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 幾塊表本無大礙 戴正了方得民心

這是不久前在印尼的Bali拍到的一個大型廣告牌,由於是在車裡拍的,所以只有一半。這個廣告牌是選舉廣告,Bali到處都有,這個人呢,就是候選人之一了,樣子還不錯吧。 下面的小圖,是他手上戴的表,我之所以把它放大,倒不是想讓網友「人肉」一把,來和南京的周局長比比誰的表貴,關鍵是因為這麼大的一個廣告牌,主人的公手錶卻是反戴的,這怎麼看時間呢?真是匪夷所思!

[印尼] 游印尼先有所聞 憑所見方是真章

出租車的起步費是6000盾,相當於半美元,或者是3.8元人民幣;BENZ車的起步費是7500盾,4.22人民幣。 Blackberry的信息費是15萬盾(85元人民幣),而中國電信的則是四百和六百兩種套餐,可見壟斷的厲害了吧?所以有人在香港辦了Blackberry的業務,再漫遊回來,都比中國電信便宜。 聽說,一般的出租司機月收入在Rp. 1,000,000(一百萬盾,約570元人民幣)左右,公務員是150萬盾,而白領則是200萬盾,但我總覺得這個數字是有問題的,因為Starbucks的咖啡也要20人民幣一杯,白領賺這麼少,怎麼喝得起?白領不喝,誰喝? 繼續,一個工作了12年,在某處幹了7年的中級職員,工資是600萬盾(3,400元人民幣),這是個pay得很好的單位,這個數字也是比較合理的了。 方便麵是Rp. 4,100 (2.3元人民幣),一個PSP是235萬盾(1,336元人民幣)。 23日中午的那頓飯,肯定是亂算賬的。 2003年出的500盾硬幣是銅的,2008年出的變成了鋁的,極輕。 22日出機場,換了100美元,到手Rp. 1,220,000,25日換50美元,到手Rp. 550,000。 油價Rp. 6,800 (RMB3.83)每升,同事的豐田商務車大約2萬美元。 在雅加達市裡換錢,只收嶄新的美元,不能有摺痕,更別說有缺角(象芝麻大小也不行)和污跡了(象芝麻大小也不行),就像上海用支票的要求一般,辦公室的老大說「that』s ridiculous」,無奈中,只能問辦公室的財務換了新美元再去兌換,否則就要身無分文了。 住家保姆的價格是40美元一個,辦公室的同事說,一般的家庭有四五個保姆(當然是收入好的家庭啦),那就算前面說到的中級職員,500美元一個月,保姆當然用得起。據同事說,大概有80%的家庭有保姆。 中產階級的婚禮,不包括房子和裝修,包括所有的典禮、蜜月、戒指、婚紗、影像等,大約在15,000美元左右。 在一家有LV, GUCCI, Cartier, Zara和Hermes專賣店的商場地下室,停車費是Rp. 2,000 (1.13人民幣一個小時)。 與菲律賓一樣,所有的停車場,都要開後蓋箱查車,所有的人進入建築物,也要開包檢查,但只要理直氣壯往裡直走,不會攔下你,或許我的臉看上去比較像好人。 在最寬的道路上的,相當於上海的延安路,純車行道,邊上也有簡陋的賬篷和乞討者,最市中心的地方。 在市政府門口,見到一輛驢車,唯一的一輛在印尼見到的驢車。 11/22/08…

