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子在家讀拼音,我越聽越怪,總是覺得彆扭,當她拼的時候,是這麼拼的:
聲母(不帶聲調,也就是第一聲)韻母(帶聲調)–>拼出來的音(帶聲調)
打個比方,拼「佛」字,就是:
f (1) o (2) –> 佛
這樣一來,我發現一個問題,就是特別當這個字是第二聲的時候,照這種拼法很容易拼成第三聲,又問了一些朋友,好像普遍年紀大的(像我這樣,35歲),拼的時候,韻母是無調的,而年紀輕的,象minus,則是韻母帶聲調拼的。
大家有沒有興趣討論一下?
Related Posts
乾屍劑?
傳說中的「乾屍劑」,真有這玩意?真的,而且不是萬聖節的道具。「乾屍劑」三個字,清清楚楚地出現在我的付費通知單上,然而我不是付這個項目;「乾屍劑」是3元人民幣,我要付的項目是200元。 (图佚) 大約兩年前,我開始長「盡根牙」了,就是那個什麼「智齒」,wisdom tooth。哎,據說,這玩意的出現,標誌著人的真正成熟;據說,長了盡根牙,才算停止發育,變成大人了。無奈,我這麼大把年紀,才開始長第一個盡根牙。 其實這顆長,也沒有「長出來」,那怎麼算是「長」呢?它其實是在牙肉下「長」,給左面下面的牙齦,有一種鼓鼓漲漲的感覺。有時,累了,那邊的牙齦就會痛,就會發炎,醫生說,那個就叫「長盡根牙」。 漸漸地,大約半年前,可以舔到齒尖了,再後來,可以舔到的,就更多些了。 二三個星期前,這顆牙齒的頂端開始「正式」露了出來,牙肉已經被擠破,蓋在牙齒的上面。 於是,問題來了,牙面露了出來,本來牙面位置的那些肉,到哪兒去?於是就擠在邊上,擠在面上沒問題,可食物的殘渣,偏偏也喜歡擠過去,結果挖也挖不出來,挑也挑不去,刷牙也沒用,牙刷對齒縫有用,對「肉縫」,可沒本事。 然而,就開始發炎了,再然後呢?就是昨天,萬聖節的時候,我忍無可忍,去了靜安區中心醫院,要求把這塊多餘的肉割了。 這塊肉是一直舔得到的,舔上去的感覺,大約一顆綠豆大小,我想要是在別的地方,早就被我「親手」幹掉了,無奈「促狹」長在這種地方,只能求醫生解決了。 正好豆媽也要補牙齒,一起去的。中午十二點三刻到的,掛了號,就到六樓去等著,口腔科的門是一點半開的,我排在了第一個。 等進了門,護士並不根據排隊來,而是按照預檢單上的號碼叫號,不過還好,人並不多,我們也算是第一批的。 和醫生講了,醫生檢查了,然後說「迭個肉嘛,割倒是好割脫額,不過,割脫仔,還會得長出來額。」 那總不見得就讓它去?於是,我堅持「再長也只能再割了」,然後醫生很嚴肅了問我「有勿有高血壓」、「有勿有心臟病」、「有啥慢性病伐?」、「拔過盡根牙伐?」 有這麼嚴重?不就是割掉一塊綠豆大小的肉嗎?醫生說「儂格塊肉老深額」、「格搭老容易出血額」、「假使傷口大,還要吊一針(縫針)」等等,我開始人軟了。 既然很「牛」地要求把「那塊肉」去掉,現在只能「醫為刀俎,我為魚肉」了。