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電話難打通 不懂裝懂糊弄人

        從上週開始,我發現家中的iMac就不能獲得IP地址,每次開機都無法獲得,仔細檢查了一下,好像是網口的問題,路由器上的燈不亮;不過,只要把網線拔一下,再插上去,就好了,我也不太在意。         週日晚上,發現拔插網線根本沒用了,於是換了幾根網線試試,好在我本來就是網管,家中找幾根網線總是不成問題的。然而,一連換了三四條線,路由器的端口燈始終不亮,看來是網口出問題了。         打開terminal,輸了個ifconfig進去,en0的狀態是inactive,看來是有問題了。於是將iMac重啟了一下,切換到Windows狀態,右下角的網絡連接標誌赫然打上了個紅叉叉,網口的確是廢了。         保險起見,仔細地檢查了協議和驅動,都沒有任何異常的地方,毛病肯定是出現在網口上了。好在我還有無線網絡,於是打開802.11,照樣上網,只是局網上的文件傳輸,速度慢了點。         第二天,週一,上班。在網上找到了蘋果中國的800熱線,想要問問維修的過程,接電話的告訴我,必須在電腦邊上,提供了序列號之後,才能提供進一步的幫助,我說我只不過想問一下如果真的壞了,該怎麼辦,那人說等你到了電腦邊再說。那人還告訴我,熱線電話到晚上九點,我心想蘋果的服務還是不錯的嘛!         苦難開始了!         下班,回家,六點。由於手機無法拔打800電話,只能上網另找常規電話號碼,找到了,用手機拔過去,依然是問候語,照著語音提示按了兩下2,就聽語音提示說「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在線上,請稍候」,接下來便是音樂了。         這段音樂,我聽了幾十遍,足足等了半個小時,我自己也很佩服自己,居然會有這麼好的耐心,去等這個電話,因為我的確很想知道蘋果到底打算怎麼來修好我的網口。         終於有人接電話了,是個男生,打了個招呼後,要我別用上海話,真是氣人,你說在廣州可以用廣東話,在成都可以用四川話,在上海就偏偏不能用上海話……         反正普通話我也能說,在核對了序列號之後,告訴那人,我的網口壞了。以下就是全部的對話了。 我:我的網口壞了。 蘋果熱線:請問先生,你怎麼知道是網口壞了呢? 我:是這樣的,前幾天呢,我只要拔插網線,就能用了,現在路由器上的端口燈也不亮了。我在terminal下用ifconfig查,說是inactive,我切換到Windows,網絡顯示未連接。 蘋果熱線:我們是不用terminal來判斷的,我們需要用蘋果自帶的工具確認一下。先生,你能配合我做一些檢查嗎? 我:好吧,你說用什麼工具? 蘋果熱線:先生,你按屏幕左上角的小蘋果,再進入System Preferences,選擇網絡……(說了一大堆,就是讓我renew一下DHCP),請問,現在可以上網了嗎? 我:不行。 蘋果熱線:先生,你的意思是不是你不能上Internet了? 我:(我有點生氣)廢話嘛,網口壞了,怎麼上? 蘋果熱線:先生,你是怎麼上網的? 我:(我被他繞進去了,其實我根本不用回答的,因為可以根本不去考慮WAN的問題,先把LAN解決嘛)ADSL啊! 蘋果熱線:先生,這樣,你把網線拔下來,直接插到ADSL Modem上試一下。 我:有這個必要嘛? 蘋果熱線:試一下吧,我們不是要努力找出問題來嗎?你還是打開System Preferences來……(又「教」我一遍怎麼設置PPPOE,我早忘了ADSL的用戶名和密碼了,於是到路由器上去找,熱線那邊已經傻眼了,教不下去了,於是我自己來,從路由上獲得了用戶名和密碼,再設到iMac上) 我:如果客戶不懂電腦怎麼辦啊?你也叫人這麼折騰? 蘋果熱線:(斬釘截鐵地)教! 我:哎,你說有這個必要嗎?我ADSL…

