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真真假假難分辨 淘寶購物要小心
淘寶旺旺紀錄,簡單說一下,這家讓你不要在淘寶拍,直接旺旺操作,到貨付款,賣一種廠家都尚未生產的東西 yuleshow (2009-09-09 20:58:45): class 6的卡有沒有?u盤營銷之家 (2009-09-09 20:59:00): 有啊要多少張 要多大容量的yuleshow (2009-09-09 20:59:20): TF卡現在最大多少?u盤營銷之家 (2009-09-09 20:59:29): 沒TFyuleshow (2009-09-09 21:00:04): SD 16G呢?系統消息 (9:00:12 PM)對方還不是您的好友,加為好友交流更方便。u盤營銷之家 (9:00:12 PM): 有 32G 也有yuleshow (9:00:23 PM): 32G可能太貴了32G多少錢?u盤營銷之家…
奔走相告 海盜船沒有了
一上班,G在msn上告訴我,說是今天上午五點半,在展覽中心召開緊急會議,會議上對陳良宇就地免職,免除一切職務,由韓正擔任上海市委書記。 在網上和幾個朋友聊起,只有K一個人相信,我再問G消息的可靠度有多少,G說百分之百的可靠度,他「上頭有人」(引《武林外傳》話),看來是可信的,只是事關重大,還是將信將疑。 中午,吃午飯的時候,大家又聊起這件事,還是只當笑話講,並沒有人怎麼信的。吃過午飯,K突然叫起來「鳳凰電視的網上有了。」 一看,短短幾句「免除陳良宇一切職務」,這時,才有人信。再過一會兒,新華網、人民網、新浪網,也都有了,而且有詳細的報導,說是「陳良宇同志涉及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違規使用社保資金、為一些不法企業主謀取利益、袒護有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的身邊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親屬謀取不正當利益等嚴重違紀問題」,仔細一看,各個網絡都是一模一樣的,想必是中宣部的統發稿,這樣的大事,沒人想亂寫。 幾乎就在同時,我的msn熱鬧起來,張三、李四都把消息遞送過來,說的,無非就是此事,我只有苦笑,為什麼我說的時候,別人就不信呢? 晚上碰到Barakiel,她說一點鐘左右,她的手機同時有三條消息、msn上則有兩條,說的也都是陳良宇下馬的事。 我說,這個就叫「奔走相告」啊,新時代的奔走相告。過去,通訊條件較差,高級的飛鴿、鴻雁,都被「統治階級」掌握。平民要傳遞消息,只能靠喊,遠的地方喊不到,只能走得近些再喊,消息令人鼓舞,於是走得快些,就可以早一點讓人知道…… 走得快,就是「跑」,就是「奔」,「奔走」是個偏義複合詞,就是古文中「兄弟」指的是「兄」,「子女」指的是「子」,這裡的「奔走」,指的僅僅是「奔」。奔走相告,就是跑到去告訴親朋友好友,告訴什麼?大快人心的好消息。 這回,又「奔走相告」了,只是這次用的是互聯網絡、是手機短消息網絡。 今天,上新華論壇,關於此事的貼子,已經有六十多萬人點擊,回貼已經超過七千。而且,點擊和回貼的數字上升之快,也屬於空前絕後。看個數字吧:第6901條回覆,中午11點32分,而不多久之後,下午的13點57分,回貼已經到7701條,而瀏覽數,更是以每次刷新就有數百個新瀏覽的數目在遞增,這就是新時代的「奔走相告」啊! ————————————— 再說一件事,SK II前段時間被檢查出含有銣、鉻兩種重金屬,而根據質監總局的標準,化妝品內允許此兩種物質存的比例為「0」。 質檢局查出的SK II含量沒有超過相應的食品標準,就是說,這玩意要是吃下去的話,對人體是無害的。 於是,有人提出了一種說法,說是在科學上,不可能有「0」,這樣的一個絕對值出現,說如果測量儀器的精度在50毫克,那麼40毫克在這台儀器上的表現就是「0」,同樣如果儀器的精度是5毫克,則4毫克為「0」。由這個理論,在要求為「0」的時候,應該說明儀器的精度。 既然這玩意符合食品標準(雖然不是食品),就算吃也沒事;而且標準又不符合規定;同時,也沒有超過香港、新加坡、台灣等各地的標準,那麼是不是可以這樣認為「該產品的確存在銣和鉻,但對人體無害」? 