[印尼] 游印尼先有所聞 憑所見方是真章

出租車的起步費是6000盾,相當於半美元,或者是3.8元人民幣;BENZ車的起步費是7500盾,4.22人民幣。 Blackberry的信息費是15萬盾(85元人民幣),而中國電信的則是四百和六百兩種套餐,可見壟斷的厲害了吧?所以有人在香港辦了Blackberry的業務,再漫遊回來,都比中國電信便宜。 聽說,一般的出租司機月收入在Rp. 1,000,000(一百萬盾,約570元人民幣)左右,公務員是150萬盾,而白領則是200萬盾,但我總覺得這個數字是有問題的,因為Starbucks的咖啡也要20人民幣一杯,白領賺這麼少,怎麼喝得起?白領不喝,誰喝? 繼續,一個工作了12年,在某處幹了7年的中級職員,工資是600萬盾(3,400元人民幣),這是個pay得很好的單位,這個數字也是比較合理的了。 方便麵是Rp. 4,100 (2.3元人民幣),一個PSP是235萬盾(1,336元人民幣)。 23日中午的那頓飯,肯定是亂算賬的。 2003年出的500盾硬幣是銅的,2008年出的變成了鋁的,極輕。 22日出機場,換了100美元,到手Rp. 1,220,000,25日換50美元,到手Rp. 550,000。 油價Rp. 6,800 (RMB3.83)每升,同事的豐田商務車大約2萬美元。 在雅加達市裡換錢,只收嶄新的美元,不能有摺痕,更別說有缺角(象芝麻大小也不行)和污跡了(象芝麻大小也不行),就像上海用支票的要求一般,辦公室的老大說「that』s ridiculous」,無奈中,只能問辦公室的財務換了新美元再去兌換,否則就要身無分文了。 住家保姆的價格是40美元一個,辦公室的同事說,一般的家庭有四五個保姆(當然是收入好的家庭啦),那就算前面說到的中級職員,500美元一個月,保姆當然用得起。據同事說,大概有80%的家庭有保姆。 中產階級的婚禮,不包括房子和裝修,包括所有的典禮、蜜月、戒指、婚紗、影像等,大約在15,000美元左右。 在一家有LV, GUCCI, Cartier, Zara和Hermes專賣店的商場地下室,停車費是Rp. 2,000 (1.13人民幣一個小時)。 與菲律賓一樣,所有的停車場,都要開後蓋箱查車,所有的人進入建築物,也要開包檢查,但只要理直氣壯往裡直走,不會攔下你,或許我的臉看上去比較像好人。 在最寬的道路上的,相當於上海的延安路,純車行道,邊上也有簡陋的賬篷和乞討者,最市中心的地方。 在市政府門口,見到一輛驢車,唯一的一輛在印尼見到的驢車。 11/22/08…

[菲律賓] 憶往昔灰飛煙滅 看今朝誰主沉浮

在馬尼拉的時候,同事們建議我去這個地方看看,那是二戰的美軍將士墓地,紀念館的牆壁上有這麼一段: HERE ARE RECORED THE NAMES OF AMERICANS WHO GAVE THEIR LIVES IN THE SERVICE OF THEIR COUNTRY AND WHO SLEEP IN UNKNOWN GRAVES 這裡,基本上也是馬尼拉,乃至整個菲律賓,最乾淨整潔的地方了。 感謝美國的無名飛行員

[菲律賓] 憶往昔灰飛煙滅 看今朝誰主沉浮

在馬尼拉的時候,同事們建議我去這個地方看看,那是二戰的美軍將士墓地,紀念館的牆壁上有這麼一段: HERE ARE RECORED THE NAMES OF AMERICANS WHO GAVE THEIR LIVES IN THE SERVICE OF THEIR COUNTRY AND WHO SLEEP IN UNKNOWN GRAVES 這裡,基本上也是馬尼拉,乃至整個菲律賓,最乾淨整潔的地方了。 感謝美國的無名飛行員

[菲律賓] 颱風鸚鵡虐馬城 無奈先嘗食堂菜

到了菲律賓的第二天,正好碰到「鸚鵡」颱風,雨大得很,根本不敢在街上多走,因為我打傘的技術實在很臭,一上街,全身就濕了。我的「運氣」很好,上週到香港,碰到颱風,掛8號風球,辦公室關了,隔了一週到菲律賓,又是颱風,辦公室提早下班。(更有甚者,我從菲律賓回到上海,結果上海碰到了百年一遇的大雨,此是後話) 說回來,說吃的,那天我沒地方去,沒敢多走,就來到了一家類似「食堂」的店,叫做CNK Restaurant,所謂的「食堂」,就是一大盆一大盆的菜燒好了,然後一勺勺地臽出來裝盆的。 那家店並不大,至少一樓不大,只有五個張小桌子。有兩個櫃檯,一個賣西點,一個賣「中餐」,說是「中餐」,因為那的確和中國菜不多,沒有很多調料的那種的,與江浙一帶的家常菜樣子很像。 這實在是家不怎麼樣的店,論菜,也不過十來個,以炒在一起的雜燴為多,我看排在我前面的那些人,都是點一份菜,要一份飯,外加一杯飲料,我想這樣的店不會貴,就多點幾個,嘗嘗嘛。 我點了三份菜,其中的兩份,我並不知道是什麼,只有青口湯,是一眼就可以認出來的。一個象餅一樣的東西,我問了排在我前面的人,那人說是用蛋和小魚製成的,我吃的時候,只覺得蔥的香氣,並沒有吃出什麼魚的味道來,倒是極咸,一份足以下飯。 另外一盆粉紅色的,就實在不知道是什麼玩意了,我能肯定的不過「植物」一個屬性。甚至在第二天,我把照片給菲律賓的同事看,她們依然「詳」不出到底是啥來。聽我慢慢道來,那東西,從外表來說,像是極大的筍,一如上海人常吃的「水筍」中的大塊,然而口感卻大不相同,那玩意極軟、極酥,卻又有著很粗的纖維,根本就嚼不斷,只能吮吸其中的汁液,然後咀嚼吐渣。味道嘛,由於是和椰漿一起燒的,根本也吃不出原來的味道來。 至於青口湯,就是水煮青口而已,根本乏善可陳,表過不題。這頓飯,包括一杯雀巢檸檬茶,總共195Pesos(28元),倒也不貴,但是和相同水平的上海「藍與白」比,卻是要貴上許多。當然,上海的「藍與白」是極普通的人也吃得起的地方,而這家CNK卻是在CBD供大多數白領光顧的地方,或許,這就是區別吧。 (看看,這雨勢有多大)