香草輸入法梅花五筆模塊

文件名稱:香草輸入法梅花五筆模塊 文件下載地址:makesure.cin 支持單字個數:26905 支持詞組數:65030 基本編碼方式:王碼98 基礎碼表:海峰五筆(謝謝海峰的無私奉獻) 安裝方法:先安裝香草輸入法,然後把 makesure.cin複製到~/Library/OpenVanilla/(版號)/UserSpace/OVIMGeneric/下,重新啟動機器 調用方法:先選擇香草輸入法,然後在香草的列表裡選擇Makesure Wubi 目前存在的問題:三鍵碼有些打不出來,是碼表的問題;查詢鍵(z)無法使用,還不知道如何解決;繁體字能夠顯示,無法輸出,正在解決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很多朋友問我,怎麼好久沒寫人文的東西了,比如說我常寫的「上海話」系列。哎,我實在是有苦說不出啊!         自從換了蘋果機,界面漂亮了,使用方便了,可是打字打不出來了,比如說「喆」,比如說「凐」,因為我是用五筆的,而蘋果下的五筆用的是王碼86的碼表,只不過是gb2312的字庫,有許許多多的字是打不出來的。或許有人說,為什麼不用拼音啊?第一,我的拼音不好,其實大多數南方人的拼音都不好;其次,我並不能夠認識所有的字;還有,有些方言字和普通話的發音不一樣……所以,對我來說,五筆是我的唯一選擇。         在Windows下,有一個著名的輸入法,叫極點輸入法,想打什麼字,就什麼,想怎麼打,就怎麼打。無奈一到了蘋果,能打的字不到平時的一半,知道什麼感覺嗎?就是你會說許多話,可到了一個新地方,你只會說一半的話了;要是這麼說還不能說明問題,你或許可以想像一下,你還是會說這麼多話,可有一半的話,別人聽不懂了,你再怎麼說,別人也不理你,你很想罵別人「白痴」是不是?可現實是,你自己成了「白痴」。         我已經做了兩個多月的「白痴」了,有時一定要打幾個字,必須借用別的人Windows,打出幾個字用,用郵件發到自己的賬號,然後回到自己的蘋果,收郵件,複製粘貼,鬧個「不亦樂乎」(樂乎?苦死!)相信,常寫文章的人肯定有這樣的體會,照如此折騰一翻,別說文采、詞藻了,基本上能夠把話說明白已經不容易了。         萬般無奈,求助於google吧,我查遍了「蘋果」、「macos」、「GBK」、「五筆」等等的各種組合,在此過程中,倒真是學了不少東西,這就是玩google的好處,你會經常「開小差」去看別的東西,然而卻荒廢了正事。這不,正事的信息一點沒找到,卻又再次地複習了gb2312,GBK,UNICODE的基礎知識……         網絡不幫忙,就找人幫唄!找誰?Windows下有那麼多出色的五筆輸入法,就找他們的作者吧。陳橋、新概念、萬能、極點,一封封信發出去,靜等佳音。         有信回來了,詢問編程背景,回信聊,並且提出了我的測試方案。令人氣憤的是,對方聽說我打算將輸入法作為開源項目,編成後免費供人下載時,冷言回絕了我,不但如此,就連我要求一個二三十行示範碼表的要求,也不答應。哎,這世道。         怎麼辦?求人不如求己。於是就想到先使用系統內帶的輸入法生成器,使用現成的碼表,編譯使用。花了兩天,找到一個海峰五筆的碼表,excel電子表格,詞彙量相當的大,但也與輸入法生成器要求的格式相去甚遠,於是提取了一部分,大約二三十行,手工做了一個小文件,用生成器測試。         測試很成功,不但可以輸入單字,也可以輸入詞組,不過,都還是gb2312的字,我忘了是否用GBK試過,反正我用整個經修整過後符合格式的碼表去試,試出來的都是方塊,一個方塊連一個方塊,也有許多亂七八糟的字符,反正無論如何,是失敗了。         在經過了無數的周折後,想到了香草輸入法,這個免費套件,當初的想法是既然它能夠運行在linux下,應該有簡單的接口可以調用,漸漸地,發現香草本來就有用戶擴展的功能,再經過了數十次的嘗試後,有了現在的梅花五筆模塊。         優化,優化,再優化,在週一下班前,終於有了beta版,很是高興,很「象煞有介事」地告訴老婆「我編了蘋果機上的第一個支持GBK的蘋果五筆輸入模塊」;立馬把它傳到服務器上,發現目錄裡有個 WuBi.tar.gz文件,突然想起,我還寫過第一個emacs下的五筆輸入法呢!

