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有個相聲,或許是滑稽戲,亦或兩者都有,說的是”報數”,用各地方言來演繹,有不少的包袱。我們既然討論上海話,上海人怎麼數數,也可以討論討論。
上海話報數的話,從發音來看,基本上是”噎兩三四五落切八九十”,可見,與普通話有大區別的音,是”一二六七”,而其中,又以”二”最最好玩。
上海話中,對於數字”2″,有兩種表達法,基數字讀作”兩”,而序數詞,則有兩種讀法,一種是讀成”泥”(為標識讀音,下用”泥”、”兩”代替”2″),最簡單的,”第泥”是最簡單的序數詞,其它如”年初泥”,也是很容易分辨的序數詞。在此,”2″成”泥”,家中的老二,上海人叫”阿泥頭”,重婚的人,上海話則是”泥婚頭”。
再如,人死後要做”三十五天”或”四十九天”法事,以每七天為一天單位,第二個七天,也就是第十四天,上海人就叫做”泥七”。還有些序數詞,不那麼明顯,讀音也就不照規矩了,讀”兩年級”,”兩月份”乃至”高兩兩班”等。然而,事情不是這麼簡單的,數東西的時候,用基數詞,比如”兩隻蘋果”,”兩部卡車”,上海話叫”兩個人”為”兩家個”。
可是”兩”本身也是個量詞,稱量的單位嘛,所以此時的”2″又要發作”泥”了,”泥兩老酒加泥兩花生”,肯定都是”泥”。
有沒有”兩兩”呢?也有的,過去飯店跑堂很會吆喝,你能聽到”過橋鱔絲兩兩碗”,這裡的”兩兩”乃是”四”的意思,”四”與”死”同音,跑堂避而不用,成了”兩兩”。
剛才說了”2″做為單獨數字的用法,多一點組合,會怎麼樣呢?
”2″在個位,只要不是單獨出現,基本上唸作”泥”,如”伍拾泥”、”捌拾泥”,然而當”2″在十位上的時候,那個”×拾×”的”拾”是省略掉的,讀作”念”,比如”念伍”、”念捌”,其實,這時在十位的”2″,是個”廿”。從百位數開始,”2″一律讀成”兩”了,這倒好記。
這時又要記住一個規則,就是當三位數以上,個位是”2″和十位是”0″時,”2″又唸成”兩”了,”一百零兩”乃至”九千九百零兩”,一定是”兩”。
有趣的就來了,基於上面的讀音規則,”222″用上海話讀,應該是”兩百念泥”,好玩吧,三個一模一樣的數字,卻有三個發音,這在全國的語言裡,恐怕是絕無僅有的現象了。
有夠亂吧?還沒有結束呢,上海話中還有個”兩”,讀音比數字的兩稍輕,但音更長,許多外地人甚至分不出來,這個”兩”表示不確定數目的少許,可以簡單地用”幾”理解,如”有兩個人過去了”,讀短而重的音,表示實實在在的”2″,而讀長而輕的音,表示”幾個人”。
上海話中”泥”與”兩”的用法,和普通話中”二”與”兩”的用法,並無可通之處,這也是為什麼上海人在寫文章時,常會用錯”二”和”兩”的原因。
其實上海話中也有”二”,與普通話相近,比如”二流子”,當然我們可以認為這個是上海話中的外來語。
其它有些固定名稱,如”二十四孝”,則有讀成”二十四孝”和”念四孝”兩種,又如”銅雀春深銷二喬”,則一定是”er”了,上海的”2″就是這麼複雜,要真正掌握,唯有深入到真正的上海生活去了。
(寫於2007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