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送來的,看看,絕對「以假亂真」吧?下圖,左面是「金夢」,右面是「金莎」,前面比較光滑,後者褶皺多一點。
味道嘛,天壤之別,噢,還有,假貨裡面是花生米。
Related Posts
[7086] 受教育邏輯出錯 百步反笑五十步
現在的情形就是這樣的:你說CCTV不好,你也只說了CCTV不好,馬上有人質問你「CNN好嗎?CNN就很不好!」。看上去好像的確是事實,但是我想問一下:這兩件事有關係嗎?就算證明了CNN的確不好,用這個論據就可以證明CCTV好嗎?顯然不能。 就像小孩子一樣,犯了錯誤,你若是教育他,他會說「某某某犯的錯誤更大」,但是兩件有關係嗎?你的孩子是你的孩子,你絕對不會因為有別的孩子比他更壞,而停止對他的教育。用別人的錯來證明自己的不錯,這根本就是小孩子的思維,這根本就是邏輯錯誤。 我們的邏輯有許許多多錯誤的地方,因為我們從小就接受錯誤的教育。一直記得小時候,但凡有同學在課堂上說話被老師教育,無非是這麼兩句「某某某同學,由於你講話,(我要教育你),浪費了一分鐘的時候,全班四十個人,每個人浪費一分鐘,就是四十分鐘,你彌補得了這四十分鐘嗎?」 且不說老師有義務把課講得生動吸引,以避免同學們開小差,光是這算術的本身,就不符合邏輯。 倒是有的時候,老師叫同學去買參考書,每個同學都用自己的方法去買,或者是叫家長去買,其實統一訂購就可以嘛,分開去買,那才要浪費無數的資源呢。這一點,老師從來沒有想到過,那才是要用乘法的。 在這樣的教育下逐漸長大,邏輯根本就錯了,所以才會發生許許多多「一百步笑五十步」的事情。 以下部分純屬轉載,完全代表本人立場: A:這雞蛋真難吃。B:隔壁的雞給了你多少錢? A:這雞蛋真難吃。B:有本事你下個好吃的蛋來。 A:這雞蛋真難吃。B:下蛋的是一隻勤勞勇敢善良正直的雞。 A:這雞蛋真難吃。B:再難吃也是自己家的雞下的蛋,憑這個就不能說難吃。 A:這雞蛋真難吃。B:比前年的蛋已經進步很多了。 A:這雞蛋真難吃。B:你就是吃這雞蛋長大的,你有什麼權力說這蛋不好吃? A:這雞蛋真難吃。B:你這麼說是什麼居心什麼目的? A:這雞蛋真難吃。B:自己家雞下的蛋都說不好吃,你還是不是中國人 A:這雞蛋真難吃。B:隔壁家那鴨蛋更難吃,你咋不說呢? A:這雞蛋真難吃。B:嫌難吃就別吃,滾去吃隔壁的鴨蛋吧。 A:這雞蛋真難吃。B:鴨蛋是好吃 ,可是不符合我們家的具體情況 A:這雞蛋真難吃。B:胡說!我們家的雞蛋比鄰居家的鴨蛋好吃五倍! A:這雞蛋真難吃。B:凡事都有個過程 現在還不是吃鴨蛋的時候…. A:這雞蛋真難吃。B:光抱怨有什麼用,有這個時間還不如努力去賺錢 A:這雞蛋真難吃。B:幼右心理陰暗,連雞蛋不好吃也要發牢騷 A:這雞蛋真難吃。B: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蛋,美國雞蛋好吃,你去吧 A:這雞蛋真難吃。B:不是老毛,你現在臭雞蛋都吃不上,還有勁在這裡唧唧歪歪 A:這雞蛋真難吃。B:大家小心A,此人IP在國外 A:這雞蛋真難吃。B:台灣網特,滾,這裡不歡迎你 A:這雞蛋真難吃。B:tmd,我懷疑你是輪子
欣聞戲曲大串演 斗膽代擬慶功宴
傳統節慶戲曲大串演《白蛇傳》 時間:2009年5月27日 19:15 地點:天蟾逸夫舞台(福州路701號) 票價:380、280、200、120、60 元 一、評彈《遊湖》郭玉麟、吳新伯 二、越劇《訂盟》傅幸文、丁小娃 三、崑曲《端陽》沈昳麗、翁佳慧 四、京劇《盜草》呂琳 五、評彈《水斗》范林元、倪迎春、黃嘉明 六、淮劇《斷橋》梁仲平、邢娜 七、越劇《合缽》王杭娟、孫建紅 八、京昆《倒塔》上海戲曲學校 京、昆、越、淮、評彈:大結局 優惠政策 蘭韻雅集會員購買正價票,可享受9折優惠。 訂票電話:021-64377756(週一至週五10:00-17:00) 諮詢信箱:shkunopera@126.com 購票地址:中山南二路295號二樓演出科(地鐵四號線大木橋路站) —————————————————————————————– 為了配合藝壇盛事,梅璽閣主特推出慶功宴一席,以14人一桌為準(前七折演員正好),若戲迷感興趣,敬請聯繫。(註:尚未尋到有能力承接的飯店) 茶水:雨前碧螺春、茉莉花茶、三砲臺(每人一杯,任選,可續水) 前菜:莧菜梗一碟、蘇式熏魚一碟、茴香豆一碟、(水)暴肚一碟(蘸醬隨付)、水晶肴肉(鎮江醋隨付)、醃喜(毛)蛋一道 熱菜:霉乾菜燒肉一道、蟹粉獅子頭(每人一盅)、清蒸臭豆腐一道、響油鱔糊一道、揚州乾絲一道、草頭圈子一道、清溜河蝦仁一道、溜黃菜一道、烤鴨一隻(配餅每人一張,醬蔥隨付)、時蔬一道 另具:涮羊肉一套(紫銅炭鍋,每桌羊肉精肥各八兩,粉絲一盤,菠菜一盤) 湯:鲃肺湯(每人一盅) 點心:三丁包(每人一個)、鹵煮火燒(每人一個) 飲料:老北京豆汁(每人一杯、不配膠圈) 酒類:紹興上品女兒紅一壇,北京紅星二鍋頭精品裝一壇
