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王朝

03/25/07晚宴         曹家渡已經早就沒有渡口了,打我記事起就沒見過。以前的曹家渡是個髒亂差的地方,現在房價也已很高了。         王朝在長寧路與萬航渡路(又來一個渡口?)的轉角上,風水寶地。王朝很氣派,可謂「金碧輝煌」,讓第一次到上海的老外來,絕對嚇一跳,心想這頓該要多少錢啊! 口水雞?浸在辣油中的,不過連小豆都能吃,都說「不辣」,可想而知,小豆可是一點辣都不碰的人哦,雞還嫩,可是絲毫不辣,這個分難打 烤籽魚,炸得夠脆,可惜時令未到,沒有籽,打個6分了不起了 鵝肝,譁眾取寵的東西罷了,6分 樟茶鴨,味道不錯,可惜太辣,7分吧 冷拌香萵筍,中規中矩,7分 糖藕,中規中矩,7.5分 銀絲芥菜,這是道家庭不常製作的菜,因為大多數人家不會用兩斤油去做三四兩不值錢的蔬菜,一般是做成酸甜口味的,這道還不錯,7.5分 墨魚,一般,賣相不錯,6.8分 色拉,賣相好,味道也好,主要是醬的味道好,7.8分 素鴨,裡面有蔬菜,千呼萬喚如上桌的菜,也難怪,那天有好幾家在辦婚宴,一般的飯店,又要做散客,又要做婚宴,的確招架不住,8分 這道蝦仁,怎麼說呢?別人都說不錯,但在我看來,打個5分已經給足面子了,為什麼?至少我吃到的是生的,你要說蝦仁生的有什麼關係,你梅璽閣主自己有時也炒生的,可那是小蝦仁,不是如此之大的,這麼大的,生的根本就沒法嚼 水筍千層肉,我一直懷疑這種千層肉有專門的地方用機品把冰肉片好了一包包賣的,這道菜,別說大飯店,甚至路邊小店也有,我是可以把豆腐乾片12片的人,也整不出這麼薄的肉來,路邊的小店何德何能,用得起如此基本功的好廚師?水筍味道還可以,7.5分 魚麵筋,不過菜場水平,6分 八寶辣醬,極其一般,和「棗子樹」的有得一拼(這還了得?棗子樹是素店),6分 清蒸鱖魚,有人說極好,但我說不好,魚太大,太老,鱖魚定要八兩朝上,一斤二兩以下才行 蟹鉗蝦球,譁眾取寵之物,蟹鉗的確有個把,尖的,蟹鉗的一爿,但是只有形象、口感,卻沒有味道,而且炸得太乾(或許原料就干,沒有juicy的感覺),不知道是用什麼蟹做的,一樣東西,失卻了應有的味道,賣相再好也是白搭,5分 蘿蔔絲酥餅,我是極喜歡吃這個點心的,所以對些也深有講究(不是研究是講究),這道烤得不夠,吃上去軟撲撲,不行,6分         當天還有一道湯,乃是芋艿小排番茄湯,Helen對此推崇有加,味道也的確不錯,可以打到8分。另外一道點心酒釀圓子,倒不如稱之為勾芡著膩糖湯圓子,和隔天鷺鷺的不可同日而語。         外加橙汁一紮,啤酒兩瓶,可樂若干,總共九百出頭,打個折,只有八百多,倒還真是不貴。

