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曲

2005年10月23日 上昆《琴挑》評說及其它

  我們稍微遲到了一會兒,進場的時候,美猴王已經和龍王告別了,只剩下蝦將龜臣將各種武器取來給美猴王挑選了。各人扮相尚可,衹是表演都顯生硬,畢竟還是剛出道的年輕演員嘛(或者還不算出道?)。美猴王的臉部表情不夠豐富,始終都是那個呆呆的臉譜,動作也不夠豐富,沒有「猴相」。記得有一次看《大鬧天宮》,忘了誰演的,那個美猴王也是,偷了酒喝後有一個覺得辣用手扇嘴的動作,結果那個美猴王酒還沒喝就扇嘴了。藝術從生活中來,所以要演美猴王喝酒,不妨去喝一口真白酒試試。《龍宮借寶》本來就是出場戲,不去說它了。

  《玉簪記 琴挑》是第二個摺子,胡維露演潘必正,袁佳演陳妙常,值得說說的地方太多了。胡維露是岳美緹的學生,也是女小生,然而岳美緹見長的是賣油郎之類的「勞苦大眾」,象柳夢梅、潘必正這種風流倜儻之輩,別說岳美緹沒有這個生活背景去掌握,就算「得了真傳」的蔡正仁,還是有許多欠缺的地方。

  當年俞五爺,是正宗書香門第出來,讀的是四書五經,說的是子曰詩云,他的成長道路,可以說就是柳夢梅、潘必正的成長道路,他就是天生的「公子哥兒」。俞五爺後來下海,演小生,當然是駕輕就熟,他有生活的背景嘛。而岳美緹和五爺比,她經歷了文化大革命,經歷了一幕幕的人間炎涼,她根本不可能有五爺的那些公子哥情懷(對不起,在這裡說岳老師壞話了),所以他演的賣油郎特別純樸真情,個人認為,岳美緹還是秦鍾演得最好,也是我極喜歡她的一個原因。再說蔡正仁,他也是好孩子,現在又搞團務,又搞黨政工作,他還能演戲都是一個奇蹟,但要他把一個「腐朽的、沒落的」「剝削階級」的「公子哥」演好,恐怕還是有難度的,個人認為,他的唐明皇還不錯,比較符合形象,「黨政一把抓嘛」,衹是他演的唐明皇,有點「上海男人」的味道。

  回來說這個戲,胡維露太清純了,臉長得漂亮,嗓音尖細,蘭花指又翹得高,女人味十足,沒有崑劇小生的感覺,更覺得像是越劇。胡維露年經太低,怕是還沒見過什麼「壞男生」,連怎麼打情罵俏恐怕也是衹有耳聞,沒有目見。所以,她演的潘必正,總有一種「嚇勢勢」的感覺,怕這個潘必正「調戲」陳妙常會嚇得臉紅,會嚇得落荒而逃。在這點上,雖然黎安也「嫩」,但就要好得多了。

  袁佳我本來對她沒有印象,衹是覺得扮相「大」了一點,看上去身材大、臉盤大,於是感覺上年紀也大了(雖然她應該很年輕)。這樣一來,琴挑便變成了「小弟弟調戲大姐姐」,從整老戲來看,袁佳也的確稍稍老練一點,真有點「大姐姐帶壞小弟弟」的感覺。我倒覺得,可能湯潑潑演會好一點,她個子小人小,看上去可愛。

  說說戲吧,陳妙常請潘必正彈琴,有一個起身和潘換座位的動作,兩人相對而過,潘必正輕撞陳妙常,看俞五爺演,是輕輕地走過去,貌似無意實則有心「非常輕」地撞到陳妙常,並沒有撞開,而是「粘」在一起「一秒鍾」,然後讓開的動作,這樣才把潘必正的「壞」和「有意無形」演得恰到好處。到了胡維露這裡,那是老早「瞄準」好了,直直撞過去的,動作如此之大,陳妙常居然沒有事先躲開,而是任他撞得人退了開去,陳妙常也太過那個了吧。五爺的撞是實撞,胡維露的撞是虛撞(我的角度看上去沒撞實),但感覺上五爺的那下撞,全在有意無意之間,拿捏得好。

  這是一撞,還有一撞是陳妙常彈琴時,潘必正撞了一下桌子,五爺的演法是「不小心」「推」到了桌子,而胡維露給人的感覺是聽不懂琴,又沒事可幹,那就撞桌子玩吧,這就有點誇張了。要知道,那是張琴桌,不是紅木八僊桌,不用這麼著力的。