[菲律賓] 颱風鸚鵡虐馬城 無奈先嘗食堂菜

到了菲律賓的第二天,正好碰到「鸚鵡」颱風,雨大得很,根本不敢在街上多走,因為我打傘的技術實在很臭,一上街,全身就濕了。我的「運氣」很好,上週到香港,碰到颱風,掛8號風球,辦公室關了,隔了一週到菲律賓,又是颱風,辦公室提早下班。(更有甚者,我從菲律賓回到上海,結果上海碰到了百年一遇的大雨,此是後話) 說回來,說吃的,那天我沒地方去,沒敢多走,就來到了一家類似「食堂」的店,叫做CNK Restaurant,所謂的「食堂」,就是一大盆一大盆的菜燒好了,然後一勺勺地臽出來裝盆的。 那家店並不大,至少一樓不大,只有五個張小桌子。有兩個櫃檯,一個賣西點,一個賣「中餐」,說是「中餐」,因為那的確和中國菜不多,沒有很多調料的那種的,與江浙一帶的家常菜樣子很像。 這實在是家不怎麼樣的店,論菜,也不過十來個,以炒在一起的雜燴為多,我看排在我前面的那些人,都是點一份菜,要一份飯,外加一杯飲料,我想這樣的店不會貴,就多點幾個,嘗嘗嘛。 我點了三份菜,其中的兩份,我並不知道是什麼,只有青口湯,是一眼就可以認出來的。一個象餅一樣的東西,我問了排在我前面的人,那人說是用蛋和小魚製成的,我吃的時候,只覺得蔥的香氣,並沒有吃出什麼魚的味道來,倒是極咸,一份足以下飯。 另外一盆粉紅色的,就實在不知道是什麼玩意了,我能肯定的不過「植物」一個屬性。甚至在第二天,我把照片給菲律賓的同事看,她們依然「詳」不出到底是啥來。聽我慢慢道來,那東西,從外表來說,像是極大的筍,一如上海人常吃的「水筍」中的大塊,然而口感卻大不相同,那玩意極軟、極酥,卻又有著很粗的纖維,根本就嚼不斷,只能吮吸其中的汁液,然後咀嚼吐渣。味道嘛,由於是和椰漿一起燒的,根本也吃不出原來的味道來。 至於青口湯,就是水煮青口而已,根本乏善可陳,表過不題。這頓飯,包括一杯雀巢檸檬茶,總共195Pesos(28元),倒也不貴,但是和相同水平的上海「藍與白」比,卻是要貴上許多。當然,上海的「藍與白」是極普通的人也吃得起的地方,而這家CNK卻是在CBD供大多數白領光顧的地方,或許,這就是區別吧。 (看看,這雨勢有多大)

