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on 2, Basic Photo Corrections, ADOBE PHOTOSHOP CS Classroom in a Book

        製作照片的八個常規步驟:         1. 複製原件(最保險的做法)         2. 設定分辨率         3. 旋轉、剪裁照片(個人認為:這個剪裁只指構圖方面的crop,而不是最終的image size,最後的大小,應該在所有的調整都結束後)         4. 消除掃瞄照片的瑕疵         5. 調整全局的對比度和色調         6. 消除任何color casts(我譯不出這個詞,但根據上下文來看,應該是「色差」或「偏色」)         7. 對照片的特定部分進行調整,包括高光、陰影、中間調以及飽和度等         8. 對全局進行sharpen         這一課還是比較簡單的,除了crop工具之外,還講到了Dodge Tool可以用來調整補光,海綿可以調整飽合度,並且講到了USM(Unsharp masking)的用法,其中Radius是用來設置每個點與周圍多大的範圍進行比較,而Threshold則是比較每個點與周圍的不同程度,缺省的0則會對每一個點都進行sharpen。

Lesson 2, Using the File Browser, ADOBE PHOTOSHOP CS Classroom in a Book

        昨天打電話和好友Ben Luo聊天,說到WWDC 2006 Keynote中的Top Secret,我說我的預言有二,二者或許有其一:         第一、在Mac上出現Win32/64虛擬機,可以直接安裝使用Windows的應用程序,就像Lindows一樣         第二、10.5 Leopard可以裝在任何的PC上,蘋果開始進入單售操作系統市場         反正,快了,看看到底什麼是Top Secret ——————————————————————————————————————         這書中的第一課中,就提到了File Browser,不過我發現那可能是CS(8.0)裡的東西,而CS 2(9.0)則變成了Adobe Bridge,這一課,是完全講File Browser的,稍稍翻閱了一下,發現的確就是Adobe Bridge,大多數的地方都一下。Adobe Bridge可以單獨打開,不知道File Browser行不行。         File Browser的flag功能,現在變成了label功能,而且flag只是個「是否」的flag,而label則可以設成不同的顏色。         記得剛買好蘋果機的時候,就開始尋找一個管理圖片文件的工具,並且下載了ACDSee for Mac來用,在視窗下,ACDSee的功能很強大,然而在Mac下別說不能批量改名字,就是performance也是一塌糊塗,經常自己跳出來。後來,沒辦法,只能在iPhoto裡管理自己的那些照片,但是總是沒有得心應手。         沒想到,這個可以單獨運行的Adobe Bridge完全符合我的要求,可以直接管理文件夾,可以批量按照數碼照片的EXIF信息改文件名,同時還可以旋轉照片,我要的就是這些啊!         就像ACDSee一樣,不但可以label圖片,還可以rate圖片,快捷鍵Cmd-.和Cmd-,更是可以幫助給圖片加減等級。         Photoshop的Automate功能還不錯,可以自動把數張照片製成一個新的PDF文件,也可以把一個文件夾裡的照片做成Web Album,甚至這個像冊還帶有留言功能,不但如此,也可以自動「套裁」照片,在一張大紙上,自動大大小小地排列一張照片(注意,只是一張,不是數張,要是多張就更好了)。

Lesson 1, Getting to Know the Work Area, ADOBE PHOTOSHOP CS Classroom in a Book

        那本Help Desk實在是看不下去了,不知所云嘛,所以從今天開始,讀一本英語的吧,由Adobe出版的Adobe Photoshop CS Classroom in a Book,雖然是PS 8.0,但還好,9.0並沒有在使用上增加多少,去年45美元買的,一直沒有空看,現在看吧。好厚好厚的一本,兩三個月總夠了吧。         一些要點、心得及體會:                 • 重啟到缺省狀態:在啟動Photoshop的時候,就是雙擊圖標後,立刻按下Cmd+Opt+Shift三個鍵,會有對話框跳出來問是否刪除配置,刪除後即恢復到缺省狀態                 • Photoshop CS的工具行右邊是File Browser按鈕,如今已經被Adobe Bridge取代,基本的用法和File Browser相同                 • 在選定Zoom按鈕後,按住Opt可以把Zoom In變成Zoom Out                 • Opt-click,可以在工具條個繞轉同類圖標                 • Shift-M,可以切換方形或圓形的選擇工具                 • Cmd-D,deselete                 • 圓形選擇工具使用時,按住Shift+Option可以畫出正圓形來…

