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你需要一個叫做mIRC的軟件,官方的下載網址為http://www.mirc.com,下載以後,按缺省標準安裝,然後,啟動mIRC,跳過註冊界面,然後就可以按圖示加入上海熱線的HAM頻道了。
Related Posts
購機記
既然已經加入了無線電運動協會,總得有些設備吧,就像加入了汽車協會,總得買輛車吧。雖然行駛證(電臺設臺證)、駕駛證(電臺操作證)還沒有拿到,但先買個電臺的,還是大有人在。電臺到底不是車,即使不遵守規則隨意使用,衹要不談政治,不罵粗話,基本上沒人來找你。 買機器,要考慮許多東西,首先是驗機的問題,就像汽車在申領行駛證前,不能大肆改裝,電臺也是一樣;而且,也正如汽車超過排量不能驗車,當然車管所賣出來的車另當別論。無線電管理委員會對於電臺的要求據說很苛刻,據說如果功率或是頻率範圍超標,就絕對不行的;不過也有例外,要是這臺機器是在無線電運動協會對面的上海海姆通信公司買的,都是可以直接驗機的,這在極大程度上扶植了中小企業的發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個別人為圖便宜而走私電臺的情況。這令我想起十幾年前安裝私人電話,那台電話機必須在電信的大廳裡購買,否則是不允許入網的,不像現在的電話機市場良莠不齊,疏於管理,那時雖然沒有好的,更都是一樣的,既然沒得挑,也就沒有惡意競爭了。 其次,當然是價錢了,機器的檔次有許多,價格也有很大差別,從幾百元到幾千元的都有。相對來說,電臺不像手機那樣價格透明水分少,由於電臺的使用程度要遠遠低於手機,市場透明度要遠遠低於手機,所以價格差距很大。哪怕是同一臺機器,在不同的供貨商手裡,價格可以相差許多。就像一臺市價2000 元左右的八重洲7R ,在協會對面的海姆可以賣到將近3000 。而且,3000 元的「據說」還是「小功率」的,要不是小功率的,怎麼驗得出機來? 最後,機器的性能也是一種重要考量。總的來說,就是專業機,一般都很業餘,通常沒有太多的按鈕,衹有非常簡單的顯示屏甚至乾脆沒有,大多數沒有數字按鈕,不能任意選擇頻率而衹能使用已經預設的頻率。與此同時,業餘的電臺看上去都很專業,不但有數字鍵盤,大屏液晶顯示,而且頻率範圍也比專業機要大得多。當然,專業機之所以稱之為專業機,其穩定性和牢度,都要遠遠地超過業餘機。專業機和業餘機的關係,就好比是專業服務器與多媒體遊戲機的區別。 在考慮了這三點之後,我既不願意去買海姆的高價機,也不想要專業的高價機,看樣子,衹能走低端路線了。好在JackZ 事先就給過我建議,說是一切先為了驗機,買最最便宜的可以通過驗機的設備,等拿到合法身份,再作考慮。於是,和JackZ 約在了上海火車站邊上的長安大廈「淘機器去」。 長安大廈在火車站的斜對面,中間隔著長壽路與共和新路,很久以前,上海「拷機」風行的時候,拷機的龍頭老大「國脈」就座落在長安大廈,當時門口有無數的黃牛兜售二手拷機以及燒機的業務。如今,長安大廈是個大型的手機集散市場,從拷機到手機,科技的發展之快,真是讓人慨嘆錢掙得不夠快。 長安路是一條與長壽路交叉的小路,長安大廈就在轉角上,長安路有停車場,把車停好,JackZ 帶著一位叫David 的朋友來了,那位David 據說是大俠級人物,從小就裝收音機,家裡還有寫頻設備,同時還開著一家錄音棚。 