[上海]鷺鷺酒家

03/24/07午宴         恆隆轉眼之間就造好了二期,像是變出來的;重慶的釘子戶,三年多沒被人拆掉房子,在全國人民都支持她的時候,房子被拆掉了。         鷺鷺就在恆隆的樓上,五樓,上海的許多店,同一家店,在不同的地方,味道、裝修、價格,都會大相逕庭,也算是個奇聞。比如上海人家,紅翔樓上的和航站樓上的,就大不一樣,又比如辦公室邊上的小南國,開了好幾年,突然有天打架(其實是械鬥)關門了,結果其它幾家小南國聲明此店是個「假店」,開了那麼多年,怎麼沒聽小南國抗議過呢?         鷺鷺晚上很難定到位子,中午還行,有人說鷺鷺很貴,也有人說還可以,其實主要看怎麼點菜,特別是當有老外時候,你完全不必去點深海魚、大龍蝦,沒準這玩意就是他們那裡去的,一點都不稀奇的。倒是煮乾絲,在老外眼裡是極「吃價鈿」的東西,因為手工比較貴。 雞汁百葉結,清爽,百葉極薄,夠鮮,8.5分 牛筋凍,真價實貨燒出來、凍起來,比有種地方的「芥末牛筋」好過千倍,8分 乾菜花生,味道不錯,席間大家猜測如何製作,我猜是油、水燒乾菜,著味,加糖收干,放入花生滾裹而成,7.8分 熏魚,用叉扁魚(鯧魚)製成,很入味,也討巧,8分 糟毛豆,糟味恰到好處,重而不咸,7.5分 肴肉,只只好,總也有一般的,這個就一般,6分 拌黃瓜,也一般,6分 鹽水雞,不錯,皮黃肉嫩,原料好,做得也不錯,8分 賣相極好,好在盤子極漂亮,味道嘛,so so,棗子被浸胖了,5分 白切肚尖,不錯,彈性稍欠,6.8分 清炒蝦仁,肉不夠緊,可打7到7.2分 最近(半年了吧),鷺鷺在推「蟹菜」,每天有個蟹菜是首推的,週六則是「蟹粉爛糊」,蟹黃的確有,卻沒有蟹味,不鮮不腥,5分 樟茶鴨,極好,鴨夠嫩,8分 肴蹄,夠酥,賣相不行,可以打到7.2分 磨菇麵筋,味道好,8分 清蒸鱖魚,快吃厭了的東西,每次吃飯都吃,而且都沒有我蒸的好,這條算是很好的了,7.5分 清炒豆苗,不夠嫩,因為原料不夠嫩,7分 算是鷺鷺特色,刀豆洋山芋,鷺鷺開張時就有的菜,味道還是可以的,7.8分 雞湯夠鮮,8分         另外酒釀圓子一份,味道極好,很多店都是另外著膩,不像鷺鷺清清爽爽,酒釀又捨得擺,香甜可口。         這頓,外加兩瓶啤酒,幾罐可樂、王老吉,一千出頭。
USA

美西紀行之十三 駕駛,停車,讓行

        先從「開」車說起,美國的駕駛和中國一樣,是左駕駛位靠右行駛,所有的「左」和「右」都和中國一樣,即「不是英式」的。我見過的最誇張的一次,是在柬埔寨,在那條著名的National Highway 6(好像是6,我忘了號碼了,從泰柬邊境到吳哥的),駕駛位是在右邊的,而行駛方向也是靠右的,你想有多驚險。         如果你是在美國租車,那麼大多數車都是自動排擋的,以前租到的車還是美國製式的,就是左腳前方有個剎車(起到手剎的作用),變速檔在方向盤的下方。現在這種車幾乎已經租不到了,手剎、排擋,都是和中國一樣的。         說說燈光的使用吧,許多美國人白天的時候,車燈也是開著的,那是因為美國售賣的車,和中國不一樣,那裡的車,鎖車門的時候,車燈會自動關閉,中國的車要求先關閉燈光,再鎖車門,否則的話,燈會持續亮著,甚至耗完電池。而且,在中國,如果哪輛車白天開著車燈,一定會被其他司機欺侮的,因為在中國,白天開燈意味著是個新手。         再說燈,中國的大燈是黃色的,美國的是白色的,看上去比中國的更亮一些。好在美國的路上,幾乎不會有人會躥出來,也不會有車輛「橫殺」進來,所以哪怕你被對路的燈照得什麼都看不見,你只要保持車道,就不會有危險。         轉彎燈,在中國,車輛上的轉彎燈是黃色的,一定是黃色的,而美國的車有兩種,有黃色的,也是紅色的,都是跳閃燈,一定要注意,不要看到紅色跳閃,反應不過來。         前面說到了柬埔寨的National Highway,其實那是一條土路,其等級絕不比江南的一條鄉道好,二個車道左右的寬度,起伏不平、顛簸不止,一輛車開在前面,揚起沙塵,後面的車就看不清了。         美國的高速路,倒是真正的高速路,只要不是rush hour,一般50 mile是絕對沒有問題的,許多高速路上,限速是65 mile,據說不要超過70是不會吃罰單的,我們曾經在5號州際(Interstate)上開到過85 mile,好在沒有警察。台灣的朋友說,當大家一起speeding的時候,只要不開在最前的一輛,就不會被警察抓,倒也算個「竅門」,不過還是不要超速的好。         既然說到警察,就來說說警察,大家都知道,美國的警察很漂亮,主要是因為人家的「碼子」大,警服挺,裝備又好,所以看上去很舒服。         在美國,如果你的車開在前面,而你在反光鏡中看到有輛警車在閃燈,不管這輛車是不是針對你的,你唯一的選擇就是:靠邊停車,這和中國完全不一樣,在上海,和警車搶道爭先是很正常的事。         停車後,你還是只有一個選擇:等待,雙手放在方向盤上等待。如果後面的那輛警車是執行其它任務,他就呼嘯而過,你可以重新啟動上路。如果那輛車就是找你的,警察會朝你走過來。千萬千萬記住:不要開門,什麼都不要做。         在中國,大多數司機被警察攔下,會停好車,「屁顛屁顛」地朝警察走去,而警察「篤篤悠悠」地坐在警車裡,等司機過去處理。這種事,在美國是不會發生的,如果你除了停車之外,還有啥動作的話,警察會認為你想攻擊他,那後果就可想而知了。千萬記住。
USA

