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應上海電視台紀實頻道之約,拍了一部紀錄片,介紹上海的「四大金剛」,這是我第一次嘗試非訪談類的電視節目,如果這期受歡迎的話,以後還會有系列的節目推出。
原播放時間:2012年11月19日晚9:27
下載鏈接:我愛「四大金剛」
視頻原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c3Mjk1OTQw.html
Related Posts
[尋味LA]尋訪好喫泰國餐 找回舊時老感覺-Sampan Thai Cuisine, San Gabriel
我很喜歡泰國菜,我是指泰國的泰國菜,在去了無 數次泰國之後,我實在無法接受象上海瑪滿礦或Simply Thai也算是泰國菜,即使要算也是不接地氣的泰國菜,五星級酒店的豆汁也可以叫豆汁,但不能叫老北京豆汁。在洛村又上了幾回當之後,我愛上了越南菜,畢竟這地方越南人要比泰國人多得多了。 其實老外很喜歡泰國菜的,甚至有一個正宗白人Andy Ricker,在成了背包客到了泰國後,愛上了泰國菜並且潛心研究,最後在紐約和波特蘭各開了一家泰國菜館,還自己擔任廚師並且教人做泰國菜,後來還寫了本與飯店同名的書叫做《Pok Pok》。 可是他沒有開到洛村來,可是他本人也承認他的泰國菜是根據食材和美國白人的口味經過調整的;這意味著,很大的可能是他的店開到洛村來,我也不會喜歡的。 洛村很好玩,但有些地方我不喜歡,San Gabriel就是其中一個,華人太多;華人一多,交通就擁擠,別的不說,十號公路衹要接近San Gabriel、Arcadia、Alhambra那幾個華人區,就會異常擁堵,過了又好了。不但車難開,停也難停,車位不但少,而且小;大家知道美國人停車都是頭先進去的,但在華人區有些車位小到你要倒進去。 所以,我不喜歡美國的泰國菜,我不喜歡San Gabriel。 我居然在San Gabriel喫了頓泰國菜,嚴格地說,不是一頓「菜」,衹是一個套餐。 我是「不得不」去San Gabriel的,我去那兒的很破的希爾頓酒店找個朋友,要是這家的經理看到上海的希爾頓,一定會氣死掉的。 朋友還沒回來,我又從地下場坐錯電梯,來到了隔壁的一個廣場,一個中文字比英文還多的廣場,「南翔小籠包」、「山東水餃」、「烤魚吧」、「樂莎美容」、「味千拉麵」、「中文投資網」、「匯豐銀行」,反正滿眼都是中文,就連泰國菜也有中文字,「Sampan泰國料理」,正好我又沒喫飯,隨便喫點吧。就喫泰國菜吧,再難喫的泰國菜,也比水餃有點新意吧? 走進店中,衹有一個服務員,明顯他不是泰國人,因為我用泰語和打招呼他完全沒有反應,在去了幾十次泰國之後我還是會說點泰語的;可他也不是中國人,因為他也聽不懂我的中文,更像是個長得又高又帥的墨西哥人。 他給了我菜單,硬質塑封的,十來頁,照上面的編號,除甜品飲料外他們售賣總共122道餐點,每道邊上都有照片,問題是這些照片都拍得太差了,印得也差,就像任何一家在泰國的有照片的菜單,菜式擺盤雜亂無章,都不像同一家的出品,我喜歡。 我點的是午餐套餐,你壓根不指望在這裡喫到好味道,那當然是點個最便宜的嘍。還有一個原因是菜單上寫著套餐含餐食、色拉、飲料和「炸餛飩」,我最喜歡炸餛飩了,我也很好奇居然有送炸餛飩的。 套餐有二十種選擇,本來想點Pad Thai的,可不知怎麼的就點成了曼谷湯麵(Bangkok Noodle),肉類我選了豬肉、麵條選了雞蛋麵,飲料選了「ice tea」。 冰茶上來,就看著舒服,在美國,一般的冰茶是冰紅茶,茶味很淡卻又很甜,是一種聊勝於水的東西。然而這杯冰茶卻不是,而是一杯凍奶茶,泛著「磚色」,對的就是那種紅磚的顏色。奶茶很凍很香很好喫,我喜歡。 等不多久,上來一盤色拉,哈哈,這色拉也太「玩具」了吧?下面是球生菜,有幾絲捲心菜,頂上是胡蘿蔔絲,再澆上一些美奶滋醬,這真的就是小朋友也能做的色拉啊!味道呢,平平無奇,球生菜相當新鮮,可依然是個玩具啊! 等麵上來,色拉喫得也差不多了,一隻斜的碗,我有過一隻這樣的碗,用來裝響油鱔糊。 色面也平平,一碗淺淺的湯,上面插著二片金黃的炸麵皮,這可能就算是炸餛飩了吧?不過明明是炸餛飩皮才對啊! 舀了一口湯,送進嘴裡,輕啜一口。哇!泰國的感覺又回來了。這口湯是辣的,辣的清湯,湯中沒有一點點的油花,湯也不紅,然而卻是辣的,很清爽的辣味,卻又衹是辣一下下,嚥下去,又不辣了,這種轉霎即逝的辣味,是很泰國特色的,衹是用一點點的乾辣椒碎外加新鮮綠辣椒的浸汁,這人很過癮,卻又不會辣喉嚨,是用辣的行家。要知道,在泰國那麼熱的地方,要是喫完了飯嘴裡還一直辣著,可不是那麼舒服的。 既然好喫,就研究起來怎麼做的了,仔細地看了一下,一碗豬肉湯麵,有炸過的硬的豬肉粒,炸得很乾很香;還有豬肉片、豬肉糜、豬肝和二粒貢丸,那種嫩嫩的貢丸。還有金蒜,湯麵浮著的金蒜,聞起來很香,另外自然還有點香菜與蔥,對了,豆芽,我差點就忘了這個「百搭」了。…
