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07
到美國第三天了,小豆始終沒有時差反正,看來再不去迪斯尼是逃不過了。Helen已經玩過很多次迪斯尼了,不打算再玩一次,說好送我們過去,等我們玩好了,再來接我們。哎,在美國,沒有車,還真是不行啊!於是和Sam說好,都精神、體力恢復過來,就去弄輛車。
為了要在美國開車,我早早就準備好了GPS,準備了地圖,也準備了車載電源,GPS接收器和車載電腦,隔天充好了電,準備小試牛刀。
出洋相了,我只拿了電腦和GPS接收器,想想很短的路,就沒帶車載電源,結果不料忘了充電,在離Disney大概五六個mile的時候,失去GPS信號,要迷路了。
只能用最原始的辦法——問路,好在美國人都比較客氣,那裡周圍的人也都知道迪斯尼的走法,其實就在眼睛可以望到的廣告牌子底下。
所謂的迪斯尼,有好幾個概念,常說的迪斯尼樂園,就是Disneyland,是一個有圍牆的主題公園(Theme park),而真正的迪斯尼是個開放的街區,有賓館、酒店、商店以及一個城區(Downtown Disney),當然也包括Disneyland,甚至還有另一個叫做California Adventure Park的主題公園。
開放的街區,有一個供外來車輛的入口,在這個入口,付掉停車費,就可以在街區裡的各個停車場停車了,停車費好像是16美元(記不太清了),而其實除了這個付費的入口,其它所有的路口,都是可以進入街區的。
及近迪斯尼,在大街上就可以看到標誌了,在入口處,有條標語「Where dreams come true」,看了很有感觸,在這裡,能夠「成真」的美夢不再是單數,而是複數了。
(看到了嗎?Where Dreams Come True)
Helen本來就沒打算停車,只是想把我們drop off,於是就和收費的人說明,他個傢伙雖然讓我們免費通過,但是卻沒有說清楚drop off的點在哪裡,於是我們就從街區的中心,路過Downtown Disney,穿過大道,繞了一大圈,又繞回了收費口。這回,我們要求收費的人讓我們直接進去,表示我們放棄找drop off的點,收費的人說那不管他的事,如果我們願意往停車場開,他沒有異議。
(這裡快到迪斯尼處的一幛房子,我覺得很好玩,就拍了下來,應該是個酒店吧)
(坐在車上拍的,有點點歪)
好玩,我們就跟著前面付過錢的車往前開,誰知轉過一個彎,又到了Downtown Disney,換言之,我們根本不用和收費的人商量,也可以從外面直接開到這裡。終於找到了停車場,付過錢的可以進入,未付錢的也可以轉彎到一個15分鐘的停車場,從停車場出來,是「小火車」廣場。
(看到了吧,有多少個停車場,所有寫P的都是哦)
(後面就是大型停車庫,認樓面的話,可以根據卡通形象記憶)
「小火車」就是班車,做成敞篷的小車,一節節的,蠻好玩。廣場上人很多,但是相當有秩序,車站用花壇隔成了道,就像地鐵的上下口一樣,在道里當然只能規規矩矩地排隊,可是出了道,大家還是排成一條直線,要是在上海,恐怕早就排成一個扇形了。
要說昨天在Getty排隊也很有秩序,不過那裡是博物館,一般的人都會收斂一點,可這裡是個遊樂場,大家還能如此禮讓,實在是難能可貴的了。後來二十天的事實更是證明,在美國,至少在南加州,我們去的那些地方,只有中菜館才是亂鬨哄的,其它的地方,大家都是好好排隊,實在是人文使然。
買門票,價格不菲,三個人要179美元,另外付了10美元,借輛手推車。賣票有許多亭子,每個亭子都有好幾個窗口,但隊伍只要排一個,等哪個亭子空出來,就走過去。賣給我票的是個老頭子,他問我從哪裡來,我告訴他是中國,他很詫異,說「你們香港不是也有迪斯尼嗎?」,我說香港的迪斯尼太小了,沒什麼好玩的,那個賣票的堅定地說「It will be getting better and better, trust me!」,呵呵,這就叫「員工覺悟」。
(檢票口的門楣,有人曾經問我,說是大人能不能玩迪斯尼,我的回答是「進了迪斯尼,就沒有大人了」)
小豆已經被曬糊塗了,馬上進園,憑票領了手推車,領車的時候,問我姓什麼,我告訴了那人,結果在一張大紙上寫了我的姓,讓我可以插在車上。小豆已經多年沒有坐過童車了,一下子就坐了上去,開心得不得了。
不過,推行不過五米,小豆就下來,小豆看到了賣小禮品的攤子,其實迪斯尼裡有幾十個大大小小的賣紀念品的店、攤,不過這是第一個,小豆就停了下來。結果,花了19美元,買了一頂米老鼠女朋友專用的粉色魔法帽,為什麼說是米老鼠專用的呢?因為,帽子上有兩隻耳朵,米老鼠有「專利」的圓耳朵。
(什麼樣的圓耳朵?就是這樣的!)
