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LOMO第一輯

  我一直說,LOMO不是攝影器材,完全不是。   我一直說,LOMO是一種生活方式,完全是。   用傻瓜機可以拍LOMO,用單反也可以,當然,手機也是個好選擇。   謹以此文紀念picasa依然被封,絲毫沒有解封的跡像。 小豆子和小葉子的粉筆畫,一人一半 很拉風的助動車屁股 星光(新客站店)的攝影講座 同事出了一塊錢買的電焊護目鏡片,用來觀察日食,當然,那天上海下雨 哎,兄弟的車還只吃好油,一加93號跑也跑不動 好個河蟹 肇嘉濱路正在修路 英文的《龍槍》,亞馬遜買的 定價5美元賣20美元的書,印度印刷出版,亞馬遜買的 這是一個鞋盒的底部,那家店叫做「美國駱駝」,仔細一看,就是「美國駱駝」,而不是「美國的駱駝」,商標許可人是家投資公司,基本上也就是某個中國人過去註冊了一個皮包公司而已,東西在廣東生產,卻在西郊百聯打著進口品牌的旗號,基本上與行騙無異。 我經常見彩虹,可Sam說見彩虹是很難的事情,挺奇怪的,可能是我一直野在外面的緣故吧 8月2日上海又下大雨,今年的夏天頗有黃梅天的意思

數碼LOMO第一輯

  我一直說,LOMO不是攝影器材,完全不是。   我一直說,LOMO是一種生活方式,完全是。   用傻瓜機可以拍LOMO,用單反也可以,當然,手機也是個好選擇。   謹以此文紀念picasa依然被封,絲毫沒有解封的跡像。 小豆子和小葉子的粉筆畫,一人一半 很拉風的助動車屁股 星光(新客站店)的攝影講座 同事出了一塊錢買的電焊護目鏡片,用來觀察日食,當然,那天上海下雨 哎,兄弟的車還只吃好油,一加93號跑也跑不動 好個河蟹 肇嘉濱路正在修路 英文的《龍槍》,亞馬遜買的 定價5美元賣20美元的書,印度印刷出版,亞馬遜買的 這是一個鞋盒的底部,那家店叫做「美國駱駝」,仔細一看,就是「美國駱駝」,而不是「美國的駱駝」,商標許可人是家投資公司,基本上也就是某個中國人過去註冊了一個皮包公司而已,東西在廣東生產,卻在西郊百聯打著進口品牌的旗號,基本上與行騙無異。 我經常見彩虹,可Sam說見彩虹是很難的事情,挺奇怪的,可能是我一直野在外面的緣故吧 8月2日上海又下大雨,今年的夏天頗有黃梅天的意思

[上海] 樂摩一族總率性 黑白兩色也風流

        自從三年前,在成都的錦裡,初次看到lomo以來,一直關注這種攝影表現形式,前幾天為了給豆豆尋找六一禮物,又中毒一回(噓!不要告訴豆媽,其實也沒多少錢啦),於是決定先用photoshop模仿一下黑白色調。         這些照片,是昨天下午,用Nikon D100/60mm 2.8D/18-200mm 3.5-4.5D和Lumix FX-07兩台相機拍的,用PS轉換成黑白色調,再切成方的,然後調整了一下對比度和亮度而已。 (這個就是豆豆的新武器,叫做「數碼果凍」,別看是個小玩意,可是個真正的數碼相機哦,分辨率130萬像素,還可以拍視頻呢,小豆子著實厲害,已經會自己在電腦上倒照片了,也會操控相機的菜單,剛才和豆媽說,是不是給豆豆買個lomo相機,但是覺得她不會有「節約底片」的概念,想想我們以前學攝影的時候,如果能把36張的底片,拍出38張來,就是同學們的翹楚了,若是誰能拍出40張,那絕對是眾人景仰了)