新
據說,在某個特殊行業裡,從業人員都會對新來的客人說「我是新來的」,好像新的就好一些,新的就更值錢一些,其實無非想要騙騙新手罷了,只有新手才會要追求「新」的。 新,指的是才出道,才上市面的,反而是騙那些未出道的,未見世面的。久入的老手,豈不知這場面上真正新的能有幾個? 於美食,我們也有很多的新的,就拿鹹菜來說,新鹹菜碧綠生青,爽脆可口,與老鹹菜不是一個口感,當然也不是一個價錢。再說米,新打下來的,還不及曬透,就去殼蒸煮,米香稻香鑊香混在一起,不知道要有多好聞,喫口也是軟糯落胃,一年碰不上幾回。 除此之外,還有油,新磨的麻油,噴香無比,隔著街也能聞到。常說酒是陳的好,但請別忘了還有句「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乃是唐朝白居易的名句,說的就是新鮮釀出的米酒,上面的浮沫還未除盡,可見這種酒是越新越好。 米酒是活的酒,其中的酵母還在發揮作用,所以不是越久越好,上海人喫的酒釀,也是這個道理,時間一長,反而不能喫了。 說的小火爐,不禁讓我想起茶來,酒和茶,正好是倒了一個個兒,唐朝是新酒好,現在卻是陳茶貴,君不見,多少年的普洱已經賣到多少錢麼? 未發酵的茶是新的好,過去江南人士只喝綠茶,謂龍井,謂碧螺,謂旗槍,謂毛峰,謂瓜片,謂白毛,都是新鮮的好茶,於新之上,還分明前雨前,新一天則貴一分,新十天便貴十分。 如今時事日下,麻油可加千里香,陳米可以用機器打光了再加滑石粉,至於茶葉,更是千奇百怪,數不勝數。 一如那些特殊行業的新人,也只有新手會相信的了。
[鎮江]鎮江潤州大酒店
本來,黃金週的打算是和小郭子一家去揚州玩,孰料,9月中旬就已經定不到揚州的房了,於是,我定了常州的。丈人、丈母呢,原來打算開車去杭州,孰料,也定不到房了,便決定和我們一起走。這回的計劃是六天,還打算讓丈人好好練練車,於是原則上,以丈人開車為主。 和小郭子說好,10月2日在鎮江碰頭,於是早上從常州出發,一咱朝著鎮江金山寺開,金山寺在長江邊,所以其實上和揚州不過一江之隔,倒是離鎮江的市中心來得更遠。通過電話聯繫,中午在金山寺與小郭子順利會合,他們共有五個大人,一個孩子,我們這裡四個大人,一個小豆,一行人浩浩蕩蕩地覓食,最後選定了一個叫做「潤州大酒店」的地方。 金山寺所在的地方,叫潤州區,那麼潤州大酒店想來也應該是個挺好的地方吧?我說實話,其實那不過是個小酒樓,大堂裡可以放下五六桌,還有幾個包房而已。 冷菜極其沒有花頭,肴肉、豆腐乾、素什錦(以腐竹為主)拌辣椒絲、醉魚等,量很少,味道也是一般,看到這些冷菜,便抱了一個「只求裹腹,不求美味」的心思。 誰知,等熱菜上來,倒是一個比一個好,鹽水河蝦,地三鮮,青椒土豆絲,木耳肉絲,金針菇香腸煲,金絲魚,大煮乾絲,葷菜、素菜,都很新鮮,加之人多,前面幾道菜,吃得個個盆底朝天。那個金絲魚,樣子有點象鯰魚,或許根本就是鯰魚,紅燒的,骨刺很少,非常適合小朋友吃;大煮乾絲,雖然只要8元錢,卻也中規中矩,而且還用了很大的開洋,物有所值。 一道湯,老鴨扁尖煲,本來想點雞湯的,但是老闆娘極力推薦吃鴨子,60元,比雞湯貴10元,結果端上來,各個搶著扁尖吃,還真是不錯。 主食點了兩份麵疙瘩,讓店家先上,是想讓小朋友們塞飽肚子再說,結果是最後才上來,麵疙瘩挺有嚼勁,只是形式和傳統意義上的麵疙瘩有所不同,是長條形的。 最後結賬,243元,無茶無酒無飲料;所有的熱菜、湯和點心,味道都還不錯,只是都有素油味,好久不吃菜油、豆油了,吃到這個油味,竟有一絲懷念。
閣主你好年輕啊~接受採訪時注意別看鏡頭
下廚記,三本都買了,很好看,像女士寫的,以為作者是細膩的上海女子,現在才知道,作者是禿小子,呵呵
下廚記,三本都買了,很好看,像女士寫的,以為作者是細膩的上海女子,現在才知道,作者是禿小子,呵呵
這個片子拍的很好,看了有點淡淡的傷感。
P.S. 也想去尋找一下嘗嘗大餅和老虎腳爪:)
這個片子拍的很好,看了有點淡淡的傷感。
P.S. 也想去尋找一下嘗嘗大餅和老虎腳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