絕對不是長得粗就牛啊

        昨天,Columbus Day放假一天,糊塗蛋的我,居然跑去上班,進了辦公室,一個人都沒有,黑燈瞎火,哭死我,這已經是我大概第十次,在節假日傻乎乎地去上班了。今天早上,碰到Jonathan,說起昨天我來過辦公室,他說「no overtime!」,哎!         不過也好,大家上班,我一個人,沒事,可以去逛逛,把車開到徐家匯太平洋電腦城邊上,管停放的一臉媚笑,明擺著是打算不給票了,當然大多數情況,不給票就可以少付一些,呵呵!         先到良玉逛了一圈,不是正打算買iMac嗎?問了一下,說是13,700,升2G內存,加2000,好像黑了點,敷衍了一下,走人。繼續往裡走,有個小夥子上來兜生意,我說好啊,我要「裡面是SATA的,外面是1394的硬盤盒」,他說有,把我七轉八轉,帶到攤位前,又叫個小妹去取貨,其實是「搬磚」去了,過不多久,東西拿回來,外面是USB的,傻掉,是那小夥子傻掉,不是我。又到了元谷,我是知道元谷有這款的,但是小妹怎麼也搞不清我到底要什麼,只能作罷。         閒逛一大圈,在「壽司亭」吃了午飯,又到Bread Talk買了面包,開始幹正事了。         先是把PSP拿到百腦匯樓下,要求把DevHook升到最新版本,JS敲我竹槓買了張引導盤,60元。         然後到了百腦匯的2樓,看到一個攤子還行,就問她有沒有「裡面是SATA的,外面是1394的硬盤盒」,不料,那姑娘說有,先是給我看了個樣品,裡面SATA的,外面USB的,賣200多一點,我說我要外面是火線的,她說要400。         東西說是「百事通」的,明顯就是三無產品,包裝盒上沒有生產廠家,說明書也沒有。我對「百事靈」很有好感,曾經在SATA剛出來時,買過「百事靈」上千元的硬盤盒,不管了,今天就是來買這個的,沒有還價要下了,拿了東西立馬回家。         盒子很好裝,上面有四個大鏍絲,那樣就不用工具了,擰下鏍絲,裝上硬盤。有一個外接的12V電源,也插上,接上1394線,打算享受一把了。         電腦很快認出了硬盤,是我以前Windows時的一個系統盤,到Applications裡找到Disk Utility,打算格式化成Mac Journal格式,填上卷名,按下Erase鍵,抽支煙,等著。         等了「半半六十日」(滬語:很久的意思),進度條在一點點地走,可就是沒有完的意思,過了一會,跳出一個出錯信息,告訴我操作不能進行。