[菲律賓] 美式炸雞呂宋店 快餐終究是快餐

我是個「入鄉隨俗」的人,到了當地,總是希望吃一些當地的特色,於是我問辦公室的同事「菲律賓的特色菜是什麼?」。她們想了一想,七嘴八舌地用菲語商量著,最後由某個發言告訴我,讓我去吃一家「菲律賓最老的餐廳」,叫做Max』s,而且就在街的對面。據同事們說,那家店的特色是「deep fried chicken(炸透了的雞)」,而這種炸雞,最能代表菲律賓的飲食。 我們的辦公室,在Ayala大街,邊上就是Dela Costa大街,她們說的那個Max』s在我們這幢大樓的正對面,只要穿過人行地道,就可以到達。 這家店,根本就看不出來是「菲律賓最老的餐廳」,它的裝修完全是西式的,門口的店名是一個紅底黑影白字的「Max』s」,如果你想像不出來,那就想像一下「東方既白」的風格就可以了。 這算是「老店」?這分明是一家快餐店嘛,或者說某種Café嘛。我到的時候是12點整,已經人滿為患,沒辦法,只能等。又仔細地看了一下周圍的環境 ,實在不能使用相信這是「菲律賓最老的餐廳」,牆壁是時尚的,座位是西式的,門口有個小小的貨架,上面也是西式的糕點,服務員的穿著,就跟上海大多數咖啡店一樣,T恤長褲加上個時尚的圍裙。 按理說,從建築風格來看,Ayala大街上的房子,應該不會超過15年,也就是說這家餐廳最多也就是15年,當然很有可能這只是家分店,而總店或許就是很有菲律賓建築風格的。就是全聚德開在上海,你也一點看不到老北京的樣子。 等座是很無聊的,好在服務員會先把菜單給你,你可以事先點好,等到快有位子的時候,服務就把下單,所以等你一旦有座,菜也就上桌了。菜單很精美,皮的本子,裡面插著印好的菜單,不過從印刷風格來看,還實在就是家快餐店。 廢話少說,反正我等了座位,點了菜,等到座位,上了菜。說到炸雞,這家店的選擇並不多,無非「一隻」、「半隻」、「童子雞一隻」、「童子雞半隻」,當然他們的「童子雞」是「spring chicken」,而不是「chicken had no sex life」或「chicken never fucked」,我則點了「童子雞半隻套餐」。 由於位置不夠,只能和別人拼桌,我當然不在乎,只是和我拼桌的那位好像英語不行,聊不起來。才坐下,湯就上來了。湯是洋蔥湯,不過是白色的濃湯而非經常吃到的那種洋蔥清湯,反而掩蓋了洋蔥的香味…… 待得喝完湯,菜也上來了,說是菜,其實也就是份「蓋澆飯」,甚至沒有澆頭,也不蓋在上面,說白了,就是一個盆子,倒扣著一碗飯,飯的邊上,有半隻比我拳頭大不了多少的雞。當然,童子雞就是小的好,大了也不叫童子雞了。 說實話,我的刀叉水平實在是不敢恭維,但是我的臉皮足夠厚,我可以很心安理得地在五星級賓館用筷子吃西式自助餐,所以我出國的話,大多數時候都會帶著筷子。然而,整個的半隻雞放在我的面前,我卻是無從下筷啊!不像港式的金牌燒鴿,已經斬成小塊,可以輕易的拿起來吃,這半隻雞,說大不大,可說小吧,我也沒法一筷子把半個雞挾起來嚼啊! 倒是坐在我對面的那個女人,很熟練地用不鏽鋼調羹把雞肉刮了下來,拌上Ketchup和飯,送進嘴裡。我也依樣畫葫蘆,你還別說,這雞炸得夠透夠酥,用調羹一刮,肉就下來了。 說實話,這「最老的餐廳」,也不過如此,雞的確「有些夠味」,雖然炸得很酥很透,卻也「沒有炸干炸柴」。但是你要讓我如何地稱讚這家店,我實在還是認為它是快餐店,與KFC不同的是,一個你要自己服務自己,一個可以坐著點菜,一個是裹了漿炸的,一個是直接炸的。 這頓飯,套餐價是213Pesos,外加服務費與稅總共214.43Pesos,相當於32元人民幣,依然是快餐的消費,快餐的味道。 後來,我特地去查了一下,菲律賓建國於1946年,二戰的時候打得一塌糊塗,所以基本上在戰前的店,沒有保存下來。而這個Max』s倒還真是說來話長,要早到菲律賓建國之前,1945年。 1945年,有一個斯坦福大家的老師,對,就是那個斯坦福,美國加州的那個。這個老師叫做Maximo Gimenez,他當時在菲律賓的Quezon City,與駐地的美軍成了好朋友,那些美軍們經常到他家吃東西,吃什麼呢?就是飲料和炸雞,這種炸雞就是他的侄女Ruby發明的,所以這根本可以理解為是「美國炸雞」。後來,他們漸漸地把家弄成了Café,再後來越開越大,越開越多,就成了如今菲律賓到處都有的Max』s,甚至還有分店開「回」了美國,加州。 由此看來,Max』s倒真的是菲律賓最老的餐廳了,如果你感興趣,可以訪問他們的網站http://www.maxschicken.com,忘了說,他們的口號是「The 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