Photoshop小技巧

        這張照片是我在華山路643號門口拍的,當時小豆發現垃圾箱兩邊都是一樣的字,就說「那還分什麼類嘛!」,我一看,就拍了這張照片下來。         下面的這行「特寫」是後來加上去的,原圖則是象上面這樣,有很大的變形,因為當時的馬路很窄,東西又很低,根本無法取景,只能「盲拍」,圖片就成了這個樣子。         回家後,用Photoshop將圖片打開,用crop工具,並且選取perspective,然後將線條拉直,與垃圾桶平行,再crop就變成了下圖的樣子。是不是很酷的功能?

iPhoto Browser

        是不是覺得iPhoto打開很慢?但所有的圖片都在裡面,要個什麼圖片,又不得不打開iPhoto,然後再等待……         現在好了,有個辦法,可以很方便的打開iPhoto,然後要什麼圖片,就可以往外拖,非常容易,而且這個小工具,是你自己「製作」出來的(必須10.4)以上。         第一步:打開Automator,在Library欄裡,選擇iPhoto         第二步:在actions列表裡,選擇Ask For Photos,並且將之拖到右邊的欄裡         然後就可以保存了,保存的時候起個名字,這個名字,以後就是個新的application了,想放在哪裡就放在哪裡。這招是我從新定的MacWorld上學來的,9月號,對,就是9月號,雖然現在只有8月14日。

Lesson 6, Help Desk, 網上購物

        第六課講的是網絡,無非是怎麼樣手工連接,如何配置IP,以及ping,traceroute,nslookup的圖形化界面,這玩意,咱都懂,兄弟就是靠這個吃飯的嘛。         今天上網,看到serialz.to有了Mac工具了,叫Serial Box,挺好玩的,並且找到了MacJournal 4.0的序列號,可是——我已經在週一的時候,網上付費買過序列號了,35塊美刀啊!算了,既然編得很好,還是支持一下吧,即使我現在不編程了,但總算也是過氣程序員吧。         這兩個,又迷上一個軟件,叫做Zinio,是一個讀在線雜誌的工具,不過,雜誌都要買的,於是,我就訂了MacWorld,一年20美刀,還不算貴,雖然網上有免費的PDF文檔下載,第一不及時,第二下載是emule的,很麻煩,第三也是最重要的,PDF文檔打印不錯,但沒有閱讀快感。

