來回收的東西,而waste則麻煩得多,你得找個地方去扔掉它。

當然,waste如果隨手被扔掉,那麼就成了garbage,要是能夠合理地被使用,就是「城市的寶藏」了。

Urban Ore的創始人是Dan Knapp,一個高高大大的白人老頭,看起來很客氣。Kitty特地向我介紹他,Dan並不只是個「廢品回收站站長」,同時他是博士,他致力於Zero Waste的研究。而Dan的成功,則來自於Kitty的另一個朋友——加州大學伯克利(UC Berkeley)的教授Mark Gorrell,是Mark最早提出了「綠色家居」的概念,當然那是很早很早以前的事了。

Urban Ore的理念是「廢品是有用的」,大家可以把自己家裡不要的東西送過去,而他們則會負責分類、清理,有時甚至是維修,讓你家沒用的東西變成別家有用的東西。由於Urban Ore要場地和雇工,所以那些東西是賣給「下一家」的,對貨品的本身來說,Urban Ore做的是「無本鈿生意」,當然由於人工的原因產生了附加值,在1999年的收入是160萬美元(我手中的資料是1999年6月24日的,叫做Beneficiating and Remanufacturing The Back End of the GNP: The Case of Urban Ore®,而在後來與Mark的交流中,他認為這份資料雖然老,但是很說明問題)。

Urban Ore的想法是物品分為「reusable」和「recyclable」,前者是可以繼續使用的,後者則是可以回收的。

Urban Ore是一種「舊貨商店」和「廢品回收站」的結合,與我們中國不同的是,Urban Ore收東西不付錢,因為在美國這種地方,把東西「出送掉」往往是要花費一點錢的,而Urban Ore給了大家一個機會,讓人可以免費地把東西扔掉。

Urban Ore在收到東西后,如果還能用,就做一部分的分類、清洗、修理的工作,讓它們重新變成一件商品,等有心人來買;如果這件東西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了,他們則將之拆開,但物類進行recycle,那樣的話,所謂「物盡其所」。

Zero Waste還有一個理念就是composting,什麼是composting呢?種過葡萄的朋友可能知道,葡萄很需要肥料,就需要一些剩菜剩飯放得發臭,然後施肥,中文叫做「漚肥」。在美國,大多數家庭的廚房水斗下面,安裝了一個粉碎機,但凡食物的丟棄物,直接放入水斗,從下水道進入粉碎機,直接粉碎,這些就是肥料了,可以直接使用在花園裡,也可以統一回收。這就是Zero Waste的最後一個理念。

Kitty說,或許明天,或許後來,可能會有一個人來Urban Ore閒逛,正好看到她的椅子,那個人會驚叫道「就是這張椅子,小時候我爺爺天天坐在上面抽煙斗,陪我下棋的!可是後來被我弄壞了。」然後那人會買下她的椅子,開六百英里的路,去送給他的爺爺。

說說中國

廢品回收站:這是一個漸漸淡出我們生活的東西了,以前在城市中,有專門的地方回收生活廢品,大到廢銅爛鐵面無私冰箱電視,小到廢紙破布,都可以賣給廢品回收站。廢品回收站會付錢給你,在你賣東西給他們之前,你要把東西都歸歸類,銅是銅的價,鐵是鐵的價,所以你在家裡把一件東西自行拆開,才能賣給他們。打個比方吧,你有一把銅柄的鐵刀,你不想要了,你要把柄和刀拆開,才能賣給回收站,否則你只能把銅當鐵賣,因為廢品回收站是按份量付錢的。

調劑商店:「調劑商店」是標準的名稱,而上海人則喜歡叫做「舊貨店」,淮海路上曾經有家很大的國營調劑商店,簡稱「淮國舊」,估計30年前,沒有上海人不知道「淮國舊」的。舊貨商站做的事,和廢品回收站做的不同,他們只收購「可以用的」(reusable)東西,所以一隻電冰箱如果還能用,你可以賣給舊貨商店,而如果已經壞掉了,你要自己把它拆開,鐵歸鐵、塑料歸塑料地賣給廢品回收站。

如今的生活(上海):在一些小區和辦公樓附近,有專門收廢紙的,他們會上門回收廢紙;還有一部分人專門上門回收舊的家電。所以廢紙和家電,還是在上海被回收著,而除此之外,就沒有了,如果家中有張椅子不要了,你只能去扔在大街上。很久以前,聽人說「在美國可以撿到彩電」,那時根本不敢想像那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如今在上海,也有人把彩電、冰箱直接扔掉的。


Urban Ore就座落在這樣的一個大倉庫內,後面還有幾倍於此地的堆場


這是「回收處」的牌子


回收處的入口


可愛的收貨員


這個就是Kitty的椅子,看上去的確挺老了


後面的堆場,很大很亂吧


馬桶大戰?


整個Urban Ore裡,最多的就要算是門窗了,運到中國來重建災區吧!在堆場裡的東西,是尚未整理的


這兩台機器,左邊的是洗衣機,右邊的是什麼呢?大家不妨猜上一猜


這個就是Dan Knapp,Urban Ore的創始人


老式的可口可樂售賣機,可以在美國老電影中看到


這又個什麼呢?大家不妨再猜一猜


鋼琴,我彈了,音樂還不錯,只要三百美元不到


這裡就不是堆場了,東西都已經整理、清洗過了,都貼上了價格標籤


千萬別小看這台機器,這是世界上第一台有backspace的打字機,曾經美國的每一個辦公室,都有這麼一台


雖然很亂,但是挺好玩的


這裡算是「五金」攤吧


如果家裡有十八扇門,全是一個系列從祖上傳下來的,其中一個門球壞了,就需要到這裡來找


上海人管這種鎖叫「司必靈鎖」


誇張吧,這是一台老式收銀機,機械的


繼續貼圖,累啊


這張辦公室上面的蓋板可以拉下來,看到邊板上的槽了嗎?蓋板是捲簾門式的


我的媽呀,亂成這樣


我的好友Kitty,看到她右邊的那口箱子了嗎?我打開一看,是香港希爾頓酒店的,不知如何到此的,或許有一段故事呢


這裡全是椅子,Kitty的椅子,將會出現在這裡


這張椅子很特殊,大家再猜上一猜吧


不用猜了,剛才那張椅子是個「座秤」,稱人用的


燈具


這是一台老式的編程器,電腦的前身


這台是啥?答案以後公佈,大家一起猜


老式計算器,沒有屏幕,也沒有除法的


電子管,音響發燒友要是看見,眼珠子都掉出來了


又是一台收銀機,真想搬回家去


一堆堆的
唱片,居然有張叫Shanghai的,是個樂隊組合


收銀處


校車也有賣?


我其實最喜歡這樣種的花


Urban Ore的正門

3 thoughts on “[USA]在美國逛舊貨商店

Leave a Reply to Kayzee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