在停車場,可以看到2 號樓和3 號樓,2 號樓有扇邊門,要走幾級臺階上去,臺階極滑膩,必須踮著腳走。邊門,與其說是門,不如說是一個大窟窿,進門之後,右邊有條兩三米的小過道,陰暗潮濕,為「淘機」平添幾分刺激。從過道穿出去,就是手機集散市場了,在西北角上有一家「上海常森電子」,正是我們此行的目的。 首先,我在JackZ 的推薦下買了290 元一臺的北峰BF-71b 手臺,這種手臺的最大優勢就在於「價格低、功率小、頻率窄」,完全符合驗機的要求。雖說便宜,功能倒也還可以,標稱工作在430-440MHz 下,可以通過數字鍵盤軟擴頻至420-450MHz ,附送的耳機效果也很好,290 元的價格,性價比真是有夠高。 除了北峰,好像這家店就沒有新機器的,櫃檯裡、貨架上,全是新舊程度不一的二手機,那架勢,使我想起人家專門拆賣電腦配件的地方,反正就是一個字——「亂」。 David 從後面的貨架上「淘」出一臺黑色的機器來,夠沈夠重,他說這種機器叫Motorola…
驗機記
報了名,買了機器,上了課還考了試,苦日子總算有個盼頭了,可好事總是多磨,26日(週二)下午辦公室裡有個局網爆發病毒,幾乎所有機器均不能copy和paste,控製面板裡的圖標也都逃到左面的分欄裡。26日弄了半天沒有弄好,27日雖然找到修理及解除方法,但時間有限,沒法自己過去了。好在,週一上午就叫快遞把表格和手臺快遞給了David,他也已經很「負責」地把小紙片墊在了VFO鍵的下面,等著驗機了。 11點不到,打電話給David和JackZ他們,說是機器已經送進去了,什麼時候出來不知道。12點,在打了數個補丁後(主要是IE6.0SP1),局網完全穩定,病毒也都通過安全模式用Norton殺滅,於是接了Coco,到了淮海中路寶興路口的上海無線電管理局門口,車子直接停在寶興路的上街沿,10元一個小時。 我去,其實並不是為了見證驗機的,衹是到「灣仔」喫午飯,因為他們上午送了機器進去,現在還沒有拿到,中午衹能在外面喫。灣仔的東西,味道尚可,大家說說笑笑,不知不覺就一點多了,喫完買單,就回無管局了。 無管局在淮海中路1329號,入口處在淮海路寶興路的轉彎角上,乘上電梯直奔21樓。無管局很漂亮,receptionist也很漂亮,衹是根本不理人。朝南有兩個房間,每間房裡有張圓桌,一間房裡坐著陳老師和胡老師,另一間房裡全是協會會員在閒聊。 值得一說的是,陳老師那間房裡,靠著坐著一位「大俠」,萬用表、電烙鐵放在窗臺上,以及一大堆的電容、電阻。據說這們「大俠」專門改裝沒有驗出來的機器,30元錢一臺,衹是不知道等驗機合格之後,是不是還負責改回去。 胡老師和陳老師坐在圓桌上,邊上還有一個女的,穿著紅短裙黑絲襪,長相平平態度卻奇差,不時把人趕出房去,用台灣人的話來說:「這個女人很『機車』」。 兩點不到,無管局的人拿了一個籃子出來,裡面有十幾臺機器,David找出我們的機器,在胡老師那裡辦了手續,我們七個人拿下了從BG4CITBG4CIZ的連續呼號,我的名字是Y開頭的,所以選了BG4CIY。 拿到呼號,很是興奮,下樓上了車就開始呼叫,下班之後也是一呼叫,總算有了合法呼號,以後可以和人交換QSL卡片了。晚上,在吳淞路附近和David通聯成功,他告訴我無管局打電話給我們中的BG4CIU,說是他的機器沒有合格,而協會卻糊裡糊塗地配了呼號給他,要他明天再去驗機云云。
培訓記