怎麼辦?你說大多數玩電腦的絕活是什麼?重啟!對了,重啟硬盤,拔插火線,重啟電腦,拔插火線,這下好了,別說不能格式化了,系統乾脆認不出硬盤來了。         無奈之下,接上USB線,這個盒子是USB/1394兩用的,奇怪,一下子就好了,什麼問題都沒有。突然忽發奇想,會不會是火線的問題呢?打開我的百寶箱,那可絕對是百寶箱,線纜少說有一百條,穩壓器少說有20個,找了一根當時玩PC時,買PCI 1394卡送的火線,插上,也不行。         抱著「死馬當作活馬醫」的心情,拿出一根當年買iPOD附帶的1394線(我的iPOD是一代的10G,至今工作正常,看到許多哥們新買的iPOD頻頻出問題,有時想,東西就是老的好啊!),這根線,看著實在寒磣,只不過比絨線粗上那麼一丁點,你要說是棒針衫的那個線,這條火線好似還要細上一些。插上,電腦又認出了硬盤,格式化,不過幾秒鐘的事。         奇怪奇怪真奇怪,從小物理學就學過,導線越細,電阻越大,難道我發現了新的物理理論?         我的硬盤是40G的,我嘗試了一下,同時並發10個拷貝工作,拷貝30G左右的東西,不到十分鐘,也全都完成了。         如此,我知道了,毛病出在線上,於是打算寫一篇《別小看一條線》。         今天,終於上班了,大家都上班,不再是我一個人,看來,我是個挺喜歡上班的人。辦公室裡有一根極牛的火線,首先是粗,可以說是我見過的各式導線(除了打印線)中最粗的一根了;其次是炫,線是透明的,裡面有銀色的屏蔽層;再者是酷,這根線插上1394口後,兩端都會發光,幽幽的藍光,很酷。這條錢,是我在g-er.net定購的,好像也要二十幾元了吧,我一向用它連接iPOD,工作一直很正常,我也很喜歡這條線。         回到家裡,挺上這根「很粗的線」,一下子就認出硬盤,然而卻不能進行任何操作,一按Finder,「風扇」(就是Windows的「沙漏」)轉個不停,依然不行,昨天是太平洋的小夥子傻掉,現在輪到我傻了。         開機,關機,開啟硬盤合,關閉硬盤盒,百計無施,可謂「百事通」,成了「百試不通」。         換上了iPOD的那條「小樣」火線,一切又正常了,我再一次格式化了硬盤,拷貝了35G的東西,運轉良好,速度極快,奇哉怪哉,看來「絕對不是長得粗就牛啊!」。         最後,再展示一下這兩條線,背景的格子是1cm,看看,絕對不是長得粗就牛啊!

