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勝千言
Related Posts
[7086] 冬至驚聞沒感覺 天下事本無平等
冬至,去了雙鳳寺,廣播裡在放錄好的經文,其調子和聲音,怎麼聽怎麼象「沒感覺,就是沒感覺。」 「驚聞」是說著玩的,這年頭,大家都已經寵辱不驚了。據說周正龍要翻案,看來《正龍拍虎》第二季要上演了。 看了一篇小文章,說到馬克思理論有個assumption,就是人是平等的。在這個assumptions下,你做了老闆,可以將東西賣這個錢,而你若是去做了工人,你的工人做了老闆,你也可以將東西賣這個錢。在這個「無差別」的前提下,剩餘價值理論成立。 然而天下事,本無「平等」兩字可言。一個官宦之家的孩子,就是比農民家的孩子見識要廣。或許有人會問「他知道怎麼養豬嗎?他知道什麼樣的野菜可吃,什麼樣的不可吃嗎?」我想說的是「官宦子弟不知道這些,又有什麼要緊?」,然而農民家的孩子若是不知道城裡的生存法則,依然進不了大都市。又有人說「那官宦子弟到了鄉下,不照樣抓瞎?」,我想說的是「官宦子弟不去鄉下,有何損失?」,然後農民之子不入城,失莫大焉! 一個殘疾人演員,可能只拿到健全人演員的一半工資;但是一個健全人演殘疾人,或許就有常人的一倍。有的人工齡三十年,月薪過千;有的人才剛畢業,已經身家千萬。天下事,本無平等。 或許,天下事根本就是平等的。演殘疾人的演員,身家千萬的畢業生,他們有付出努力,就算他們沒有,他們的父輩有,祖上有積蔭,亦未可知。
[7086] 論食物葷素有別 說名牌同理可證
中午吃飯的時候,與同事們聊到關於名牌的事情。 我先說了一個故事。那個故事發生在Hermes的專賣店裡。某天,店裡來了一個人,那種一看就是民營企業家的類型。什麼?民營企業家是啥類型?基本上有這麼幾個特徵:西裝袖標不剪掉,腋下挎個小皮包,全身名牌皮鞋髒,身上氣味總不消。做店員的,當然不能以貌取人,對待客戶總是一視同仁(當然,到底是不是,只有天知道),向他介紹,幫他挑選。那位主,就隨手指這個指那個,挑也不挑選也不選,就叫店員包裝起來,隨後立馬付錢。臨走,問了店員一句話。 那位主問的是「你們這家店賣的,叫啥牌子啊?怎麼念啊?」 大L是一位吃長素的虔誠佛教徒,她說她怎麼也不能理解那些追求名牌的人,她說包也好,鞋子也好,總是一個固定的價值,超過了那個價值,全是利潤,價格越高,利潤越大。按她的話說「就是這麼塊布,一變牌子,價鈿就勿一樣了,我隨便哪能也想勿通。我最討厭奢侈品了!」 這時,另一位同事小L就說「大L啊,其實你的生活也很奢侈的,你吃一頓素齋自助餐,158元,要比吃盒飯的奢侈多了。」(關於這件事,我倒是向來支持小L的說法,如果就事論事,吃素當然是件好事。但是有些人非要在「吃素」這件事上加以「保護生命,節約資源」等等光環的話,我則認為吃5元一頓的葷,與吃百元一頓的素相比,還是前者更有功德。此是題外話,不深入探討了) 大L說「我吃素,雖然貴了一點,但是心安理得啊,我不願意吃便宜的葷菜」。 其實,事情的本質是一樣的,對於大L來說,食物是有明確的界線的,就是「葷」和「素」的;那麼對於包包鞋子衣服香水來說,我想那些買名牌的人,也是這麼來分的,就是「有品質感的」和「沒有品質感的」。 我對大L說「你一萬多的工資(純打比方,非實際數字),買兩三百塊的衣服,一點也不覺得自己奢侈,或許有人只買二三十塊的衣服,在他們眼裡,他們也不能理解你為什麼要買兩三百的衣服啊?」 同理,我在想,幾十萬的工資,買幾千塊幾萬塊的衣服,也不會覺得自己奢侈啊。 而且,如今的社會,早就已經不能用產品的原材料價值也評判東西的價格了,以前我們買鞋,要真皮的才好,而現在呢?還有多少人會把「真皮」放在第一考量的?我猜想,名牌衣服加上整個市場運營的費用,公司、生產、銷售、倉儲、運輸、管理等等的費用,它的利潤率並不見得比一件二百塊的假冒偽劣產品來得高。
[7086] 金書記有新指示 一定要學好電腦
(圖已佚) 上圖由我翻拍於《vista看天下》第12期,看樣子,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真的要開始搞互聯網了。 在網上查了一下,對於朝鮮,有兩種稱法,一種是「朝鮮人民民主主義共和國」,另一種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不管哪一種,都有「人民」和「民主」。
HI,學長,還記得那一年我們在七一中學四樓度過的歲月嗎?
HI,學長,還記得那一年我們在七一中學四樓度過的歲月嗎?
這是哪一位啊?
這是哪一位啊?
邵記CNN開始廣播:)
邵記CNN開始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