美西紀行之十二 道路與標誌

        在美國開車,你必須知道一點常識,包括道路系統,信號系統,標誌系統以及行車禮儀,聽上去很麻煩是不?其實不難。         就像中文一樣的,那些「街、胡同、弄堂、路、巷、道、高架、便道、國道」等等,甚至還有「衢」這種字,代表的都是道路,美語也一樣,有「freeway, route, street, road, highway, expressway, drive, avenue, 」,其實也一樣,代表的都是路。         美國最大的貫穿全國的公路網是National Highway System(NHS),有16萬英里(相當於25.6萬公里)那麼長,沒有概念是不是?這麼告訴你吧,全中國的高速公路截止到2006年底,總長是45400公里(28210英里),約是美國的三分之一左右,想像一下,如果中國的高速道路,變成如今的三倍,而且大多數兩車道的高速,都變成了五六車道,是個什麼情形?         NHS系統,包含了幾個子系統,其中最著名的就是Interstate Highway System,全稱是Dwight D. Eisenhower National System of Interstate and Defense Highways,一般稱之為Intersate Highway,全長46837英里(75376公里)。         美國還有一個公路網,叫做U.S. Numbered Highways(美國編號高速公路網),也稱為U.S. Routes或U.S.…
USA

美西紀行之十一 車,就是自己的車

        認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們在上海的車子很花哨,上面有Strawberry shortcake,有Power puff girls,還有各種各樣的花東西,甚至在車的後面,還有我的網址。不過,大多數的上海車子,中規中矩,沒有任何裝飾。         然而,美國的車就大不一樣了,就是那些集裝箱、大卡車,每輛都很有特色,我稍後會有專文詳述。讓我們先來看看一些小車吧。 經常在電影裡看到美國人結婚,在後窗寫個「Just married」,排氣管上掛一串可樂罐頭就出發了,攝於2007年2月6日,LA 還記得嗎,我說迪斯尼裡有「小人頭」賣,每個小人頭的底端有個洞,過了幾天,我才到Huntington Library看到這個,恍然大悟,原來是專供插在天線上的,攝於2007年2月6日 美國的車牌都是很有個性的,曾經中國也試行過,後來取消了,記得有個車牌(北京的)很搞笑,牌號為「591RMB」,以前的美國牌照只有字母和數字,現在還有heart,估計是電腦發達了的緣故,2007年2月6日,攝於LA。圖片牌照右上角的2007貼紙,是完稅標誌,可以很清楚地知道稅有否繳清 2007年2月9日,在Monterey Bay的17 mile drive,這輛車在我們前面停下,感動啊 上圖的特寫,後窗竟然掛著一串風馬旗,車主是一對白人 2007年2月16日,牌照很有個性 2007年2月18日,這麼多汽球,還看得清後視鏡嗎?LA 美國有許多車都是這樣,一家有幾個活的,就貼幾個標誌在後窗的左下角,這家有一對兒女,再加一隻貓,2007年2月17日,攝於COSCO的停車場 一個孩子兩條狗,2007年2月15日攝於Legoland 這家沒有寵物,2007年2月18日攝於LA 又是一家有貼紙的,我沒找到哪裡有賣,打算自己做一個,2007年2月18日攝於LA 這家可能特別喜歡Peter Pan,2007年2月16日,攝於Redondo beach 2007年2月21日,從San Diego開5號公路回LA,看到前面的卡車怪怪的,是貼著地走的 趕緊開到邊上,看個仔細
USA