按照國家的規定,要使用電臺,必須獲得操作證書和設臺證明,操作證書要經過培訓和考核,培訓與考核的費用在入會時已經收取。培訓日期是1月22日到23日兩天,地點放在了西江灣路的上海市青年幹部學院。 22日一早,七點半就離家出發了,天下著大雨,好在週六的交通還可以,從延安路高架轉到南北高架,就和JackZ,李瑋他們通聯上了,我是個路盲,他們就告訴我怎麼走。八點零五分,我到了目的地,操場上只停著三輛車,進了教室,幫朋友們佔好位子,泡好茶,準備聽課。 培訓很嚴格,要憑無線電運動協會的會員登記出勤,八點半的時候,報到處排起一溜長隊,情景頗為壯觀。會場裡,沒有開空調,凍得人直打哆嗦,以至於我最後實在抗不下去,到車上取了毯子來,捂在身上。 我們一群有七個人,佔了半排位子,開始培訓前,協會的陳老師講了兩天的日程安排,第一天要到晚上八點半結束,第二天也要到下午的五點,想想這兩天紮紮實實地學習,可以成為一名真正的HAM,倒真是有點興奮。 然而這些興奮,沒過多久就成了疲勞、懊喪、厭倦,乃是最後簡直比度日如年更是難受。這哪是培訓啊?簡直是對身體與心理的極大考驗。 首先是無管局負責驗機的一位女士做報告,她的報告用「懶婆娘的裹腳布」來形容並不為過。她用了一份PowerPoint做幻燈,第一頁是允許使用的頻段,可是整整半個小時,她的幻燈還是在第一頁,等我們半途開溜,在外面抽了兩支煙後回來,她的幻燈還是在第一頁。整個上午,幾乎全成了她的個人表演,我們的心情也從最早的好奇和渴望,變成了睏倦和如坐針氈。 午飯應該憑協會發的餐券到食堂去喫,無奈人數實在太多,隊伍從食堂裡面排到門外,一直排到樓梯口,再排到大門。罷,罷,罷,還是自己搞定吧。在一斤七兩鍋貼、七個砂鍋和數十串烤羊肉串後,大家有了些暖意,也有了些鬥志,準備迎接下午的挑戰。 下午的戰鬥,不上一個回合,我們就敗下陣來。下午,協會請了閘北區少科站業餘無線電臺的指導老師教我們呼叫常識,同樣是一大段背景介紹,倒也罷了。她居然把我們當成她的那些小學生,發下一頁手寫的英文對話來,讓會場裡的人分成左右兩派,一遍遍地練讀紙上AB兩人的對話,然後,把大家兩個兩個地叫到前面,單獨對話。那架勢,和我小學四年級時,英語老師讓我們」Dialog」一般無二。我們甚至懷疑起她到底是無線電老師,還是英語老師。 英語學了三個小時,只讀得我哈欠連天,實在抗不住了,裹起毯子,美美地睡了一覺。等到醒轉過來,已經是晚飯時間,一行人再也不會食堂,直奔喬家柵,湯包的味道相當好,春捲也很不錯,衹是人多心黑,還剩了許多,打包帶走。 晚上,是陳老師的培訓,算是無線電的正式培訓了,可他的培訓,簡直就是」託福補習班」,他在教我們怎麼做題目,而且這題目恐怕還不是四級考試的題目,因為其中有大多數知識是四級並不需要的,比如四級操作證書只允許使用3W以下的調頻頻率,那麼短波通訊、電報通訊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呢? 陳老師的著眼點,在於怎麼把複習題綱上的題目做出來,他指導學生怎麼看懂出題者的心思,至於在做題目的時候,如何採用歸納法、排除法來選擇答案。實在拜託,這是無線電考試,在座的估計至少全有高中或相關學歷,這些東西在應試教育的中國,可能小學生都已經駕輕就熟了。 培訓紮紮實實地到了八點半,其間,陳老師又不斷強調驗機費時費力,無法在一天內幫助會員完成,因為「光填表就要填五份」,他也強調「如果在徐老師那裡買機器,是已經驗好的」。我站了起來,「忍無可忍」地提了一個建議,請協會明天把要填的單子都帶來,大家在上課時都填好,下週,就衹要提交機器和表格,不用再花時間在協會裡現填了。 