Lesson 5, Help Desk, WWDC 2006 Steve Jobs Keynote

        昨天晚上沒事,到幾個Mac論壇隨便逛逛,都看到有WWDC的討論,也沒看懂是什麼東西,後來,又轉回Apple的主站,看到主頁上有WWDC 2006的報導,原來是Worldwide Developer Conference的縮寫,主頁上還有Steve Jobs的演講鏈接,我對他是崇BAI已久,正想看看他的樣子。         點開鏈接,是QuickTime的視頻,速度相當快,Steve Jobs是個老頭子,樣子還不錯,他的演講首先是蘋果的業績,然後是Mac Pro新機型的推出,最後是新版Mac OS X Leopard的預演,有三個Vice President級的人一起展示,Steve的演講口齒非常清楚,大屏幕上的幻燈(本來想說PPT的,一想,外行本質暴露無疑)做得非常酷,有時就在想,這樣的風度,我們的國企老總不知哪一天才做得到,聽Steve如數家珍般(廢話,那個就是家珍,這種用詞法,和無良記者報導新店開張時用「門庭若市」一個樣)地娓娓道來,台下的鼓掌一陣伴著一陣,很是高興自己也轉到Mac的陣營裡來了。         本來,打算19日帶小豆去香港時帶一台20吋的iMac回來的,後來去不成了,就打算在上海買一台,可現在看到了Mac Pro,也知道了不久就有新的Leopard出來,看來要耐心地等一等了,Leopard的Time Machine,Webclips不是一點點酷啊!         Steve開玩笑說他的新版本是vista 2.0,今天在網上看到網友這樣說:教父說Leopard是vista 2.0,這也太抬舉微軟了吧? ———————————————————————————         雖然工具裡有Netinfo Manager可以修改root的密碼,但不是很方便,而且,萬一根本就忘了舊密碼怎麼辦呢?我想出一個辦法來:在terminal下面用sudo passwd命令,這時會問你密碼,這個密碼是你的密碼而非root的密碼,然而passwd命令又是superuser do的,所以改的密碼其實是root的密碼。這算不算一個安全隱患呢?不過,在linux下也是如此的,只是sudo list是仔細配置過的,而不是缺省的。 ———————————————————————————         繼續來說這本書,今天讀第五課了,是關於命令行界面的,就是terminal,就是console,是熟得不能再熟的東西了,只記點Mac專有的特性吧。 • 在Mac OS X的登錄窗口以>console作為沒有密碼的用戶名登錄,可以到console界面下,就像ssh登錄一樣…

Lesson 4, Help Desk 越來越看不懂的書

電腦書,中文的,我真是越來越看不懂了,就拿這本來說吧。 第109頁,「如果無法打開一個文檔,第一步是查出問題的產生原因」,這不是廢話嘛,不管有什麼問題產生,永遠都要「查出問題的產生原因」啊,哪怕就是車開不動了,人生病了,也是「查出問題的產生原因」啊。 嚴格來說,查原因還不是第一步的,第一步應該是保證現狀不再惡化,就像人生了病,如果嚴重的話,第一步是搶救,先打一針強心針下去,而不是研究這高燒到底感冒而來還是炎症而來。 第114頁,「Mac OS X 10.2或更高版本的Classic環境不要求系統文件夾得到『上帝保佑』才可使用」。嗯?「上帝保佑」是個啥選項?怕不是電腦自動翻譯給整出來的玩意吧?我想,如果真要是譯的,譯得好一點的話,應該是「菩薩保佑」才對啊!一笑。

Lesson 3, Help Desk 文件結構

上週去廈門,閒來無事逛電腦城,買了一個好玩意,大家猜猜,是個什麼東東? 今天看至第三課了,把要點記錄一下: • 譯者把「~」譯作否定號,換我來翻的話,多半是「浪線」或「約線」 • Mac OS X查找資源的順序         1.         Users (~/Library)         2.         Local (/Library)         3.         Network (/Network/Library)         4.         System (/System/Library) • 除了本地的root卷,其它的卷都在/Volumes目錄下,光盤等全是 • Font Book用來安裝字體,可以按用戶安裝 • Mac OS X的HFS Plus是大小寫保護的,但大小寫不敏感的分區…

blog升到3.31

答應了送個網站給Kevin Chambers,前段時間,教他如何到godaddy.com註冊域名,又教他怎麼設置DNS,最終都準備好了,我於是決定送他個blog系統,上MovableType一看,MT升級到了3.31了,於是下載,上載,調試,安裝,最後終於把www.shanghaivegetarian.com配置好,Kevin是素食主義者,我也算做件善事吧。 同時,blog.yuleshow.com(就是這個博客)也升級了3.31,就目前來說,只是在新系統安裝時有點區別,取消了缺省管理員設置,取而代之的是如果是全新的系統,會要求先建立一個用戶,比較符合邏輯,也比較少安全隱患,你想,如果一個系統管理員裝到一半,尚末配置時去吃飯了,別人就可以用缺少管理員登錄,是件多麼嚇人的事啊?甚至在裝的同時,就可以遠程用缺省管理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