醫生說:「我先幫你打麻藥,然後再準備東西。」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雖然會給自己打針,但最怕的就是別人給我打針。現在倒好,躺在那裡,嘴巴張開,離開眼睛一釐米的地方,就是個針筒,上面是刻度。只覺得牙齦一痛,那個眼前一釐米的刻度就一毫米、一毫米地下降了,據說以前剮刑,就是犯人看著自己的肉被割下,如今我在「特寫」狀態看著被打針,怎一個「慘」字了得…… 牙齦又痛又漲,醫生不管我了。好在,我路上買了一本《新知客》,於是躺在牙醫床上讀。當然,我是個怕痛的人,於是我不斷地去舔那兒,無奈的是,始終都是有感覺的。 醫生回來,取來一隻不鏽鋼盤,裡面有小刀一把,一剪刀一把,可能由於是口腔手術的緣故,小刀並非我們常見的平面手術刀片,而是立體的,有弧度的小鏟子,而剪刀的面也不是平的,也是有弧度的,刀頭很短很短,不過西瓜子的大小。 醫生準備「動手」(「動刀」?)了,可我舔著,還是「很有感覺」,不誇張的說,背上的汗毛都豎了起來,奇怪,照理說毛孔收縮了,汗就出不來了,怎麼還是出了一背的汗? 醫生不斷地在我嘴裡塞棉花,等把左面的半邊臉,都用棉花墊好,就拿起刀伸到嘴巴裡,幹起來了。說真的,絲毫不痛,但感覺得到刀柄抵在牙齦上的壓力,過不多時,醫生拿出刀,放在盤子裡。 我居然還「鎮定」地問了下醫生「好了?」,醫生沒好氣的說「早了,介大一塊,哪裡有介快弄好額?現在血出得多,全部淹脫了,我要先揩脫血。」 天哪,我原來以為是嘴巴張著,唾液腺分泌得多,誰知原來嘴裡的一大口,是血!醫生又塞了無數的棉花到我嘴裡,不斷地擦著,倒是真的一點不疼。然後,醫生拿起剪刀,塞進我的嘴,牙齦上受到的壓力更大了,但也不痛,只是感覺上,醫生很用力。不知多了多少時間,其實是已經「嚇糊塗了」,醫生把剪刀放下了。 把棉花拿出來,又塞進許多,感覺得到他在擦。醫生嘴裡叫道「給我氧化鋅」,於是一個護士過來,給了樣東西,結果醫生嘆了口氣,站起身來了,馬上回來,又「干」起來,我只覺得牙齦上的壓力方向不一樣了,其它的倒沒什麼。 最後,醫生說了一句「咬緊」,於是我用力咬緊,只覺得咬住一團棉花。醫生說「我用氧化鋅蓋牢傷口了,主要是防止出血,過兩天自家會落脫額。半個鐘頭以後,拿棉花吐脫,四個鐘頭裡勿要吃麼事,廿四個鐘頭裡勿要刷牙齒、勿要漱口」,我的嘴緊咬著,發了一個詫異的「哦」出來。「主要是防止出血,格兩日嘴裡有血是正常額,勿要朝外頭吐,嚥下去!」醫生說道。 好了,開單子,付鈔票,醫生拿出張付費通知,上面已經印好了各種項目,唯獨我這個項目是沒有的,於是醫生查了手冊,寫上項目號及名稱,讓我去付。結果到了收費處,電腦裡沒有這個項目號,於是收費處再查,總算查了出來,收手術費200元。 (图佚) (图佚) 那張付費通知上的項目很好玩,「乾屍劑」就是上面看到的,其它的還有「蓋髓術」等等的怪名字。我覺得最嚇人的是「自攻螺紋釘」,看來是用來把假牙釘到牙床上的。 (图佚)…
熊貓為什麼吃竹子?
