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出來了,無數的蘋果fans群情激動,無奈要6月份才在美國上市,亞洲市場要到2008年,實在等不及了,於是動手做了個紙的,正好可以把我的摩托羅拉做進去,抱著個紙盒子打,也蠻好玩的。
如果你也想做一個玩玩,模板在這裡 http://iphonecountdown.com/iphone_readymech.pdf
Related Posts
[7086] 受教育邏輯出錯 百步反笑五十步
現在的情形就是這樣的:你說CCTV不好,你也只說了CCTV不好,馬上有人質問你「CNN好嗎?CNN就很不好!」。看上去好像的確是事實,但是我想問一下:這兩件事有關係嗎?就算證明了CNN的確不好,用這個論據就可以證明CCTV好嗎?顯然不能。 就像小孩子一樣,犯了錯誤,你若是教育他,他會說「某某某犯的錯誤更大」,但是兩件有關係嗎?你的孩子是你的孩子,你絕對不會因為有別的孩子比他更壞,而停止對他的教育。用別人的錯來證明自己的不錯,這根本就是小孩子的思維,這根本就是邏輯錯誤。 我們的邏輯有許許多多錯誤的地方,因為我們從小就接受錯誤的教育。一直記得小時候,但凡有同學在課堂上說話被老師教育,無非是這麼兩句「某某某同學,由於你講話,(我要教育你),浪費了一分鐘的時候,全班四十個人,每個人浪費一分鐘,就是四十分鐘,你彌補得了這四十分鐘嗎?」 且不說老師有義務把課講得生動吸引,以避免同學們開小差,光是這算術的本身,就不符合邏輯。 倒是有的時候,老師叫同學去買參考書,每個同學都用自己的方法去買,或者是叫家長去買,其實統一訂購就可以嘛,分開去買,那才要浪費無數的資源呢。這一點,老師從來沒有想到過,那才是要用乘法的。 在這樣的教育下逐漸長大,邏輯根本就錯了,所以才會發生許許多多「一百步笑五十步」的事情。 以下部分純屬轉載,完全代表本人立場: A:這雞蛋真難吃。B:隔壁的雞給了你多少錢? A:這雞蛋真難吃。B:有本事你下個好吃的蛋來。 A:這雞蛋真難吃。B:下蛋的是一隻勤勞勇敢善良正直的雞。 A:這雞蛋真難吃。B:再難吃也是自己家的雞下的蛋,憑這個就不能說難吃。 A:這雞蛋真難吃。B:比前年的蛋已經進步很多了。 A:這雞蛋真難吃。B:你就是吃這雞蛋長大的,你有什麼權力說這蛋不好吃? A:這雞蛋真難吃。B:你這麼說是什麼居心什麼目的? A:這雞蛋真難吃。B:自己家雞下的蛋都說不好吃,你還是不是中國人 A:這雞蛋真難吃。B:隔壁家那鴨蛋更難吃,你咋不說呢? A:這雞蛋真難吃。B:嫌難吃就別吃,滾去吃隔壁的鴨蛋吧。 A:這雞蛋真難吃。B:鴨蛋是好吃 ,可是不符合我們家的具體情況 A:這雞蛋真難吃。B:胡說!我們家的雞蛋比鄰居家的鴨蛋好吃五倍! A:這雞蛋真難吃。B:凡事都有個過程 現在還不是吃鴨蛋的時候…. A:這雞蛋真難吃。B:光抱怨有什麼用,有這個時間還不如努力去賺錢 A:這雞蛋真難吃。B:幼右心理陰暗,連雞蛋不好吃也要發牢騷 A:這雞蛋真難吃。B: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蛋,美國雞蛋好吃,你去吧 A:這雞蛋真難吃。B:不是老毛,你現在臭雞蛋都吃不上,還有勁在這裡唧唧歪歪 A:這雞蛋真難吃。B:大家小心A,此人IP在國外 A:這雞蛋真難吃。B:台灣網特,滾,這裡不歡迎你 A:這雞蛋真難吃。B:tmd,我懷疑你是輪子
國際先驅論壇報 傳遍世界除中國
我很喜歡這份報紙,國外的大多數五星級酒店都有贈送,上網查了一下,全世界大多數國家都可直接訂閱,甚至包括北朝鮮在內,奇怪的是,居然不能送達中國。 其實對於大多數雜誌報紙來說,直接在網上訂閱,比通過所謂的「代理商」更便宜、方便,就拿National Geographic來說吧,我已經訂閱了有五六年了,只要在網上通過信用卡直接付費,下個月雜誌就會送來了。後來我又訂了Vogue, Popular Science, Wired和Gourmet幾本,價格都不貴(至少比看同名國內雜誌值)。 這些雜誌會從廣州或者天津發送過來,據業內人士說,雜誌社先是整批運送中國,然而再通過國內的辦公室轉發。 (以上寫於2009年1月19日) (以下2021年12月15日補充) 2013年2月25日,紐約時報公司稱《國際先驅論壇報》將更名為《國際紐約時報》,后又于2016年10月更名为《紐約時報国际版》。
四新有人愛雜誌 要死亦有起步價
(圖已佚) 以前有句話叫”四有新人”,我則是”四新有人”,一下子發現洗衣機上的雜誌,都是”新”,前三本是我的,最後一本是豆媽的,我的那幾本,都相當好看,豆媽的那本,我不知道。 (圖已佚) 968元,是在上海死一回的最低標準。 這個行業是壟斷行業,價格是服務提供者說了算,而且不得還價。比如第一項,是接遺體車費,150元,必須付的。有人說,我和人拼車行不行?先接了別人再接我好了,不行!他們的車一輛只能裝一個。又有人說,那我們自己”送屍上門”行不行,不行!按法律,運送屍體要有專門的車輛,一般社會車輛不得運送,因為搞不清是貨車還是客車。還有人說,那我自己”死上門去”行不行,估計不行,因為時間很難控制。 又有件真事,妻外祖母仙逝之時,表妻舅開車跟”接遺體車”一起去殯儀館,結果有輛車硬生生地搶道擠進來,表妻舅遂下車對那人說”這個車是靈車,不是不讓你跟,但是你若要跟的話,就一定要一路跟過去的”,該車司機大駭,慌不擇路。
紙頭也好做,倒是蠻有勁個,做得還蠻像個末,呵呵。
紙頭也好做,倒是蠻有勁個,做得還蠻像個末,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