我們這種人,上了幼兒園,又上了小學,再上了初中,然後是高中,後來還有本科和研究生,算是身經百戰的人,居然真給這次的培訓弄趴下了。23日,第二天,帶著疲憊走進了教室,發現協會採納了我的建議,正在發放五聯單式的設台表格,欣欣然拿了表格,坐到位子上填寫。陳老師是個好人,在講檯上教會員們如何填寫,當然,他也時不時地指出有哪幾張表,以及哪些項目「如果在徐老師那裡買機器就不用填了」。 上午的課,由胡老師執教,講的是如果收發電報,中國人上課,好像永遠都要把意義先說一通,小時候聽了無數的「學習物理的意義」、「學習生物的意義」,今天又聽胡老師講了一遍「學習電報的意義」,真是讓我倍感親切。電報的意義,我真的不是很明白,除了軍事和救災,我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麼微妙,看來郵政局取消電報業務時,一定沒有聽過胡老師的課。 胡老師講了近三個小時的電報,他告訴我們「滴滴答」代表哪個字母,而「答答滴」代表又是什麼,他還不厭其煩的把講課中說到的每個英文單詞,都拆成字母,然後轉換成「滴答」的形式讀出來,看著他神采飛揚地「對牛彈琴」,只恨自己資質愚鈍,不能領會。 David拿了大家的BF-71B手臺,進行「按無管局要求」的改裝,他把一個小紙片墊在VFO鍵下面,這樣頻率就無法調整了,也就成了符合規定的機器了。這一招是昨天晚上,實在上課上得無聊,溜到走廊裡與胡老師聊天時,胡老師「啟發」的。 十一點鐘,按日程安排是器材介紹,果然不出所料,徐老師踱入會場,在介紹了上海海姆通訊公司後介紹了器材,器材並無甚新意,衹是和陳老師說的一樣,「機器都是已經驗過機了的」。 十二點鐘下課,又在喬家柵喫了一頓,回到教室,陳老師語驚四座:「現在,離考試的時間越來越近了」,眾人譁然……多麼熟悉而又親切的話語啊? 複習課繼續進行,陳老師很會指東打西,從天線說到他23年的軍旅生涯,說到中國為什麼不製造航空母艦,說到潛艇與陸地的通訊方式,我真替他擔心,怕他一不小心說出個國家機密來。就像昨天的那個女老師把我們全當作她在少科站的小學生一樣,陳老師把我們全當作軍事院校的學員,時不時地說:「你們也都接到傳達了吧,……」或者「……,這個平時都知道了吧?」 按照協會方面的說法,這次的培訓已經是「考慮到了大多數學員」、「把三天的課程濃縮到了兩天」以及「沒法再縮了」等等,可在我們看來,這樣的培訓無非是要學員受盡兩天的煎熬,除此沒有什麼更好的解釋。 陳老師每回提到法規,都要再次重申「徐老師的機器是已經驗過了的」和「買了就有呼號」等等,最後,陳老師說了關於緊接著的驗機事項。第一,週二(24日)可以到徐老師那裡買機器,買了就可以發呼號;第二,週三(25日)自行到無管局驗機,協會將會有人在那裡處理有關事項。 三點五十分,培訓正式結束,馬上就要考試了。考卷髮下來一看,和網上流傳的版本一模一樣,與那份複習資料倒是可謂「風馬牛不相及」,大家早就有備而來,答題當然是「全不費功夫」,衹是大家好久沒有動筆,一下子要抄這麼多的字,紛紛嚷著手酸。半個小時後,紛紛交了卷,作鳥獸散。
電子研發工程師
電子研發工程師
哎呀,我小時候是BY4ALC的。現在應該變成BY4AC了吧。
哎呀,我小時候是BY4ALC的。現在應該變成BY4AC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