生日禮物 VersionTracker

        再過幾天生日嘍。哎,又老一歲了,好像有點沮喪?再說一遍,哇,又大了一歲哎!好像還不錯。         給自己買了一個禮物,其實買的時候,還不知道是自己的生日禮物,呵呵,奇怪吧?         事情是這樣的,我不是申請了.mac的賬號嗎?那個賬號是60天的試用賬號,用了幾天,發現iDisk正是我想要的功能,光有iDisk已經滿足我的心裡價位,還別說其它的Address Book,iCal等都可以與網絡同步,噢,還有@mac.com的郵件,這些都是額外的,真是很好。         於是我就在前幾週,在「愛派樂購」(一個專門的蘋果電子商務網站)定購了一個一年期的.mac賬號激活碼,價值400元。         誰知,過了好久,也不見他們送貨,於是打電話過去問,原來這玩意斷貨好久了。         那怎麼辦?其實我本來是想在蘋果的網上直接支付的,不過既然看到過400元的價格,再在網上付99美元,好像就有點「那個」了。人總是這樣,不知道的話,還覺得很便宜,一但知道了,想法就變了。         於是在淘寶上找了一下,有個北京的在賣,580元,於是立刻買下。本週一定的貨,昨天就EMS到了我手上,不過是一個可愛的紙盒子而已。         蘋果的許多東西,設計真的不錯,有時,還真懷疑他們到底是賣電腦,還是賣設計。這個盒子就做得很不錯,大小象CD盒,高度比香煙盒稍厚一點。         打開盒子,看到盒邊上的那個折角了嗎?是連著蓋子的,這個折角可以說沒有任何的實用價值(難道是為了讓盒蓋打開不超過90度?)。雖然沒有實用價值,成本倒是增加不少,然而,蘋果就是設計出來了,還讓客戶拿到手裡,感覺到它的精緻。         盒子裡的東西,很簡單,就是一小本說明書而已,要取出說明書,必須拉到盒子頂端的那個圓舌頭,薄薄的一本說明書。         其實,最關鍵的,也是唯一有用的,就是這個號碼。說白了,什麼.mac賬號,其實這個盒子,就是一張充值卡。都說日本人會包裝,會浪費包裝材料,我看,蘋果也差不多。         還沒說到生日禮物呢。買下充值卡,上網一查,60天的試用期將在10月14日到期,那天正好是我的生日,所以,充值卡就成了我的生日禮物了。         我想,一次性付費好像挺多錢,其實不過每個月50人民幣,而又提供這麼多的朋友,還是物有所值的。你想,什麼新浪、網易提供的郵箱,收費的那種也要幾十元錢一個月,那樣相比,.mac倒還真不算貴。         在此,再透露一個消息,我還為自己準備了一份生日禮物,哈哈,就是iMac 20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實看中.mac還有個原因,就是這個VersionTracker,因為.mac的廣告說,你一旦買了.mac,就可以免費使用這個軟件。         用過Windows的人都知道那個Add/Remove Software,基本上可以看到到底裝過哪些軟件。而VersionTracker則更厲害,不但裝的軟件可以看到列表,就是插件、widget,以及所有加裝的東西,都可以看到。         不但如此,還可以自動地查出本機所裝東東的版本以及相應的該軟件的最新版本,如果版本更新了,就可以直接按Download按鈕來更新它們。         蘋果自帶了Software Update功能,但是只能更新系統,若是再加上VersionTracker,整個電腦,就可以保持「與時俱進」了。

蘋果下文件夾的覆蓋方式 PhotoRescue

        「吃了一趟藥」,在蘋果下的文件夾的覆蓋方式和Windows是完全不一樣的。         先說Windows盤,如果在桌面上有件文件夾,裡面有1、3、4、5四個文件,在移動設備上,有個同名文件夾,裡面有1、2、4、9四個文件,如果把移動設備的文件夾拖到桌面上,系統會問是否要「覆蓋」,回答「是」之後,桌面文件夾裡則有1、2、3、4、5、9六個文件,其中的1、4兩個文件被事實覆蓋,3、5被保留,4、9被添加,這是Windows的方式。         然而在Mac下並不是這樣,系統同樣會問是否要「覆蓋」,注意,注意,這裡的「覆蓋」是真正對文件夾而言,選擇「是」之後,桌面的文件夾中只有1、2、4、9,原來同名文件夾的所有文件都被刪除,Mac其實會把原來的文件夾先刪除,再複製新文件夾,切記,切記。         我的「藥」就「吃」在這裡了,第一天晚上,把數碼相機的文件夾往桌面上一拖,第二天也是這麼一拖,第一天的照片全沒了,不過還好,用PhotoRescue查了一下,照片都還在SD卡上,只是需要時間來拯救了,順便說一句PhotoRescue真是個好東西,可以考慮買一個。