美西紀行之十 千哩之行,始於足下,美西自駕點滴(上)

        來說說美國的「行」吧。 駕駛證         在美國開車,至少在加州開車,很方便,只要你有駕駛證就可以了,不管這個駕駛證是外國的、外州的,只要你在加州沒找到工作,沒找到住房,就可以開。加州是不承認國際駕照的,因為你無需國際駕照,只要用本國、本州駕照就可以了。以上的說法,來自於加州的DMV(Department of Motor and Vehicle,車管局),他們的網站是http://dmv.ca.gov,無奈該網站已經被中國政府封鎖,我就把關鍵條款列出來吧。 If you are a visitor in California over 18 and have a valid driver license from your home state or country, you may…

美西紀行之九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一句說了無數次的話,但真正要理解這句話,卻要花些功夫。這次去美西,單攝影一項,帶的計有:Nikon D100加豎拍手柄一台,1G CF卡兩張,Panasonic FX-07一台,1G SD卡兩張,Buslink 40G灣流數碼伴侶一台,讀卡器兩隻,充電器三隻,豎拍手柄中電池兩塊,FX-07電池兩塊,聽聽不多,份量不輕。         回來之後,很有感觸,我於第一台Kodak DC120,後來用Sony F707至今,也有過四五台數碼相機,其它也有便攜式的攝像頭、DV等,還是D100的表現力最好。         經常有朋友問我,大相機(指SL,Single Lens Reflect,單反)和小相機(指CC,consumer camera)到底有什麼區別,那麼來看一下對比吧!         以下的照片,同一時間攝於同一場景,均為手持,D100是600萬像素,FX-07是700萬像素,但是結果說明,像素高根本不代表什麼,片面追求像素,根本就沒什麼用。 FX-07,攝於去Monterey Bay的路上 FX-07的細節部分(原圖細節部分,100%尺寸局部) D100,同一場景 D100的細節部分(原圖細節部分,100%尺寸局部) FX-07,攝於Nazarene University的日落 FX-07的細節部分(原圖細節部分,100%尺寸局部) D100,同一場景 D100的細節部分(原圖細節部分,100%尺寸局部)