  細節的地方有許多值得探討,陳妙常的那把琴太短,放在桌上的時候,太靠桌子中央,右邊沒有留出來(琴穗就垂不下來了)。還有一個細節,潘必正走到陳妙常桌前,陳妙常唱「僊郎何處入簾櫳」,兩個一起離開桌子,望空拜月,這就不知是何出典了,倒讓我想起《佳期》中的那句「上前參拜」來。

  來說說五爺的《琴挑》吧,五爺的那幾「好說」、「這也難道」、「僊姑呵」是我平時經常模仿的,蔡正仁的是照學的,還有點味道,然而年輕人的唱法裡,沒法搬了,聽著就覺得缺了點什麼。五爺在演這齣戲的時候,可以用「專心致志」四個字,他很專心地聽陳妙常的琴,很專心的聽陳妙常的說(唱),正因為他的專心,兩個人時常有交流,戲的交流,眼神的交流。然而在這次《琴挑》中,兩個人彷彿是各自演各自的戲,全無交流,給人的感覺是說書中唱開篇,一個人唱,另一個象泥菩薩端坐。

  說完《琴挑》說《浣沙記 寄子》,戲好,唱得還不錯,最可愛的就是湯潑潑,人長得小,臉也小,扮相更小,在臺上跳跳蹦蹦,活脫脫就是一個哪吒再世,昆團哪天要排《鬧海》(潑潑已經演《水鬥》了,和《鬧海》可以湊成一對),哪吒非潑潑莫屬。

  第四個摺子戲是《艷陽樓》,嚴格地說,這不是個摺子,而是整個戲,前後共有七場(不是記得很清楚),這齣戲是昆團新排的,明顯配合得還不夠,失誤也不少,特別演高登的大面,雖然扔槍還是接住了,但總的來說下盤不穩,在臺上晃來晃去的,還有得好練了。

  下週昆團要在天蟾演《艷陽樓》,預祝他們成功。

  
  
    

8 thoughts on “2005年10月23日 上昆《琴挑》評說及其它

  1. 看年輕演員的演出,常常是大樣兒不錯了,可細節上總不是那麼一回事。畢竟心裡還總惦記著自己是在演戲呢。

  2. 看年輕演員的演出,常常是大樣兒不錯了,可細節上總不是那麼一回事。畢竟心裡還總惦記著自己是在演戲呢。

  3. 過分啊!!上昆已經萬年不寄演出信息給偶了!!
    楚雲姐姐說的是啊~這老演員演來,就覺得是每一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都是融在血液裡自然而然的,好像本該如此似的~年輕的麼……
    還有,哥哥去看梁祝麼??偶去滴~~

  4. 過分啊!!上昆已經萬年不寄演出信息給偶了!!
    楚雲姐姐說的是啊~這老演員演來,就覺得是每一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都是融在血液裡自然而然的,好像本該如此似的~年輕的麼……
    還有,哥哥去看梁祝麼??偶去滴~~

  5. 看到你在我博客上的留言了,不過我的博客沒法回覆,你的msn登陸一下就米人了,只能爬回這裡來留言。
    7號那天蘭心演牡丹亭,和24號那場一樣,我那天會在紹興路蘭馨看戲校的慶祝演出,慶祝他們一位老先生90誕辰,老先生最後還要粉墨登場下,很丟臉的告訴你,老先生的名字我忘記了,你問下應該都知道。
    14號、22號的摺子戲我也應該都會去,期待胡剛演說親是啥樣,呵呵。山門那支寄生草終於能聽到了,很開心:)

  6. 看到你在我博客上的留言了,不過我的博客沒法回覆,你的msn登陸一下就米人了,只能爬回這裡來留言。
    7號那天蘭心演牡丹亭,和24號那場一樣,我那天會在紹興路蘭馨看戲校的慶祝演出,慶祝他們一位老先生90誕辰,老先生最後還要粉墨登場下,很丟臉的告訴你,老先生的名字我忘記了,你問下應該都知道。
    14號、22號的摺子戲我也應該都會去,期待胡剛演說親是啥樣,呵呵。山門那支寄生草終於能聽到了,很開心:)

  7. 梅兄關於岳美緹老師的評論深得我心,我也覺得岳老師的賣油郎是她最好的作品,溫柔善良惇厚,那樣的動人。呵呵。
    今天從天涯的小墨魚一文發現梅兄的主頁,非常非常非常開心啊,我愛吃,也愛崑曲,還請梅兄以後多指教。

  8. 梅兄關於岳美緹老師的評論深得我心,我也覺得岳老師的賣油郎是她最好的作品,溫柔善良惇厚,那樣的動人。呵呵。
    今天從天涯的小墨魚一文發現梅兄的主頁,非常非常非常開心啊,我愛吃,也愛崑曲,還請梅兄以後多指教。

Leave a Reply to 楚雲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