美西紀行之九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一句說了無數次的話,但真正要理解這句話,卻要花些功夫。這次去美西,單攝影一項,帶的計有:Nikon D100加豎拍手柄一台,1G CF卡兩張,Panasonic FX-07一台,1G SD卡兩張,Buslink 40G灣流數碼伴侶一台,讀卡器兩隻,充電器三隻,豎拍手柄中電池兩塊,FX-07電池兩塊,聽聽不多,份量不輕。         回來之後,很有感觸,我於第一台Kodak DC120,後來用Sony F707至今,也有過四五台數碼相機,其它也有便攜式的攝像頭、DV等,還是D100的表現力最好。         經常有朋友問我,大相機(指SL,Single Lens Reflect,單反)和小相機(指CC,consumer camera)到底有什麼區別,那麼來看一下對比吧!         以下的照片,同一時間攝於同一場景,均為手持,D100是600萬像素,FX-07是700萬像素,但是結果說明,像素高根本不代表什麼,片面追求像素,根本就沒什麼用。 FX-07,攝於去Monterey Bay的路上 FX-07的細節部分(原圖細節部分,100%尺寸局部) D100,同一場景 D100的細節部分(原圖細節部分,100%尺寸局部) FX-07,攝於Nazarene University的日落 FX-07的細節部分(原圖細節部分,100%尺寸局部) D100,同一場景 D100的細節部分(原圖細節部分,100%尺寸局部)

Testing the camera at railway station

火車站練兵 Testing the camera at railway station   天氣很熱,中午喝了點酒,居然就體力不支,很是想睡。問了夫人,到底要不要今天去換 CF卡,夫人說,心中不定就去一回吧。正好張華過來,就搭她的車,到了新客站,一路睡著了三次。   新客站永遠是人多,各色人等行色匆匆,我徑直到了環龍樓上的 Nikon專賣。櫃檯上正有三個老外,要把手中的 Nikon FM10和 Nikon F100賣給沈韜,索價 6,000人民幣,沈韜非常熟練地折機、驗鏡頭,還價到了 5,000人民幣;老外們有些不情願,本來他們打算用兩臺機器三個鏡頭換一臺 Nikon D70的機身,可現在,離願望還差許多。   我的 CF卡沒有碰到什麼麻煩,沈韜二話沒說把錢還給了我,並且告訴我高速卡在整個商場裡沒有。我也沒轍,在商場裡逛了一圈,的確沒有看到高速卡,有個賣電池的攤子說有,結果還要跑到隔壁去問價錢,等我說要,她再跑到隔壁,可最後還是空著手回來了。   離開環龍商廈,在新客站的廣場上閒逛,隨手拍上兩張,感覺一下專業相機的「紀實攝影」,新客站雖然有許許多多人的,但可以看出管理得還是不錯,不是「太亂」,也不是「太髒」。端著相機,仔細觀察周圍,腦子裡想好要什麼樣的構圖,舉起相機快速拍下;然後再走上兩步,觀察環境,並且隨時注意相機緩存(不是內存)的容量。這樣的感覺相當好,相機的緩存始終沒有充滿,就是說我一旦看到好東西,可以迅速舉機拍攝,至少有一張到兩張的空間,使我沒有後顧之憂。這時想起 mixview 的話:「這是專業相機,不是你女兒的儍瓜機,要仔細看好,拍一張是一張,否則再快的 CF 卡,也趕不上」。   回到家,學習了一會 Nikon Capture 的玩法,把照片倒出來,發現質量明顯比昨天的要好了。我很高興,感覺慢慢來了,本來嘛,新機器,總要有點磨合期的。