[上海]自欺欺人棗子樹 佛弟子切莫執著

03/16/2007         Lily同我打賭,輸了1050元,於是請整個辦公室的中國人吃飯,Lily是吃齋唸佛之人,選了離辦公室不遠的棗子樹。其實那個打賭,只是一個玩笑,Lily當了真,所謂「不打誑語」,非要請客,在此謝謝Lily了。         吃素,應該是種理念,或者是種境界,絕對不是一種時尚,更不是一種情調。然而棗子樹把吃素變成了一種時尚,一種情調。按說吃素之人,都有「惜生」之念,我個人認為,這「生」一字,大有講究,不單是指「跑跳飛」,於廣義來說,便是各種的自然資源,也應該歸於此類。由此及彼,「素」應該和「簡」、和「朴」相得益彰,應該由「吃素」,而達至於一個「返朴歸真」的境界。         你可以用「精緻」、「雅潔」、「高檔」、「情趣」等等的詞語來形容棗子樹這家店,然而你絕對用不上「簡樸」兩字。棗子樹就是家時尚店。我倒不是說素食店一定要簡陋,我的好友楊軍說過一句話「簡單絕不是簡陋」,棗子樹大可更簡單一些。         棗子樹的網站也好,店堂也好,有許許多多佛的元素,我想,這也是他們的一個賣點,因為有許多的學佛人士,都吃素,有共同點,就有「potential customer」。那你既然標榜有佛「緣」,那就乾脆做得到位一點嘛,那些幾可亂真的工業化肉類,就不要再端上來嘛。         我不是嚴格反對素食店出現葷名菜的人,我沒有那麼迂腐,就像上海傳統的素雞、素鴨,用厚百葉、豆腐衣製成,都是些很好的東西,又如我在瀋陽一家名寺吃過的爆炒鱔背,用茄子做成的鱔背,無論從口感、味道,都很像鱔背。這些東西,是中國烹飪的絕活,也是素菜裡的好玩意,可以保留。         然而我向來反對用「塑形」法,用海藻膠做出來的「以形為主」的葷菜,那些東西,和「假雞蛋」並無二致,無非就是色素加香精,你看那蝦仁,看著就像塑料做的,實在不敢恭維。那不是「以假亂真」,根本就是「濫竽充數」。                  我想像中的好的素菜,乃是新鮮摘下來的各種時蔬,百合、紅菱、蘆薈,各式的菌菇,我想無花大師的素菜,肯定是不會有任何一點的葷名字的,不過就是隨手拈來的蔬菜……         反正,不想多說了,一張薄餅,賣1元錢,一碗飯,賣2元錢,這根本不是吃素的精神,這簡直就是搶錢。         雖然這篇文章,或許會被許多吃素的朋友罵,但也豁出去了,寧做真小人,不做偽君子。 素叉燒,18元,口感不佳,味道一般 寧波烤菜,9元,一般 老派腐皮卷,16元,就是上海人所說的「素鴨」,7分 長相思,15元,雖說這是棗子樹的「超級名菜」,可我卻要潑潑冷水,這道菜,極具肉的感覺,不但樣子象,味道也像,你說要是全用天然原料製成,我肯定極力推薦,然而這些肉味全是香精而來,我便不敢恭維了,時代已經到二十一世紀,科學已經可以微小到DNA、量子,還算分析不出肉味是怎麼來的?於是做出了這種騙人的東西,所以今天有了假的肉,明天就有了假的蛋。其次,這個名字也起得太過份了,長相思?想誰?想心上人,還是想肉呢?既然吃素,又何必相思?連這種名字都起得出來,你明天干脆弄個素牛鞭,起名「亞洲雄風」算了。 海派素東坡,有人極力推薦,按我說,可謂一無是處,不過就是紅燒百葉結,再加入幾條濫竽充數、譁眾取寵的魔芋罷了,獵奇都可偶嘗之,誠心向佛者吃齋者,萬不可點此菜 鮮得來年糕,20元,還別說,倒是挺有特色的一道菜,其中的排骨,是用素腸包著藕塊製成,很有「軟骨」的口感,而且用常規原料做出的東西,總比用魔芋塑製成型,來得好,值得推薦,9分 八寶辣醬,28元,極咸,下飯不錯,只能給到6分 椒麻雙色時蔬卷,18元,挺有特色,菜是冰冰的,不錯,7.5分 碧綠水餃,14元10只,據說皮子裡有菠菜汁,餡是野菜的,有汁,可以打到7.8分 干煸茶樹菇,32元 回鍋肉夾餅,36元一份,這算是一份半,54元,便是用真的豬肉炒出來,用了這麼多捲心菜,也賣不了這個價,回鍋肉一定要用郫縣豆瓣,而棗子樹用的是上海的豆瓣醬,大失誤啊,不推薦 額外的面皮是收費的,一元一張,也太黑了吧? 蘆薈素燴,38元一份,現在的菜,只要沾上了「蘆薈」兩字,便身價百倍,說是可以養顏,可以美容,其實蘆薈乃是極便宜之物。這種菜,才是我認為素菜館裡應該出現的,全用天然植物做成,然而師傅水平一般,不過只有7分 菜心素寶皇,就是假的蟹黃、蟹粉啦,估計是胡蘿蔔做成,姜味極重,而且我一直認為,雖然姜不在五辛之內,但其實也是一個路數里的,素菜館應該不用 醬蘿蔔,12元,賣相不錯,不過我不喜歡吃蘿蔔,就沒嘗 酸菜素絲鍋,32元,一點都不酸,根本就是黃芽菜湯,32元值不值,自己看著辦吧 黑椒素排,28元,不過如此,要是炸一下,可以更具一點口感 扁尖豆腐衣,18元,這種才叫素齋,那種「長相思」之類,最多稱之為「素的」,而非素齋,端上來的時候,大家已經吃飽,於是打包帶回去給其它同事吃,所以我也沒有嘗,不過這種菜,錯不到哪裡去的…