國寶熊貓,喜歡喫竹子,而且非要嫩的箭竹,開了花的不喫;記得小時候,動員全國小朋友捐款,拯救大熊貓。其實,在我眼裡,熊貓可愛是可愛,但也夠髒夠懶,我對熊貓的喜愛,遠及不上我的一個美國朋友Blair 。 Blair 到中國來,最喜歡去成都,因為在臥龍大熊貓保護基地,可以親手觸及熊貓,這對一個中國人來說,好像並沒什麼大不了的,可對於一個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朋友來說,簡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其實大家都知道,熊貓是熊科的,和那在春天只喫三文魚籽的北極熊是近親;天下沒有不沾腥的貓,也沒有不喫肉的老虎,可為什麼偏偏熊科的大熊貓是喫素的呢?近來科學研究得出結論,熊貓的腸胃,完全是肉食動物的腸胃,對於素食纖維,幾乎不能吸收營養,可為什麼熊貓就鐵定了心要喫素呢? 這件事,說來話長,熊貓雖然很懶,卻很虛容,喜歡照鏡子,拍照片。可是熊貓有件非常痛苦的事,就是不管這照片怎麼拍,總是黑白的,想拍張彩色照片的願望始終縈繞著他,可即使是如此的小願望,也不能實現…… 熊貓終於絕望了,簡直連生活的勇氣都沒有了,就在這個時候,他碰到了一個得道高僧。大家知道,四川是蜀天佛國,有許多高僧在那裡結廬清修,其中的一個,看到了熊貓的痛苦,就出來點化他,最後,熊貓看清前世後朝,皈依佛門。
再次負傷
上週三(8月16日),我去了天津,一個嚮往以久的城市,飛機是傍晚到的,等車開進市區,天已經黑了,天津的城市很奇怪,所有的高樓,晚上都沒有燈亮著,想是沒有加班的習慣吧,再者奇怪的是,小路上都沒有路燈,要知道,這些可不是鄉間小道,而是河南路、多倫路附近的小道。什麼概念呢?就相當上海市百一店、食品公司邊的六合路、貴州路,全都與最熱鬧的路段一兩個街區而已,最最市中心的位置。 於是,「悲劇」發生了,我走過一個路口,有幾個人放點幾張方凳在吃晚飯,邊上有只黑狗,大大的,捲毛,有點象染了色的哈巴狗,看著蠻可愛。我是個不怕狗,但也並不怎麼喜歡狗的人,不過這隻狗看上去溫溫和和,不像有攻擊性的樣子。 那隻狗走過來,繞著我的腳轉,我也就停下看著它,它趴在我的腿上,輕輕地咬我,的確很好玩。那時我還沒吃飯,肚子正餓得緊,於是轉身要走,誰知我剛邁步離開,那隻狗就在我的左小腿上狠狠地咬了一口,邊上的人聽到我的「慘叫」,忙把狗牽開了,讓了個小凳子給我坐。 坐下,撩起褲腿,有個黃豆大小的牙印,有血滲出來,邊上的人給我餐巾紙,我就把血擠出來,擠了幾次,想想應該沒事了,也就離開了。那幾個在一起吃飯的人,不住地向我打招呼,說那狗沒病,其實,我也知道不可能要他們賠償什麼,這種事,在上海,或許還吵得出個結果,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真要鬧起來,連語速都沒人家快,得不著什麼好,於是只能作罷走人。 後來的幾天,看相聲,吃東西,弄了個不亦樂乎,傷口也結了痂,沒有化膿、紅腫之類的,幾乎就忘了。 回到上海,看戲、吃飯,就過了一天。 又過了一天,是週二(8月22日),中午吃飯的時候,同事問起我的「被咬事件」,又說起北京的福壽螺事件,反正,越說越恐怖,倒不禁被嚇住了。MM和Wennie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告誡我無論如何要去打預防針…… 回到辦公桌前,google了一下,沒有咬傷大小與發病幾率的數據,只是說「狂犬病」無救,發病者幾乎全部死亡,一看,更嚇了。立刻打電話給靜安區疾病控制中心(疾控中心),詢問被咬後怎麼辦,電話的那頭,讓我去靜中心,只有一個街區。 立馬走到靜中心,雖然剛下過雨,但氣溫依然不低,還是出了一身汗,那時一點二十五分,門診已經開始掛號,不過預檢台的護士讓我去急診。 到了爭診,告訴護士是上週三被狗咬了,護士就說「上禮拜三?早點做啥勿來啊?」「迭額針,廿四小時裡,效果最好」「下趟記得馬上來打!」,啊?還有「下趟」啊? 醫生連傷口也不看,就寫處方,說「要打五針」,我表示過幾天還要出門,能不能把藥帶去打,醫生說不行,而且關照前三針必須按規定的時間打,最後兩針可以早晚一兩天。醫生又開了一張注射卡,上面寫著應該打針的日子,分別是8月22日、8月25日、8月29日、9月5日和9月19日。 預檢的時候,護士就說這個針得自費,不能使用醫保,到賬台付錢,五針每針66元,總共330元。藥是不用領的,直接拿著注射卡到門診注射室,把注射卡交給護士,她就去取了藥來。 疫苗是裝在小瓶裡的粉末,要用蒸餾水溶化後注射,劑量很小,針也極細,打在左上臂的肌肉裡,一點也不疼。本來聽MM和Wennie說要打五六針的時候,我就有點害怕,我向來怕打針嘛,這回一打,倒是絲毫不痛,下面幾針,也沒什麼問題了。 回到辦公室,怕自己忘了打針時間,把注射卡貼在鍵盤下面,又把待打的幾次都輸入在calendar上,設置了自動提醒,怕是不會再忘記了。 又聽說,今年中國狂犬病流行,全國已經捕殺了八十萬條狗,美國人聽得嚇死了,於是紛紛捐款買疫苗送給中國,希望中國不要再殺狗了。不過,象上海這種地方,就算疫苗的問題解決了,一張狗證還要幾千塊,真是難啊!