掌上電腦的mount 電腦桌後的52根電線 價值40000的21根電線

        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把掌上電腦插在底座上,「驚奇」(其實已在預料之中,不過,寫就得這麼寫)地發現,系統已經自動把PPC mount上去了,這樣的話,iDisk和PPC的mount問題,都由Disk Utility的Verify/Repaire Permission解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豆子要讀書了,所以決定把家裡調整一個,我們把一大一小兩隻電腦桌給我爸媽,又去宜家買了一白一黑兩隻150*75cm的大桌子,兩隻桌子大小結構一樣,只是顏色不一樣,並排放在一起,算是個很像樣的工作台了。         然後要把「積塵」打掃乾淨,大家知道,電腦的機箱是很容易吸灰的,顯示器也很容易積灰,那就要把電線全拔下來,仔細地收拾一遍,都擦乾淨,再重新連接好。等把兩張舊電腦桌搬開,一看,真真嚇一跳,在這個位置上的電腦,可以用「織如蛛網,亂如散麻」也形容,這樣,我來統計一下,共有多少條電線、連接線。         1. 兩台電腦,常規的線有2根電源線,鍵盤、鼠標各1根,主機到顯示器連接線1根,攝影頭1根,網絡線1根,音箱電源線1根,左右音箱連接線1根,主機到音箱的連接線1根,USB顯示器或鍵盤HUB的連線1根,這樣,每台電腦11根基本線,兩台共22根線         2. Internet設備,ADSL Modem電源線1根,電話進Modem的線1根,Modem到路由器1根,路由器電源線1根,共4根線         3. 工作台上方的牆上掛著一隻電視機,相關連線有電視電源線1根,有線電視進線1根,衛星解碼器電源線1根,衛星解碼器到電視連線(就是視頻線,我用的是四合一的線,要是用單獨的,更厲害了)1根,衛星接收盤到解碼器連線1根,共5根線         4. 電源部分:UPS進線1根,UPS到電腦主機的com監控線1根,接線板3只,共5根線         5. 桌上的無線電設備,12伏穩壓器的電源線1根,無線電發射器電源線1根,PTT到發射器的連線1根,室外發射天線到無線電發射器的連接1根,共4根線         6. 其它設備,掌上電腦電源線1根,連接線1根,手寫板一根,打印機電源線1根,連接線1根,檯燈電源線1根,外接硬盤兩個,分別有電源的進線和出線,以及連接線,這樣共是12根線         就這樣,基本的線有52根,這些還不包括時不時要放在這個位置充電的手機、數碼相機,以及數碼相機的連接線,一般來說,要是設備都到位的話,就在電腦桌後,就有六十多根電線了,不數不知道,一數嚇死人,光這些線,要是把銅拆出來,估計也能賣幾個錢吧?         要是投資一筆,改成無線的鍵盤和鼠標,可以省4條線,再改用內置無線網卡,又可以省2條線下來,除此之外,好像沒辦法精簡了,這樣改成帶音箱的顯示器,再省6條(以上均按兩台電腦算),掌上電腦用藍牙同步,再省1條。         乾脆brain storming到底,買兩台iMac,全用無線鍵盤、鼠標,要狠一下心,全改用iMac,每台電腦只有電源線1根,可以一下子省20根線,乖乖,20根線啊,不是一般的進步哎,價格呢?大約39000元吧,兩台。然後呢?用Airport基站,省下1根電源線,就算1000吧,花40000元錢,就為了少21根線,厲害厲害。

掌上電腦同步 mount idisk

        天津SD卡事件的後遺症,還沒有結束,總算在上週四找到了賣家,把SD卡給了她,但那人沒有2G的SanDisk現貨可以換給我,只能先借了一根1G的威鋼的SD卡,暫且用著再說。         Dell AXIM X51v插上了一根和相機一起買來的512M Toshiba SD卡,一切又都要從頭開始了。         週五,從8點12分起,一直安排到中午,總算把所有的東西都照原樣恢復了,好在我有筆記,一步步照著自己的教程下來,沒有困難,而且也節約許多時間。         PocketMac算是沒有希望了,怎麼弄都認不出我的PPC,我徹底放棄。而missing sync表現良好,上週五,把USB線往上一插,就能認出設備,正常同步,週五下午,還測試通過了藍牙同步,當然,必須在打了藍牙補丁之後。         今天週一,還有一兩件事沒有搞定,首先是missing sync號稱的mount功能不能實現,上網查了一下,也有人說他們的mount不成功的,在missing sync的主站,填寫了表單,詢問不能mount的原因,當然,時差的問題,可能要明天才能收到回覆。         另外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是idisk的mount,就是說我用了.mac的服務,應該有個虛擬硬盤,圖標也出現在我的桌面了,然後,我怎麼「同步」也無法實現實時複製文件,目前還不知道為什麼,一步步來吧。我決定先下載一個PC端的程式,看看是不是同步。 August 28, 2006 9:02 PM         哈哈,哈哈, 問題解決,google真是好東西啊,在查看了.mac的help無果之後,仔細用google,最後找到Mac OS X:Can’t connect to iDisk, get “Error Code -50″(http://docs.info.apple.com/article.html?artnum=303032)這樣的一篇文章,我雖然沒有得到Error Code…

