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紀遊

[臺灣紀遊]那些土地公公們第卌九

美食家高文麒對我說:「臺灣的土地爺加起來,超過一個師了。」
上海話中有「老土地」一詞,既可以用來說人,也可以指一個地方,一個不是太大的區域。比如,我在南陽路出生,在陝西北路讀了六年書,又在波特曼工作了十八年,所以那片區域,就是我的「老土地」了。又比如,某街道工作人員,工作了很長的時間,街道內每家店賣什麼,每戶人家有多少人口,誰家愛打架,誰家有困難,都瞭如指掌,這樣的人,也被稱作「老土地」——指的是他就象土地爺般的存在。
對於我來說,擁有的土地爺的所有知識,全都來自於《西遊記》,西遊記小說,西遊記動畫片,每當孫悟空要暸解一些當地的事情,就「金箍棒在地上一通亂打」,然後就會憑空冒出個白鬍子老頭來,那就是土地爺了。在上海,沒有土地爺廟,直接谷歌「上海」「土地爺」,出來的是「上海土地爺殷國元一審被判死緩」「上海土地爺陶校興一審被判無期」「上海土地爺朱文錦涉嫌受賄案開庭」,這都些什麼爛事啊!
後來,我到了廈門、到了潮州,看到了不少土地廟,有的大,有的小,還有許多就是墻腳的一個神龕,裡面供着土地爺。再後來,我到了臺灣,那可真是大開眼界,真正讓我感受到了什麼叫做「身邊的神」,特別是臺南,每個街區都有土地爺,有的地方,街頭街尾各有一個土地廟,就是俗語「路頭路尾土地公」的來源了。
土地爺是所有佛道神仙中神格最低的,你別小看那些什麼金甲力士,那可是在中央工作的,而土地爺,就象是居委會主任,官雖小,却很受老百姓的愛戴。有人說,臺灣我也去過呀,臺南也去過,臺南是有許多廟,但怎麼印象中沒有「土地廟」啊?
土地廟是不寫「土地廟」三字的,土地爺有正式的名字,叫做「張福德」,我至少看到過五種關於他如何成神的傳說,所以你要是看到哪座廟寫着「福德祠」「福德廟」「福德公」「福德正神」,就是土地廟了。
我在臺南的時候,住過馬公廟町,那屬於一個叫做「六和境」的聯境,組成聯境的七座廟中,有三座土地廟,分別是大埔街福德祠、仁厚境福德祠和油行尾福德爺廟。據說這三位土地爺是親兄弟,被大家親切地稱之為大伯公(仁厚境)、二伯公(油行尾)和三伯公(大埔)。
其中油行尾福德爺廟全臺灣唯一一座供奉施琅將軍的廟,施琅的親人被鄭成功滅族,施琅後來又滅了臺灣鄭氏政權,那可真謂世仇了。六和境主廟是延平郡王祠,供奉鄭成功,一街之隔的土地廟中却又供着死對頭,他們倒是也不怕神仙打架?
臺灣和閩南的傳統習俗,有「做牙」的習俗,即每月的初二、十六用三牲(雞肉、豬肉、魚肉)祭祀土地爺,叫做「牙祭」,除此之外還會有乾果、點心等各種供品。待祭祀完成後,食用祭祀過的肉類,即謂「打牙祭」。正月初二是一年第一次「做牙」,稱為「頭牙」,而十二月十六日年底的那次,就叫做「尾牙」,我們現在有很多企業都辦尾牙宴,但恐伯沒多少人知道這兩字的出處吧?













以上照片為六合境大埔福德祠
以下照片為六合境油行尾福德爺廟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