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安徽] 安徽一路行 之二

        這回到安徽,我純粹是「陪」,所以自己並沒有多大想法,特別對於黃山,我向來並不感冒,我喜歡的是廟,是人文景觀,對於山水,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愛好。所以,這回,我唯一想「主動」去的,就是棠樾,那裡有牌坊群。
        早上起來,餐廳吃自助,依然是我們三人,餐廳門口放著架古琴,但是擺法卻錯了,於是告訴經理該怎麼擺,彈了一曲《滄海一聲笑》,經理說這床琴放了一年多,從來沒聽到的有人彈出調子來(汗顏啊!)。
        上午,辦點私事,然後驅車來到屯溪老街,丈人、丈母心心熱熱要帶我見識見識這老街,當然不能拂了美意。
        其實這樣的老街,全國各地都有,無非就是賣旅遊紀念品的地方,沾著點邊,就要弄條老街出來,就像常州的篦箕巷,哪怕地點、名稱都是以前的,但根本就和「古代」沒有任何關係了,別說重現數百年前的風光,就是要再現十年前的樣子,怕都辦不到了。
        逛了一圈老街,的確沒甚好玩,倒是見到一家炒貨店,香榧子賣得甚是便宜(但後來回滬後,據老媽說,那種圓圓的是「木榧子」,要長長的才是「香榧子」),於是稱了幾包,外加幾包店員推薦的榛子幾包。
        天還下著雨,所以也沒有興趣拍照,時間不早,先打發了午飯再說。據丈母娘說,路口的那家店,有許多小點心,味道不錯,於是過去。
        店的名字很奇怪,叫「一樓」,裝修豪華,店員都穿著織綿緞長衫,戴瓜皮小帽,挺好玩的。
        「一樓」的一樓,臨街靠窗是客座,裡面則是開放式的食攤,落座後跑堂的給一塊竹牌,上面寫著臺號,拿著竹牌就是可以去點東西吃。導菜服務員,都有手持電腦,可以直接輸入,估計還可以無線傳輸,真的算是很先進了。
20061122_115135_01.jpg
        點心很豐富,光蒸餃就有多種,無奈全都有韭菜,我信佛不食,只能作罷。零零散散點了些,回座位等著。美食如何,直接看照片吧。
20061122_115306_01.jpg
        牛筋,好像是三塊錢一串,這是我吃過的最酥的牛筋了,味道很好。
20061122_115324_01.jpg
        牛肉香菜餃,酥酥鬆松,也很香。
20061122_115811_01.jpg
        粉蒸雞,12元,味道很好,全是雞肉,沒有雞骨。
20061122_120152_01.jpg
        這個玩意是用芋泥拌糯米粉做的,裡面是豆沙,看來是用月餅模子成的形,味道一般。
20061122_120210_01.jpg
        餛飩,4元,我是對餛飩百吃不厭的人。
20061122_120929_01.jpg
        魚頭湯,湯水很濃,只是魚頭不大。
20061122_122551_01.jpg
        臭豆腐,這裡的臭豆腐不是大火大油炸出來的,而是小火小油煎的,所以色面不黃,豆腐極嫩,不是上海人喜歡的吃法。
20061122_123233_01.jpg
        這頓點心,總共63元,在安徽這種地方,其實不算便宜,最後丈母刮獎,居然刮到5元,她說這是她第一次刮到呢。
        在等待的時候,看到桌上有份叫做《一樓》的報紙,當然是「一樓」出的,highlight中有一條「黨支部組織學習八榮八恥」,看來倒是家國營店了。小報辦得不錯,有「一樓」被評為安徽省十大餐飲的新聞,也有「一樓」參加黃山花街遊行的照片,可謂搞得紅紅火火。
        吃完午飯,丈人決定開車去探探路,為來年開春再游,打個基礎。天依然下著小雨,查了下GPS,發現宏村大約六十公里,有一下午的時間,開個來回,既可練車,又可識路,不錯。
        宏村在屯溪的西面,路很好認,當然有GPS就更方便了。一路過去,遠去的山頭都是霧濛濛的,輕煙自山腰升起,意境很美。路上有個風景點,喚做「齊雲山」,入口處就要路邊幾百米,於是開進去看看,整個停車場,只有我們一輛車,衣服帶得不夠,上山怕是夠嗆,所以就在門口拍了幾張照,繼續出發。
20061122_133601_01.jpg
(齊雲山腳下的停車場)
20061122_134031_01.jpg
(山邊是水,水上有橋)
20061122_134057_01.jpg
(有山有霧)
20061122_150231_01.jpg
(怎麼樣?隨手拍的風景,都不錯吧?)
        離開齊雲山景點,我們的車開始進山了,路是沿著峽谷的,越往裡,風景越是漂亮。        
20061122_155023_01.jpg
20061122_153916_01.jpg
20061122_153940_01.jpg
        西遞的派出所、村委和工商所,甚是漂亮,這個地方又沒工業,旅遊是大部分的財政來源吧。
20061122_154529_01.jpg
        宏村、西遞,門票都是80,我們都沒有進去,一來丈母跑不動,二來豆媽和豆都不在,反正下回還是要再來的,到時一起玩,不是更好?
20061122_155245_01.jpg
        路上看到的關帝廟,挺好玩的。
        五點半,回到屯溪,又來到老街,在屯溪,只有老街還算熱鬧,對於外地人來說,只吃點什麼,只有老街一個選擇。逛逛老街,看到一家店「老徽館」,下面寫著「本店由上海百年老徽館創始人路文彬裔孫掌理」,雖然兩塊匾額做得像是老貨,其實新得著實可以。
        