.mac 同步掌上電腦 輸入法

        昨天下午,叫去的快遞,把我要的電源拿了回來,其實是個PowerbBook的電源,圓圓的很好玩,雖然200塊錢買個舊的不算很便宜(不是說這位朋友賣得貴,而是說蘋果的東西貴啦!),但東西確實是不錯,老婆看到說「這東西怎麼這麼大啊?」我說這玩意連變壓器都連著了,還算大嗎?當場用ThinkPad的比了一下,果然還要大上一點,其實這年頭,大家用的都是開關電源,如果以前的那種「方棚」,不知要大到哪裡去了。這位朋友還送我一根VGA的轉換線,這樣的話,我以後從家到辦公室,只要帶著主機就行了,不用把配件都帶著,省力不了。         .mac已經試用了五六天了,還是沒有摸到頭緒,iDisk連不上,通訊錄、日程表也無法和網上的同步,就目前來說,唯一的好處是我有了一個@mac.com的郵件而已,這年頭,免費的郵件都有2G多了,光是一個郵件地址,賣不了這麼多錢。當然,.mac一定還有許多好玩的,爭取在試用期滿之前掌握,讓我可以下定決心購買賬號。         買了蘋果後,一直有個「心病」,就是如何將之與我的掌上電腦同步,蘋果對Palm支持得一直很好,我呢,很久以前也一直用Palm,第一次去香港,就買了那個Palm IIIe的透明紀念版,而後改用Palm 505,Sandra,再是Clie 710和760,在Palm上也用gcc編過程,算是Palm的老玩家了,直到iPAQ 3870出來,我轉移陣營,開始玩PocketPC。後來停了一段時間,這次為了想用GPS,就買了Dell Axim x51v的PPC,真正的VGA顯示,效果很好,也花了不少時間理順了和PC的同步,以及藍牙應用等等。         這回,換了蘋果,又要重新開始了。先是看中了一套叫做PocketMAC的東西,分別Pro和Lite版本,售價不同,下載了一套,一運行,就問我要序列號,serial.to提供的號碼不被接受,因為它是網上實時驗證的,其實,我很樂意買一套這個軟件,只要它中文支持得好,無奈竟試也不讓我試。         不過,它也有可以試的版本,只允許同步iCal中的內存,好吧,只要這能支持中文,別的總也支持吧,於是我就下載了那個玩意,安裝好之後,卻百計無施,電腦怎麼也認不出新的設備,其實何止認不出,根本就是把PPC用USB線連上蘋果之後,毫無動靜,當然,更別提藍牙了。         後來,又找到了一個新的軟件,叫做missing sync,挺奇怪的一個名字吧,這回倒是有測試版了,可以用14天。下載後,安裝,中止,原因是我安裝過PocketMAC,而兩個軟件是「沖」的,安裝程序不讓我繼續下去。         好吧,用AppZapper把PocketMAC卸載了,然而還是不行,依然說我安裝過PocketMAC,於是只能到網上查,最後得知必須在terminal下手工刪除幾個隱含目錄裡的文檔,才算是刪乾淨了。         安裝好missing sync後,插上USB,立馬就開始同步起來,中文(包括簡體字和GBK的繁體)很正常,同時也發現了系統附帶的Address Book居然有內建的Find duplicate功能,要知道,這樣的功能,在PC上,往往都要賣幾十美元呢。         藍牙同步的問題,依然沒有搞定,不過missing sync本來是支持藍牙同步的,估計問題還是出在掌上電腦那裡,這個Dell的藍牙,本來就要打一堆補丁,才能正常的。         掌上電腦還有一個問題,其實這個問題是 one leads to another的問題,上週六,最後要從天津回來前,發現照相機用的2G SD壞了,後來便把掌上電腦的512M換過去,要換的時候,打算做個備份,結果發現掌上電腦沒電了,結果竟鬼使神差地取下了電池,導致掌上電腦硬啟,雖然現在已經很有經驗重新安裝所有的軟件了(表揚自己一下,有保持寫筆記的習慣),但還是要時間不是?這不,已經週四下午了,還沒空仔細安裝。         在輸入法上,找到了一個叫香草的奇怪東東,可以用上海話輸入,無奈時間不夠,慢慢研究吧。