[上海]吃點水餃也不錯

03/13/07 豆豆是很喜歡吃麵食的傢伙,記得有一回,在蘇州的嘉餘坊,陰差陽錯地進了一家東北館子,其中有份水餃,餡料大概有十分之八是大蒜,我們已經打算允許豆豆「絕食」,結果小傢伙吃了個歡。 這不,又陰差陽錯,我以為我媽會給豆豆吃晚飯,我媽以為我會接了豆豆回家吃晚飯,結果我七點多到我「娘家」的時候,小傢伙玩得正歡,我媽也沒有打算開飯的意思,於是只能接了豆豆走,連我想「蹭」的那頓,也「勿著槓」了。 想了一想,就到自己家對面的「哈爾濱水餃」湊和一頓吧,小豆子歡慶鼓舞…… 進門,看了下菜單,「白菜豬肉水餃」,沿著虛線讀過去——「五元」,我想一兩六個,就要四兩吧,結果著菜的姑娘可能看我們倆不像戰鬥力很強的那種,特地指著邊上的一行小字說「我們是論份賣的,一份15個,五元錢」。噢,原來餃子這麼便宜,先來兩份吧。轉念一想,對啊,如果五元錢只買六個餃子,也未免貴了點吧,別說是白菜豬肉的,就是純肉的,也不值啊! 坐著沒事,取來菜單看著,小豆最近識字不少,喜歡看各種有字的東西,結果兩人一起讀菜單玩,小豆不但對字好奇,對東北菜也好奇(她出生至今,吃過不會超過五次的東北菜),於是一個個問我,很有躍躍欲試的意思。小傢伙最近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問問砂鍋幾時犧」,比如說「鍋包肉」吧,什麼樣的鍋?怎麼包住肉?是包子嗎?肉是啥樣的?真的是鍋嗎?等等,等等。 對付如此好奇的小朋友,就要讓她嘗試,光說她也不明白,親眼得見,多好。點了鍋包肉和東北大拉皮,小豆對後者也極好奇。 我是先到的店,把車橫在門口,就點了水餃,然後再去停車,再回來,看菜單,過了許久,還不見水餃上桌,於是便催,結果服務員說水餃是現搟皮子現包的,我說「不是包好放在冰箱裡的啊?」,服務員說「餃子放冰箱咋吃啊?」 再過一會,熱氣騰騰的餃子就端上來了,果然皮薄汁多,小豆起先聽說點的「白菜XX」,還嚷著不要吃菜,結果咬了一口就說「真好,吃不出菜的味道來」。小豆可能餓了,一下子吃了好幾個,這時拉皮端了上來,特地關照醬料分開上,不要拌在一起,於是挑了幾根淡的拉皮給小豆,小豆嚷著說不夠,又添了點。 小豆見服務員搗蒜,好奇,問怎麼吃,服務員說「你吃餃子不就蒜嗎?」,小豆問我們為什麼不就著蒜吃,我告訴她南方人把餃子當作干餛飩吃。 拉皮太薄,卻依然不失韌性,味道竟然不錯,8元錢一份,倒也不貴,不過小小的一盆,給東北的朋友看到,肯定喊貴。鍋包肉上來,聞著味道就是酸酸甜甜的,吃了一口,外脆裡松,酸甜適口,小豆吃了,說「原來鍋包肉這麼好吃啊?咦,怎麼不像包子呢?」 鍋包肉也便宜,14元,裡面的肉全是裡脊肉,從肉的紋理來看,這些肉片都用刀背事先拍過,所以既松且嫩。外面裹的是蕃薯粉,用大火炸成,速度很快,所以面皮的分作兩層,外層脆而裡層軟,肉又帶些肥的,油而多汁,很是好吃。 我一般不會說一家的個個好吃,這家小店,倒真是不錯。以至於臨走,又點了一份水餃,第二天帶到辦公室去吃。 (拌拉皮的醬料,蒜味挺重的)

