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雖然已經娶妻生子,可依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這就叫做”老爺脾氣”。當然,人也不可能是真的”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大凡就是回到家,家務活一點也不聞不問,看電視、看報紙,看到吃飯,吃完飯,兩手一攤,百事不管;這種習慣,乃是從小溺愛所致,所謂”少爺脾氣”,到長大了,就是”老爺脾氣”了。
不管是老爺還是少爺,都是說不得的,你不能指責他,否則的話,輕則賭氣不吃飯,嚴重起來摜家什(讀上海話的”生”)罵山門,這種脾氣,實在要不得。
”老爺”是上海話中經常用到的一個詞,”儂搿個老爺”指的是此人頗有”老爺脾氣”,是要別人去服侍的。
大家或許知道”老爺車”三個字,指的是款式古典的老車,業界更是有的標準,生產於1926年至1941年的車輛,才叫”老爺車”,至於分類緣由,就不在此討論了。
上海話中,不但車可以”老爺”,任何器具物件都可以”老爺”,電風扇用得舊了,轉動不靈活了,就叫”老爺風扇”,手錶用的時間長了,走時不准,就叫”老爺手錶”。
不但死物可以”老爺”,就連人的本身也可以”老爺”,上海的老年人經常說”搿部機器老爺了,勿靈光了”,到底是哪部”機器”呢?就是人的身體呀!
上海人對各路神道,也稱之為”老爺”,最最普通的,當然是”財神老爺”、”城隍老爺”、”灶家老爺”,不僅如此,佛菩薩也可以叫”老爺”,然而只不過是個指代而已,沒聽人說過”如來老爺”或者”大勢至老爺”的,不過倒是女身的觀音,偶爾有人稱為”觀音老爺”。
稱觀音為老爺,並非上海一處,陝西澄城縣就有一塊”重修觀音老爺堂”的石碑,可見民間的確有這種稱呼。
我們在電視劇裡經常看到,家中的僕人喊主人為”老爺”,後來到了上海,雖然已經不是那種傳統的深宅大院,有時不過一對夫婦,用一個老媽子,不過稱謂依然保留了下來,也叫男主人”老爺”,後來,隨著”先生”的興起,”老爺”被逐漸淘汰。
就像如今的”先生”一樣,有段時期上海是時興叫”老爺”的,就在一百年前,就在四馬路,”先生”管客人都是稱呼”老爺”的。
(寫於2008年1月2日)
(此文待斟酌後再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