太難了
這樣一來,我發現一個問題,就是特別當這個字是第二聲的時候,照這種拼法很容易拼成第三聲.
–奇怪了,我不會啊。
韻母肯定要有聲調了,不然怎麼區別四聲呢?
漢語拼音的韻母都是有聲調的
而一個字的聲調就是根據韻母來的
漢語拼音的韻母都是有聲調的
而一個字的聲調就是根據韻母來的
不太明白,已經忘了自己學拼音是怎麼樣的,好像是先學會了普通話,再來學拼音的,很少會這樣拚,一般都是考試歸考試,說話歸說話,就好像英語裡的音標和發音也不盡相同一樣
小學生學母語這麼形而上學的,真是難為小豆子了
不太明白,已經忘了自己學拼音是怎麼樣的,好像是先學會了普通話,再來學拼音的,很少會這樣拚,一般都是考試歸考試,說話歸說話,就好像英語裡的音標和發音也不盡相同一樣
小學生學母語這麼形而上學的,真是難為小豆子了
小豆子的拼法是對的。我也比記得自己小時候是怎麼學的來著,但是因為教兒子中文,把漢語拼音也又學了一遍。韻母都是帶音調拼的。
小豆子的拼法是對的。我也比記得自己小時候是怎麼學的來著,但是因為教兒子中文,把漢語拼音也又學了一遍。韻母都是帶音調拼的。
小時候學的時候韻母有聲調的,不過也就是隨便學學,本來就會說普通話。
小時候學的時候韻母有聲調的,不過也就是隨便學學,本來就會說普通話。
我怎麼記得我小時候學拼音好像聲母韻母都不發音,然後拼出來的時候再加上音調。
小時候還分過兩個班,一個是什麼傳統班,一個好像是試驗班,打個比方,拼廣,傳統班就是k+u+ang廣;試驗班就是k+uang(音汪)廣,在拼得時候聲母韻母都是沒有音調的。
反正我們的漢語拼音總得來説就是個失敗的實驗作品。
我怎麼記得我小時候學拼音好像聲母韻母都不發音,然後拼出來的時候再加上音調。
小時候還分過兩個班,一個是什麼傳統班,一個好像是試驗班,打個比方,拼廣,傳統班就是k+u+ang廣;試驗班就是k+uang(音汪)廣,在拼得時候聲母韻母都是沒有音調的。
反正我們的漢語拼音總得來説就是個失敗的實驗作品。
犯了個很低級的錯誤,果然年紀大了不能感冒,感冒會讓人變傻。
廣,是guang。
掩面而下……….
