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了三部以前沒聽過的蘇州彈詞,陳美雲的單檔《九絲絛》,徐賓、張明的雙檔《雙玉緣》,崔勇、葉樺的雙檔《三州奇案》。其中《雙玉緣》不能完全算沒聽過,前段即是《王十朋》或又稱《荊釵記》的傳統書目。
三部書中,忠臣們與奸臣黨作出了艱苦卓絕的鬥爭,打擊奸黨的手段之卑鄙、齷齪、狠毒、下流,所謂黨同伐異、栽髒陷害,真是無所不用其極,而同時,判斷「忠奸」的唯一標準就是「站隊」。
舉幾個例子,《九絲絛》中,男主倚仗自己皇三代身份(他娘是太后寄女兒),僅憑站隊判斷是非,不顧他人小姐的名聲,公然視聖旨(抛彩球招親)為無物,仰仗朝中一眾其父友輩,堅決拒不成婚。另外幾個忠臣小輩又在武場起鬨鬧事,害死奸臣之子,遂一鬨而散、逃之夭夭。後來,造反部隊一路朝京城而來,而忠臣黨為了拿捏皇帝,竟全朝父子裝病,任憑造反部隊一路高歌而進,沿路逢忠臣黨就招之加入部隊,見奸臣黨就殺之而後快,直逼皇城;最後忠臣黨全體在家不上朝,逼得奸黨只能闔家上陣拒敵,一家父子四口一陣而亡……而同時,造反部隊與忠臣之子共有九人乃是結拜兄弟,一路殺進皇城皆是雙方暗通款曲,拿捏進度的,忠黨情報網遍佈全國,有很多人是忠黨之子們直接在京城招募後送上強盜山——造反部隊據點。忠臣自己外甥(還是侄子?)將堂搶令(死罪)輕描淡寫就過去;武舉考試忠良之子睡過頭(真的就是睡過頭)無法進場,竟喬裝改扮、裝瘋賣傻混進考場,又在其他忠黨幫助下改換裝扮,搖身一變成合格考生,最後取得武試榜眼(還是探花?)。完完全全一眾忠黨用一手遮天、暗無天日的手段,與奸黨作着鬥爭。
《雙玉緣》中,男主不肯娶宰相之女,結果one leads to aother,最終弄得對方家破人亡,而自己兒子却又娶了對方的女兒。兒子為了考驗小姐貞潔與否,竟扮成流氓調戲,成功實施調戲之後,被路人喝止,惱羞成怒叫自己小弟與路人對打,結果兩人被路人扭送公堂,做官的看到是忠良之子,就放了,就放了——絲毫不顧調戲已經發生。扭送公堂的路人不服,咆哮公堂、大鬧公堂,結果做官的發現路人即是自己女扮男裝的女兒,就算了,就算了——完全不考慮司法公正。後來,假真流氓和自己親哥以及小弟就和假男人路人,一起做了忠良之子最喜歡做的事——結拜兄弟——新的忠二代聯盟就此形成。
《三州奇案》中,為忠臣之子考公務員,拉幫結派、冒名頂替、偽造政審。忠黨審忠黨,刑具舞弊、刑訊做戲、官犯串供;忠黨審奸黨,騙供、誘供、詭計套惡計。另外,忠黨對奸黨實施監視、監聽、安插奸細等全方位把控,真是可謂機關算儘。表面看忠黨衹有海瑞一人,大奸黨嚴嵩、趙文華、鄒應龍、鄒(雷)寶同四人,看似一對四,實則後兩人乃是忠黨臥底,如此全面布控,奸黨哪有不滅之理?
你可能聽不懂我在說什麼,所以要多聽書。
請問如何可以聽到文中三篇彈詞?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