童年的賭博 之一
中國人好賭,天下皆知。中國人發明瞭麻將,洋人不會玩,就在麻將的角上刻上數字和字母,弄得像撲克一樣。可最後還是不會,衹能把麻將牌堆起來,挑取兩隻同樣的牌取下,比賽取完的速度和程度。 時至今天,中國人依然好賭,凡是短期逗留美國的人,百老彙可以不去,金門大橋可以不游,但那座在一片荒漠中的賭城是必要去瞻仰一番的,當然,多多少少還會留下幾個「朝聖錢」。然而,賭終究不是件好事,輕則輸妻賠屋,重則失地亡國;老祖宗們留下了許多警示和寓言,最著名的要數「沈萬三賭光聚寶盆」了。 中國人的好賭,是從小賭起的。拉樹葉,算是最簡單的賭博了,尚處在原始賭博的階段,還沒有引入「綵頭」的概念。每當秋風乍起,綠葉變黃、黃葉紛落,小朋友們便撿拾許多落葉,搓揉葉柄,挑選老韌且有彈性的留下。 拉樹葉的賭法是兩人互執一片樹葉,雙手緊握葉柄的頭尾,交叉互扯,斷的一方則敗。好的葉子,可以一直贏下去,被叫做「常勝將軍,衹是那時不懂科學,再厲害的「常勝將軍」衹要放上幾天,水份蒸發,就變成又脆又硬,不堪一擊了。 到底,只爭勝負,沒有輸贏的遊戲,不如有實際物質來往的刺激,於是小朋友們用紙做成了括片和彈簧菱。括片的樣子,是只巴掌大小的正方形,正反面對角有線,用四張紙折成;彈簧菱是個立方體,用四條半釐米粗細的多層紙條編程而成。製作這些東西,可要花大心思,從紙張的選擇、裁切到翻折、編織,工序繁多,而衹要稍有差池,做出的東西難看不說,在功能上也會落敗許多。 玩括片和彈簧菱,從二人到五、六人不等,規則是「聚賭人員」分別向牆壁拋擲,受力反彈後,落點最遠的人開始攻擊。攻擊的人執自己的括片或彈簧菱,扔向別人的,不論使用何種手勢,衹要能夠使目標物翻身,就能將其佔有,一旦失敗,則換由他人攻擊,直到最後一個。這種規則,相當有意思,堅持到最後的,往往並不是贏得最多的,非常符合「高級博彩」的定義而和「打擂臺」不一樣。 那個年代,連紙張也成了稀缺物資,草稿紙都是廢紙釘成的,括片、彈簧菱則大多是用廢舊雜誌製作。如果說,這是不用「投資」的「小賭」,那麼玩橡皮筋和打彈子就可以算是「豪賭」了。橡皮筋一分錢可以買三根,「彈子」就是玻璃珠,一兩分錢一個,遊戲規則和括片差不多,橡皮筋是朝牆彈後看誰反彈得最遠,而彈子則是用一小塊擱起的磚頭做為起始的滑道。然後,衹要將橡皮筋彈中對方的橡皮筋,就算贏了,彈子也是一樣。 彈橡皮筋,有兩種標準的姿勢,一種是用雙手拇指食指分別捏住橡皮筋的兩端拉長後依次放手,另一種是伸直拇指和食指,其餘三指緊握做手搶狀,將橡皮筋套在食指的頂端,另一端繞過手背用小指鉤住,衹要小指放開,橡皮筋便被彈出,彈得好的人,橡皮筋可以變成一個圈,在地上又飛又滾。 打彈子,是手握虛拳,用食指將拇指攏起,然後將彈子放在拇指蓋上,拇指發力,打出彈子,水平差的,彈子在地上滾,滾到撞上對方的彈子,就贏了。本事了得的,氣定神閒舉起手來就是一下,那彈子不是滾過去的,而是劃出一道弧張,直接命中目標。這種手法,簡直有武打書裡發鏢的風範。 小時候,真是傻得可以,贏來的橡皮筋從未想到送給女孩子們編起來跳橡皮筋,否則是多麼浪漫的壯舉啊。
YULE啊,今天在一個國外的華人網站瀏覽,發現一篇文章,說是一個學烹飪的廚房新秀叫孫景晶的,研究出了私房菜——蘇式紅燒肉,並且記者採訪她,給出了做法,仔細一看,和你當初寫的那篇幾乎一樣哦。你上班的地方應該可以看國外的華人網站吧?因為這個網好像國內是禁止的。我在想,這是不是算侵權呀?!
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cooking_best&MsgID=12258
上網搜索了一下,原來上海熱線裡也有哦。你在GOOGLE一下她的名字,出來不少呢。
氣死人!一早的留言沒有了,是說一個叫孫景晶的人,在網上發表了蘇式紅燒肉,明明是你的原文嘛!不曉得你認識她不。
which one 是真?
只曉得金帝 //bl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