迪斯尼樂園的平面,像個圓形的大花瓶,瓶頸是條大道,網上有各種的譯名,英文就叫main street,著名的花車遊行,就是在這條大道上舉行的。花瓶的瓶肚,按環形有排列著數個小規模的「園中園」,有小小世界、有公主城堡,也有著名的looney tune小鎮,知道啥叫looney tune嗎?就是迪斯尼的發家人物,包括米老鼠、唐老鴨、Pluto和Goofy等,對了,就是Space Jam裡那群傢伙啦。
(這是真的銀行,以後還會看到童話國中的銀行)
整條大道上,是各種各樣的禮品店和食品店,還有糕餅店和糖店,小豆很乖,雖然在禮品店逛了許久,卻也沒有要買這買那,讓她開心的是,她用51美分,壓制了一個紀念牌子,挺開心的。從大道筆直往前走,穿過環島,就是Fantasyland,建築的樣子是個城堡,就稱之「公主城堡」吧,公主城堡裡可以玩ride。
讓我先來說說ride,這個詞有點難解釋,但凡主題公園裡的,可以滑行的東西,都叫做ride,如此過山車是ride,單軌滑車是ride,乘馬車兜一圈(如果有的話)也可以叫做ride,迪斯尼裡就有許多ride,最普通的一種,是輛小車子,前後兩排,坐一家人,車子自己會動,沿著地上的軌道,進入一扇門,門後則是精心製作的一些經典場景,各個主題分開,在公主城堡裡,就有Peter Pan,匹諾曹,也有Alice in Wonderland等。
Peter Pan的ride最受歡迎,排隊排得好長,我們就去玩別的ride,當然,手推車就不能帶到小車上去了,見大家都把手推車停在城堡入口處,我們也停在了那兒,小豆擔心她的可愛小包包被人拿掉,趕緊拿下來,背在身上。(後來證明,擔心完全多餘,東西隨便丟在車上,根本不會有人來拿,好多家庭,都是大包小包地放在手推車上,到後來,小豆也明白,也把她的包放在車上,不管了)。
(大家都把手推車如此停著,跑去玩各種各樣東西,絲毫不用擔心東西掉了,車被偷了之類「不愉快」發生)
到處見人戴著各種各樣的帽子,嚴格地說是頭套,頭套上有米老鼠的耳朵,然後稍加一點修飾,就成了一個主題,如果說熱映的Pirates Caribbean,這裡就有了海盜裝的米老鼠頭套,連豆媽都很喜歡,結果就買了一個,另外還買了海盜的鉤子手,小樣扮得有模有樣,開心非常。
(小豆坐電馬,腰裡還綁著保險帶,其實我們都坐了電馬,我戲說迪斯尼的電馬,應該是全世界最「正宗」的旋轉木馬了。迪斯尼的電馬很流暢,不像靜安公園的那種,轉起來「格蹬格蹬」的。看到魔法帽了嗎?米老鼠女朋友版的,稍後小豆還要大變妝,從乖乖米妮變成江洋大盜)
說到那對耳朵,我們還看到一種小玩意,象乒乓球大小,海綿做,上面粘著兩牌圓耳朵,有正式的米老鼠形狀,也有各式各樣的衍生形象,包括海盜,小球的底部都有個小洞,我當時以為是工程孔,想這東西做得這麼粗糙,居然還能騙錢(要到第二天,或是第三天,我才知道我的想法錯了)。
到處都是小耳朵,我不禁和Sam讚歎,這真是「一對耳朵演繹出來的神話」啊!
再來說ride,除了那個Peter Pan,其它的小車形式的,排隊都還可以,我們玩了匹諾曹,白雪公主和Alice in Wonderland,看到了那些在動畫片見到過的場景和人物,小豆和媽媽都是看過許多次動畫片的人了,興奮地直叫,很是開心。
(Fantasyland,我喜歡叫做「公主城堡」)
(還記得七個小矮人是干嘛的嗎?是挖礦的,這個就是礦井的口)
(認得嗎?大名鼎鼎的白雪公主的後媽!)
(讓白雪公主著了道的毒蘋果還在手中)
玩過了小車的ride,又來到了一條河,河口是條張大了嘴的鯨魚,也有個ride,叫做Storybook Land Canal Boats,乘船進去玩的,排隊的人還不少。迪斯尼排隊的地方,都是象蚊香一樣一圈圈的,現在是淡季,尚且排了幾圈,要是旺季的話,估計是人山人海的了。排了半個小時不到點,我們也上了船,從鯨魚的嘴巴裡進去,後面還真是別有洞天呢。
既然是Storybook land,當然都是從各個故事中來的,於是看到了阿拉丁的城堡,也有海盜的港灣……
其實這樣的ride,國內也有,崑山的亭林公園就有,只是我們的車比較破,場景也比較破,大多數是造好了一套,就坐等收錢,維護、更新都很欠缺,不像迪斯尼的,每個ride都光鮮亮麗,看上去象新的一樣,但實際上,我估計都要有些年頭了。那Storybook land那樣的微縮景觀,我在重慶的沙坪壩公園也見過,破陋不堪,而且弄得髒兮兮的,不可同日而語矣。
三呢?三呢?原來閣主大大的姓在E文裡是Show,hiah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