有些人是這麼認為的,但網絡上的大多數「糞青」並不這樣認為,他們認為這是起嚴重的辱華事件,是日本人(SK II雖是美國品牌,卻在日本生產)「下毒」,同時「糞青」們認為,那些在網上為SK II說公道話的,那怕只是沒有對SK II深惡痛絕的,都是「漢奸」,都是日本人買通的「網特」。這令我想起剛解放的時候(「想起」?我活在那時過嗎?),每個人看別人都是「特務」,巴不得抓住別人通敵的證據…… 以前,要弄臭一個人,就說他「生活作風有問題」,如今要弄臭一個人,只要說「他拿了主子的錢」,哈哈哈哈,網絡暴民,與紅衛民何異? 昨天晚上去吃壽司,發現我最喜歡的「海盜船」被貼上了白紙,其它還有「海草」之類的也沒有了,問了領班,說是「貨源不足」,我想可能也和近期的中日貿易戰有關吧。 ————————————— 又聽說,今天早上,各個報攤排起長隊,爭購新聞紙,據說新聞條目和網上隻字不差(本來就是統發稿嘛),或許有人想收藏,也未可知。
童年的賭博 之二
不知為什麼,每回見到轉糖的盤子,總會令我想起輪盤賭來,而那攤主,就像是個擺賭檔的「檔主」。轉糖的盤子是方的,底面畫著兩隻同心圓圈,兩個圈都被分成好多格,外圈的格里畫著花籃和龍鳳虎豹之類的神獸,內圈則畫著魚和蝴蝶等小動物。圓心上有只朝天釘,一旁還有兩根棍子,棍子的中間有洞,可以套在鐵釘上轉,棍子一長一短,分別用來指示內圈或是外圈。 轉內圈,衹要兩分錢,外圈,則要五分,轉到畫的東西,「檔主」就會用糖澆出來;如果正好轉到兩格之間的空白區域,就衹能換到用兩根竹籤挑著的麥芽糖。「檔主」坐在一邊,細心地熬著糖,面前有塊雪白的玉石板,就是案板了,檔主還有塊銅片,細細長長,而熬糖的勺子,則是「檔主」的畫筆。 檔主執著糖勺,糖漿成一條細線流在白玉板上,變成各式的圖案,再難的鏤空圖案,也是如此澆成;「檔主」無論畫什麼,都是活靈活現,小朋友們愛得要死,最稀奇的是,他還會做出立體的花籃。花籃是大圈裡的東西,單獨做的話,要兩角錢一個,那年頭,拿得出兩角錢的小朋友,是絕無僅有的。誰要是轉到了花籃,就是中了大獎,只見「檔主」陷起一勺糖,滴一大滴在白玉板上,用銅片壓實,就成了籃子的圓底,然後在旁邊畫出籃沿,籃沿的內徑要比籃底的外徑大上一圈,「檔主」就再陷上一勺熱糖,用糖鋪滿籃沿和籃底的間隙並且厚厚地堆起一層。「檔主」迅速剷起整個一塊,用一隻去了番茄醬聽子架起,輕輕推壓籃底,那堆厚厚的糖就成了透明的籃壁,最後,「擋主」再用糖澆出一個鏤空的把手安上,拿一根竹籤,蘸一點熱糖粘住籃柄,就是一件可舉著的藝術品了。 這種糖,是可以喫的,還有一種轉糖,「檔主」把軟化了的糖捏成一個球,再吹大,吹大的同時捏出動物的四肢,然後貼上眼耳鼻嘴,也很好玩,衹是不能喫了。 賭博,和酒令有著很大的關係,酒令中最好玩的要數投壺,衹是現在已經見不到了。投壺是在遠處放一隻花瓶似的壺,靠手上的技巧把箭扔進壺口,套圈正是一種和投壺相當類似的遊戲。小時候,每到過年、勞動節或是國慶節,公園裡都會舉行遊園會,那時不像現在,一放就是七天,那時是六天工作制,放上兩三天假,是非常高興的事,而遊園會,則是這兩三天中的大事。 一般的遊園會,進門是「猜蠻蠻子」的地方,其實就是燈謎會,樹上掛著各式謎面,猜中了可以換到手帕、鉛筆之類的禮物,由於「猜蠻蠻子」不要錢,也是吸引人最多的地方。再往裡走,有賣棉花糖的,捏麵人的,反正玩的、喫的什麼都有,就跟外地的廟會差不多。遊園會裡就有套圈玩,一塊地上放著棒頭糖、汽水、瓷器花瓶、小手槍等各種「綵頭」,攤主左手拿著幾十個竹做的圈子,右手執著一根長長的前端有鐵鉤的竹竿。 生意不好的時候,那人就自己扔著玩,扔出去,再用竹竿鉤回來。說來奇怪,攤主的手衹是輕輕一抖,竹圈便輕輕飛出,穩穩地落在獎品上,百發百中。邊上的人看了,便也手癢、躍躍欲試,花上三五分錢,換來三四隻竹圈,看準了一一扔出,無奈小小的竹圈,怎麼也不肯聽話,總也套不住並不很遠的獎品。竹圈又輕又硬,速度又快,即便和獎品有短暫的「親密接觸」,也是迅速地被彈了出去,命中的機會極少。 偏偏有不信邪的,硬要套中一個方肯罷休,於是花了很多錢玩,結果當然還是落空。倒是有的大人抱著尚未懂事的孩子,讓孩子亂扔,無非就是圖一樂,結果孩子隨手一扔,倒套中了。想來,天下的事情多是如此,費心去求,難得成功,真的看開了,好運反倒跟著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