我們小時候學的都是不帶聲調的。兒子家長會我還特地問過語文老師,老師說現在都要求孩子讀後面的韻母時都帶聲調,說是為了降低孩子學拼音的難度。
我們小時候學的都是不帶聲調的。兒子家長會我還特地問過語文老師,老師說現在都要求孩子讀後面的韻母時都帶聲調,說是為了降低孩子學拼音的難度。
yule, 我是 f1o1f1o2
yule, 我是 f1o1f1o2
太深奧了, 偶要問一下女兒
太深奧了, 偶要問一下女兒
按我的拼法 FO 2個都是第一聲
按我的拼法 FO 2個都是第一聲
彷彿…依稀…我記得,我當時也是帶調拼的。。
嗯,我還年輕,俺是80年代的新鮮人。
彷彿…依稀…我記得,我當時也是帶調拼的。。
嗯,我還年輕,俺是80年代的新鮮人。
我學的時候和小豆子一樣,帶聲調
我學的時候和小豆子一樣,帶聲調
分開念的時候沒有,最後要加在一起的時候再給音調的呀!我記得是這樣的.
分開念的時候沒有,最後要加在一起的時候再給音調的呀!我記得是這樣的.
貌似韻母是有聲調的吧~
阿拉那時候語文老師是本地人,喋杯杯噎杯杯教過來。
很汗的~
貌似韻母是有聲調的吧~
阿拉那時候語文老師是本地人,喋杯杯噎杯杯教過來。
很汗的~
不會
不會
我記得我們當時學的時候都沒聲調,應當不是第一聲就是只有前綴。。。
我記得我們當時學的時候都沒聲調,應當不是第一聲就是只有前綴。。。
應該有兩種拼法,小豆子的是正確的, 我小時候就學的這種。
應該有兩種拼法,小豆子的是正確的, 我小時候就學的這種。
不管是學聲母還是韻母,都是平聲的,就是第一聲,也就是有的朋友說是不帶聲調的,但是在具體的漢字裡,就應該帶聲調了,這對普通話的練習是有好處的.就跟拼讀英文單詞一樣就應該帶出重音和省音等等.我個人認為讀拼音按照 f (1) o (2) –> 佛這種讀法是不好的,小孩子習得任何語言,首要的是靠聽,循序漸進,應該完整地念出來會更標準和流暢.
不管是學聲母還是韻母,都是平聲的,就是第一聲,也就是有的朋友說是不帶聲調的,但是在具體的漢字裡,就應該帶聲調了,這對普通話的練習是有好處的.就跟拼讀英文單詞一樣就應該帶出重音和省音等等.我個人認為讀拼音按照 f (1) o (2) –> 佛這種讀法是不好的,小孩子習得任何語言,首要的是靠聽,循序漸進,應該完整地念出來會更標準和流暢.
我年紀比你還長,也搞不拎清.但好像聽參加過普通話考試的同學說起過,應該是小豆子這樣的讀法
我年紀比你還長,也搞不拎清.但好像聽參加過普通話考試的同學說起過,應該是小豆子這樣的讀法
我們小時候拼的時候是先不帶音調,拼出來後再帶音調的,但是現在的語文教學改了,改為韻母帶音調拼。
我們小時候拼的時候是先不帶音調,拼出來後再帶音調的,但是現在的語文教學改了,改為韻母帶音調拼。
普通話中聲母+韻母,韻母是帶聲調的。而同音異聲是區別字的基本方法,就是我們說的四聲。
樓主說的「字如果是第二聲容易讀成第三聲」的說法是錯誤的。
普通話中聲母+韻母,韻母是帶聲調的。而同音異聲是區別字的基本方法,就是我們說的四聲。
樓主說的「字如果是第二聲容易讀成第三聲」的說法是錯誤的。
這有啥好討論的。我表弟表妹讀拼音的時候就是這個樣子的,
比如麥子的麥, 他們拼起來是,母愛麥
(部分評論已被屏蔽)
這有啥好討論的。我表弟表妹讀拼音的時候就是這個樣子的,
比如麥子的麥, 他們拼起來是,母愛麥
(部分評論已被屏蔽)
是的,我學的時候是聲母韻母都不帶聲調的,但是後來改革了,就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了。
是的,我學的時候是聲母韻母都不帶聲調的,但是後來改革了,就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了。
我小時候不帶聲調拼讀的。
其實那樣子更好。
實際上拼讀都是音節整體認讀的。
我小時候不帶聲調拼讀的。
其實那樣子更好。
實際上拼讀都是音節整體認讀的。
汗。。。。。這麼多comments
表跟shanghai銀講普通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