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閒話研究

[上海閒話] 別 別牢 別勿轉

  ”小別重逢梁山伯”幾乎成了越劇的形象代言,或者說”廣告語”,只要說到越劇,很多人都會想到這句。”小別”是很重要的”句眼”,唱起來也別有風味,就連候寶林大師學唱越劇的段子裡,也是這句。”別”有許許多多的意思和用法,《漢語大詞典》上光釋義就有二十六條,但並不在此文的討論範圍,我們要討論的是上海話中的”別”,所以那些諸如”分別”、”離別”、”告別”、”別人”、”別處”之類的常規用法,就不再贅述了。

  ”別”在上海話裡,首先是個像聲字,象倒水的聲音,從瓶子裡把水倒出來,空氣在瓶口發生震盪的聲音,不同的瓶子倒水,聲音是不同的。據說”別”是有標準音的,就是”倒夜壺”的聲音,”別別別”一串的;”別”也是個動作,”她的胸前別著一枚胸針”,這個”別”是佩戴的意思。用來”佩戴”的工具,最普通的莫過於”別針”了,小朋友胸前的手絹,大中小隊長的標誌,都是用”別針””別上去”的。

  佩戴東西,要固定住,上海話叫”別牢”,然而腦子居然也會”別牢”,好玩吧?有的時候,突然有件事想不起來了,特別是剛才還想說句話,突然就想不起要說啥了,這種情況,就是”腦子別牢”了,這裡的”別牢”,就是轉動不了,卡住了,所以 “司必靈”鎖可以”別牢”,鑰匙插進去,就轉不動了。

  兩個人之間也會”別牢”,有人認為這個”別”是”憋”的同義詞,就像《水滸傳》第六十七回中”李逵道我和哥哥別口氣,要投凌州去殺那姓單、姓魏的兩個!”雙方賭氣,互不理睬,上海話叫”彆氣”,如果互不相讓,呈僵持狀態,就”別牢”了。”別牢”了還有解勸的可能,若反目成仇,則是”別煞”了。

  看得出來,這些”別牢”、”彆氣”、”別煞”都是轉不過來了,但是”別”也可以是”轉”的意思,上海人的轉身,就叫”別轉”;回頭看東西,也叫”別轉頭”;腦子轉不彎,則叫”別勿轉”。

  有”別勿轉”,還有”別勿著”,兩個詞一點關係都沒有,在這裡,”別”是”巴望”的意思,卻不可以單獨使用,只能用於”別勿著”表示”巴望,卻得不到”,上海話中有”別不著個苦”,表示滿懷期望而得不到的苦悶。

  上海人如果扭傷了,叫做”別筋”,”腳別筋”、”腰別筋”、”手別筋”,就連腦子也可以”別筋”,其義和”腦子別牢”差不多,”別牢”是轉不過來,”別筋”是轉出問題來了,這裡的”別”,嚴格地說,應該寫作”蹩”,牌九中兩隻牌加在一起正好十點,叫做”蹩十”,也寫做”別十”。

  ”別苗頭”是很有特色的上海閒話,”苗頭”者,事物的最新變化也,”別”在此,是”辨”,事物一發生變化,就能分辨出來,就是”別苗頭”了,就如領導正在生氣,還有傻人去抬槓,別人就會說”儂哪能勿別別苗頭個啦?去撞了槍口上”。

  還有一個,發音一模一樣,乃是互相攀比、爭風吃醋的意思,如”辦公室就是搿兩個女人,天天別妙頭,還弄得好伐?”

  就像前者其實是”辨苗頭”,後者其實是”比妙頭”,只是”辨”和”比”都與”別”的讀音相近,久而久之,不但讀成了”別”,連寫,也是一樣的寫法了。

  上海人彷彿很喜歡這個”別”字,明明是條弄堂,裡面是成排的石庫門或新式裡弄房子,卻偏偏要叫做”別墅”或者”別業”,著名的”四明別墅”和”中行別業”如今都成了上海的特色建築了。

  ”別”,還有許多別的好說,別(此字下面要加圓點)的時候再說吧。

(寫於2007年12月19日)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