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07
不高興打了,先貼上吧。
(Toontown就是toon)
(小豆入獄)
(這門怎麼拉不開?還這麼嚇人?)
(海盜裝的小豆)
(你覺得,這天象是真的嗎?)
(這麼寫字,也不怕近視?小豆說的)
(小豆正在考慮怎麼用鉤子對付「紫雪糕」)
(樹屋前的楱子)
(我超級喜歡的套鞋)
(超可愛的稻草狗)
(小豆的造型如何?)
Related Posts
[USA]在美國逛舊貨商店
早上準備出門的時候,Kitty從車庫裡搬出來一個大椅子,她說這個椅子是她爸爸的,在她的幼年記憶裡,她的爸爸永遠坐在那張椅子上。這是個褐色的「大班椅」,有著真皮的椅背和坐墊,底座則是著名的馬里蘭鐵(Maryland steel),然而為了時尚,被漆成了木紋,經歷了半個世紀,漆色依然。 在經過了半個小時後,我們來到了著名的Berkeley,這個地方之所以著名,是因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就在這裡。什麼,不知道UC Berkeley?這麼說吧,如果沒有UC Berkeley,也就沒有今天的電腦和互聯網。BSD聽說過沒有?為什麼叫BSD啊?就是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你還是沒有感覺是不是?那麼這麼說吧,電子郵件的協議和發送程序sendmail,至今仍在使用,可以說沒有UC Berkeley,就沒有電子郵件這回事。 不說這個學校了,說回這個城市。一過跨海大橋,我們就來到一個所在,一幢大大的倉庫,Kitty把車開到了倉庫的後門,那邊有塊牌子,寫著Urban Ore Receiving。在美國,很難看到如此亂七八糟的地方,倉庫的門開著,一眼望進去,可謂什麼都有,有木頭、塑料桶、椅子、洗衣機,紛亂地堆著,簡直就是個垃圾場嘛。 Kitty從車上把那張椅子搬下來,交給了一個服務人員,充滿深情地向他講述著椅子的故事,最後,我們看著椅子被拖了進去,就像送走了一個老友一般。 Kitty告訴我,如果簡單地把椅子扔掉,也就沒有了,可是如果把椅子送到這裡來,這張椅子就有可能延續它的傳奇。 Urban是「城市」的意思,而Ore則是「礦藏」的意思,然而城市中沒有金子也沒有石油,那麼城市中的礦藏是啥?就是家家戶戶扔掉的那些「沒用的東西」。 在中文中,我們把那些「不要的東西」,統統稱為「垃圾」,而英文裡則稍有不同,trash和garbage是指「垃圾」,不想要了的殘羹冷炙就是garbage,而另外有一個單詞,則是waste,是指那些廢棄物,一個壞了的冰箱,就是waste。簡單來說,garbage和trash是指那些垃圾車來回收的東西,而waste則麻煩得多,你得找個地方去扔掉它。 當然,waste如果隨手被扔掉,那麼就成了garbage,要是能夠合理地被使用,就是「城市的寶藏」了。 Urban Ore的創始人是Dan Knapp,一個高高大大的白人老頭,看起來很客氣。Kitty特地向我介紹他,Dan並不只是個「廢品回收站站長」,同時他是博士,他致力於Zero Waste的研究。而Dan的成功,則來自於Kitty的另一個朋友——加州大學伯克利(UC Berkeley)的教授Mark Gorrell,是Mark最早提出了「綠色家居」的概念,當然那是很早很早以前的事了。 Urban Ore的理念是「廢品是有用的」,大家可以把自己家裡不要的東西送過去,而他們則會負責分類、清理,有時甚至是維修,讓你家沒用的東西變成別家有用的東西。由於Urban Ore要場地和雇工,所以那些東西是賣給「下一家」的,對貨品的本身來說,Urban Ore做的是「無本鈿生意」,當然由於人工的原因產生了附加值,在1999年的收入是160萬美元(我手中的資料是1999年6月24日的,叫做Beneficiating and Remanufacturing The Back…
美西紀行之十二 道路與標誌
在美國開車,你必須知道一點常識,包括道路系統,信號系統,標誌系統以及行車禮儀,聽上去很麻煩是不?其實不難。 就像中文一樣的,那些「街、胡同、弄堂、路、巷、道、高架、便道、國道」等等,甚至還有「衢」這種字,代表的都是道路,美語也一樣,有「freeway, route, street, road, highway, expressway, drive, avenue, 」,其實也一樣,代表的都是路。 美國最大的貫穿全國的公路網是National Highway System(NHS),有16萬英里(相當於25.6萬公里)那麼長,沒有概念是不是?這麼告訴你吧,全中國的高速公路截止到2006年底,總長是45400公里(28210英里),約是美國的三分之一左右,想像一下,如果中國的高速道路,變成如今的三倍,而且大多數兩車道的高速,都變成了五六車道,是個什麼情形? NHS系統,包含了幾個子系統,其中最著名的就是Interstate Highway System,全稱是Dwight D. Eisenhower National System of Interstate and Defense Highways,一般稱之為Intersate Highway,全長46837英里(75376公里)。 美國還有一個公路網,叫做U.S. Numbered Highways(美國編號高速公路網),也稱為U.S. Routes或U.S.…
美西紀行之九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一句說了無數次的話,但真正要理解這句話,卻要花些功夫。這次去美西,單攝影一項,帶的計有:Nikon D100加豎拍手柄一台,1G CF卡兩張,Panasonic FX-07一台,1G SD卡兩張,Buslink 40G灣流數碼伴侶一台,讀卡器兩隻,充電器三隻,豎拍手柄中電池兩塊,FX-07電池兩塊,聽聽不多,份量不輕。 回來之後,很有感觸,我於第一台Kodak DC120,後來用Sony F707至今,也有過四五台數碼相機,其它也有便攜式的攝像頭、DV等,還是D100的表現力最好。 經常有朋友問我,大相機(指SL,Single Lens Reflect,單反)和小相機(指CC,consumer camera)到底有什麼區別,那麼來看一下對比吧! 以下的照片,同一時間攝於同一場景,均為手持,D100是600萬像素,FX-07是700萬像素,但是結果說明,像素高根本不代表什麼,片面追求像素,根本就沒什麼用。 FX-07,攝於去Monterey Bay的路上 FX-07的細節部分(原圖細節部分,100%尺寸局部) D100,同一場景 D100的細節部分(原圖細節部分,100%尺寸局部) FX-07,攝於Nazarene University的日落 FX-07的細節部分(原圖細節部分,100%尺寸局部) D100,同一場景 D100的細節部分(原圖細節部分,100%尺寸局部)
繁體,繁體字哎~~
「獄中」的豆子真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