[上海]靜安寺有福多多 被乾鍋居逼了瘋

03/12/07 有的時候,不要以為店破一點、差一點,就會便宜一點,福多多就是這樣一家不著調的店。最近「手氣」不好,吃的店全都不對,上週吃的「亞克西」,居然有沸騰魚片賣,這回的港式燒臘福多多,聽我道來。 這家店,在靜安寺開的時間也不算短了,以前到「藝術書店」(早已改名「新華書店」)買書的時候,就看到隔壁的樓梯口掛著燒雞、燒鴨、燒鵝之類,便是這家「福多多」的東西。 那個樓梯口,擺著福多多的攤子,邊上有福多多的迎賓小姐,牆壁上也有福多多的菜餚照片,然而從那上去,其實還有一家大大有名的「乾鍋居」,我每到乾鍋居吃飯,走到二樓,總會被人試圖把我「劫」到三樓去…… 於是,吃了無數次的乾鍋居,被人「試劫」了無數回,但終究沒有踏進過福多多,這麼些年過去,乾鍋居早吃厭了,不妨也光顧一下福多多吧,至少名字還不錯,再說做港式燒臘的店,能差得哪裡去呢? 好在週一人空,約了丁兄一起去試試,下班走過去,樓下的燒臘攤剛開始擺,新華書店旁正在賣手抓餅,據說這個攤子的手抓餅,「早浪廂象搶一樣」,倒是Clarke替我帶過幾次,味道的確不錯。 上樓,乾鍋居已經熱火朝天了,這回就滿足一下福多多迎賓小姐的抓人欲望吧,跟著她上樓,丁兄已經等著了。走進福多多,就覺得燈光暗淡,座位稀稀落落,倒是有一排沿街的位子,外地的朋友,或許感興趣看看夜景。 丁兄客氣,讓我點菜,拿來菜單,就把我看傻了,原來港式燒臘店,整本菜單,只有滷水和點心之外,尚有「港式」的意味,其它竟然什麼剁椒魚頭、茄子煲、雞軟骨等等應有盡有,整一個大雜燴嘛。 既然如此,想必廚師也不會專精於潮汕閩粵了,有什麼就點什麼嘛,看著,又覺不對,稍微像樣的菜,都要四五十,兩個人吃,點四五個菜,雖然不見得能夠吃完,但也不算多吧,照這個價錢,吃得就不爽了。 還別說,就算酒水也很「夠檔次」,和酒金色年華48元一瓶,這個價錢,在上海應當屬於很好的飯店才有的價格,至少要有漂亮大堂,有15個人的包廂,那樣的飯店,才會是這個價錢,這種從小樓梯走上三樓的店,最多也就賣到32到38就了不起了,福多多倒還真敢定價。 這是個滷水拼盤,注意,這不是局部圖,而是全景圖,分別的豬肚、鵝翼和金錢肚,45元錢三拼,端上來的時候,嚇我一跳,因為只有半盆,下面還墊著厚厚的豆腐,豬肚老且硬,真是敢做出來給人吃的 這是唯一的一個味道還成的東西,香酥蝦餃,記得是14元 所謂的鹹肉蒸白菜,居然能做成這樣,白菜的量比鹹肉還少,裡面居然一大堆粉絲,黃黃的是淋上去的油,讓人一看,就不想吃了,照片倒還好看 港式店裡的羊肉鍋,牛吧?羊肉老咸不可食 最最令人歎為觀止的是,福多多居然也賣乾鍋,貴州乾鍋,我的媽呀,雖說香港、廣東離貴州不遠,可是港式餐廳賣乾鍋,我可是第一回得見,也算是改革開放吧。客人不多,但好像大多數人都點了乾鍋,也是五六十一個,我就納悶,要吃乾鍋,為什麼不到樓下乾鍋居吃呢?或許樓下座子已滿,又想過個乾鍋癮吧? 港式餐廳賣乾鍋,我看福多多是被樓下的乾鍋居給逼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