        店裡甚是冷清,門口地上甚至還有一群麻雀,真正是「門可羅雀」了。店門口,還有一塊黑板,上面掛著竹牌,
20061122_173702_01.jpg
20061122_174416_01.jpg
20061122_174718_01.jpg
20061122_174827_01.jpg
20061122_175220_01.jpg
20061122_175123_01.jpg
        老徽館的菜,上菜極快,簡直就是叫下去,然後直接從後面端出來一般,然而菜的味道嘛,實在是不敢恭維啊。
        蕨菜炒腊肉,首先不是新鮮的蕨菜,腊肉呢,則只有幾絲而已。我以前一直聽說「味同嚼蠟」這樣說法,始終沒有切身的的體會,吃到這道菜,算是明白了。蕨菜也好,腊肉也好,都是干澀澀的,根本不用嚼,就斷了,口感呢,有點象麵粉團,你說怎麼可能好吃?
        鐵板羊肉,也是一兩分鐘後就端上來的,羊肉塊小不說,每塊都是炸過的,炸過的不說,還有炸焦的,算是服了。
        那些小魚,叫做老虎魚,總算可以下嚥,肉質尚可,魚刺倒是幾乎沒有,然而這是料好,不是烹調好。
        唯一可以吃吃的,只剩一個湯了,湯中放些石筍,倒也還嫩。
        這頓吃得極不爽,別說菜的味道不行,就是酒也極差。酒是服務員放在鋁壺裡拿來的,說是十元錢一斤,打了半斤給我。我也算是「酒鬼」了,一嘗就知道不過是料酒的水平,其淡如水,尚且帶酸,不過殺殺酒癮罷了。
        吃得不爽怎麼辦?對,再吃。
        信步走到「一樓」,再點幾樣,再吃一回。
20061122_184815_01.jpg
        這就是一樓的台牌,可以拿著去點東西吃,沒有牌子,不給點。
20061122_184851_01.jpg
        《一樓》小報
20061122_185530_01.jpg
        辣味響鈴,比杭州響鈴大好多,三元錢一份,中間有一點點肉,其實不辣。
20061122_190203_01.jpg
        沒有韭菜的蒸餃,很香、很辣,油水很多。
20061122_190256_01.jpg
        印度飛餅,聽到一種說法,說是印度其實根本沒有飛餅,等我下回去了印度,實地考察了再說。
        從「一樓」出來,丈人開車回文化園,中間有十幾公里,全是黑路,沒有路燈,沒有月光,當然啦,下雨連星星也沒有,這是丈人第一回開這種夜路,一路教他如何使用近光燈、遠光燈,如何同對面的車輛打招呼,如何跟車,如何不被跟車,等等。

One thought on “[安徽] 安徽一路行 之二

Leave a Reply to miao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