Testing the camera at railway station

火車站練兵 Testing the camera at railway station   天氣很熱,中午喝了點酒,居然就體力不支,很是想睡。問了夫人,到底要不要今天去換 CF卡,夫人說,心中不定就去一回吧。正好張華過來,就搭她的車,到了新客站,一路睡著了三次。   新客站永遠是人多,各色人等行色匆匆,我徑直到了環龍樓上的 Nikon專賣。櫃檯上正有三個老外,要把手中的 Nikon FM10和 Nikon F100賣給沈韜,索價 6,000人民幣,沈韜非常熟練地折機、驗鏡頭,還價到了 5,000人民幣;老外們有些不情願,本來他們打算用兩臺機器三個鏡頭換一臺 Nikon D70的機身,可現在,離願望還差許多。   我的 CF卡沒有碰到什麼麻煩,沈韜二話沒說把錢還給了我,並且告訴我高速卡在整個商場裡沒有。我也沒轍,在商場裡逛了一圈,的確沒有看到高速卡,有個賣電池的攤子說有,結果還要跑到隔壁去問價錢,等我說要,她再跑到隔壁,可最後還是空著手回來了。   離開環龍商廈,在新客站的廣場上閒逛,隨手拍上兩張,感覺一下專業相機的「紀實攝影」,新客站雖然有許許多多人的,但可以看出管理得還是不錯,不是「太亂」,也不是「太髒」。端著相機,仔細觀察周圍,腦子裡想好要什麼樣的構圖,舉起相機快速拍下;然後再走上兩步,觀察環境,並且隨時注意相機緩存(不是內存)的容量。這樣的感覺相當好,相機的緩存始終沒有充滿,就是說我一旦看到好東西,可以迅速舉機拍攝,至少有一張到兩張的空間,使我沒有後顧之憂。這時想起 mixview 的話:「這是專業相機,不是你女兒的儍瓜機,要仔細看好,拍一張是一張,否則再快的 CF 卡,也趕不上」。   回到家,學習了一會 Nikon Capture 的玩法,把照片倒出來,發現質量明顯比昨天的要好了。我很高興,感覺慢慢來了,本來嘛,新機器,總要有點磨合期的。

Feeling the new camera

初試牛刀 Feeling the new camera   新機器買來第二天了,可是 Nikon Capture 還是沒有能夠正常運行,我開始懷疑操作系統了。上午十點,我安裝了 Windows XP ,並且把補丁打到了 SP2 。什麼補丁都不打的系統,我可不敢用。   裝完系統,打完補丁,已經快十二點了,我安裝了 Nikon View 6 和 Nikon Capture 4.0 ,程序運行得很好,也讓我第一次親眼目睹了 NEF 文件的後期曝光調整,上下各可以調整二檔光圈,白平衡調節,這些都是以前聞所未聞的。   好了,程序可以運行了,看來是 Windows 2000 的問題了;沒辦法,我還要安裝許多必須的軟件。第一個當然是 Norton…

Buying the new Nikon D100 Camera

敗家記   買,英文叫「 buy 」,音同「敗」,錢花得多,就是「敗家」了。由於數碼產品如 PDA , MP3 和數碼相機等,價格都不便宜,於是網上約定俗成,凡是買這類東西,一律以「敗」做為動詞,可以理解為「 buy 」,也可以理解為「敗家」。   我今天就「敗」了一回,一個想「敗」了很久的數碼相機── Nikon D100 。今天是6月11日,週五,為了紀念 Ronald Reagan 的逝世,我們放假一天;又很巧的是,我在易趣網上掛著的 Sony F707 被人買下了,衹要賣掉了 Sony F707 ,我就衹能背水一戰了。   先打了一個電話給易趣的買家,聊了幾句,聽得出對方很誠肯,我也更放心了。打完電話,又打了個電話給好友楊軍,主要是想借他的車,去把 Sony F707 交給買家。同時,在網上找到了 mixview ,就是他把我害成今天這樣的。我和他詳細地討論了 Nikon…

Buying the new Nikon D100 Camera

敗家記   買,英文叫「 buy 」,音同「敗」,錢花得多,就是「敗家」了。由於數碼產品如 PDA , MP3 和數碼相機等,價格都不便宜,於是網上約定俗成,凡是買這類東西,一律以「敗」做為動詞,可以理解為「 buy 」,也可以理解為「敗家」。   我今天就「敗」了一回,一個想「敗」了很久的數碼相機── Nikon D100 。今天是6月11日,週五,為了紀念 Ronald Reagan 的逝世,我們放假一天;又很巧的是,我在易趣網上掛著的 Sony F707 被人買下了,衹要賣掉了 Sony F707 ,我就衹能背水一戰了。   先打了一個電話給易趣的買家,聊了幾句,聽得出對方很誠肯,我也更放心了。打完電話,又打了個電話給好友楊軍,主要是想借他的車,去把 Sony F707 交給買家。同時,在網上找到了 mixview ,就是他把我害成今天這樣的。我和他詳細地討論了 Nik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