.mac 內存升級

        註冊了.mac賬號,還沒怎麼用,好歹,有yuleshow@mac.com的郵件了。我還用我的Logitech WebPro連在iBook上,成功地玩了一把Photo Booth,要是能拍大頭照(有卡通背景的那種),就好了。                 我在麥課一班上,認識了幾個新朋友,其中有個醫生,也是上海的,正在售賣一套電源,我打了電話給他,很客氣的一個人,他本來是電池、兩個電源一起賣的,答應轉讓一個電源給我,我又表示要向他買一條內存,他讓我今天白天聯繫他。         聯繫之後,給了我MSN,於是就聊上了,最近他告訴我,iBook G4的內存就是普通PC筆記本的內存,這玩意,我有的是。於是,找出一台Acer TabletPC(市價16800,好久沒用了),擰開後蓋,取出一條512M的內存,還沒等蘋果關機,就卸下鍵盤,擰開前蓋,等機器全關了,插上內存,啟動,一切正常,顯示有了1G的內存,再用iPhoto,明顯快許多,在此,謝謝那位朋友了。         晚上,又碰到這位朋友,答應明天把東西給我,而且答應再送我一條VGA的線,這樣,我只要每天把本本帶來帶去就行了,其它的,辦公室和家裡各有一套,可以用得很爽了。         好了,升級內存和「買到」電源的事,就到這裡了,再說「沒有買到電源和內存」的事。         上週二,有朋友在我的博客留言,介紹我去麥課一班,說是一個很友好的論壇,於是就去了。那天晚上,有個叫ABC的網友,說他的電腦被偷了,只剩下一個電源和512M內存,願意出售,於是我註冊了賬號,和他聯繫。         第二天,也就是週三,那人聯繫到我,說是先把東西寄給我,再讓我付錢,討價還價後到了680,雖然我也知道有點貴,但不是圖個方便嘛,而且人家的電腦又被偷了,於是請他寄給我。週三那天,來 往了許多站內短消息,說定之後,我便飛天津了。         週四,看相聲,吃東西,忘了和那個ABC聯繫。         週五,一上麥課,發現有人舉報一個姓黃的是騙子,說是一台電腦賣了兩主,一人拿到,一人就被騙了錢,我還不當回事,打開短消息框,想和ABC確認一下,結果發現短消息全沒了。正在詫異中,看到網友的貼子,說ABC就是那個騙子,奇怪,我當時想騙子豈有「先貨後款」的,不承想,大家看我的ID是新的,以為我是ABC的馬甲,當場提出質疑,我呢,越描越黑,最後只能賭神罰咒,說我不是那個ABC。         還好,有個叫ahwei(也謝一下啦),特地加了我留的MSN,和我聊了半天,總算相信我不是那個騙子,還替我澄清,再次感謝他。         當時,我還是不信ABC就是騙子,那時我在天津,也不知「先貨後款」收到沒有,等週一回到辦公室,沒有收到,ahwei還特地問我事件進展,我告訴他沒有收到東西,基本可以肯定,那個就是騙子了。最後再注一筆,騙子打算賣給我的內存和電源,就是他「一僕二主」事件中,沒有給別人的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