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不是長得粗就牛啊

        昨天,Columbus Day放假一天,糊塗蛋的我,居然跑去上班,進了辦公室,一個人都沒有,黑燈瞎火,哭死我,這已經是我大概第十次,在節假日傻乎乎地去上班了。今天早上,碰到Jonathan,說起昨天我來過辦公室,他說「no overtime!」,哎!         不過也好,大家上班,我一個人,沒事,可以去逛逛,把車開到徐家匯太平洋電腦城邊上,管停放的一臉媚笑,明擺著是打算不給票了,當然大多數情況,不給票就可以少付一些,呵呵!         先到良玉逛了一圈,不是正打算買iMac嗎?問了一下,說是13,700,升2G內存,加2000,好像黑了點,敷衍了一下,走人。繼續往裡走,有個小夥子上來兜生意,我說好啊,我要「裡面是SATA的,外面是1394的硬盤盒」,他說有,把我七轉八轉,帶到攤位前,又叫個小妹去取貨,其實是「搬磚」去了,過不多久,東西拿回來,外面是USB的,傻掉,是那小夥子傻掉,不是我。又到了元谷,我是知道元谷有這款的,但是小妹怎麼也搞不清我到底要什麼,只能作罷。         閒逛一大圈,在「壽司亭」吃了午飯,又到Bread Talk買了面包,開始幹正事了。         先是把PSP拿到百腦匯樓下,要求把DevHook升到最新版本,JS敲我竹槓買了張引導盤,60元。         然後到了百腦匯的2樓,看到一個攤子還行,就問她有沒有「裡面是SATA的,外面是1394的硬盤盒」,不料,那姑娘說有,先是給我看了個樣品,裡面SATA的,外面USB的,賣200多一點,我說我要外面是火線的,她說要400。         東西說是「百事通」的,明顯就是三無產品,包裝盒上沒有生產廠家,說明書也沒有。我對「百事靈」很有好感,曾經在SATA剛出來時,買過「百事靈」上千元的硬盤盒,不管了,今天就是來買這個的,沒有還價要下了,拿了東西立馬回家。         盒子很好裝,上面有四個大鏍絲,那樣就不用工具了,擰下鏍絲,裝上硬盤。有一個外接的12V電源,也插上,接上1394線,打算享受一把了。         電腦很快認出了硬盤,是我以前Windows時的一個系統盤,到Applications裡找到Disk Utility,打算格式化成Mac Journal格式,填上卷名,按下Erase鍵,抽支煙,等著。         等了「半半六十日」(滬語:很久的意思),進度條在一點點地走,可就是沒有完的意思,過了一會,跳出一個出錯信息,告訴我操作不能進行。怎麼辦?你說大多數玩電腦的絕活是什麼?重啟!對了,重啟硬盤,拔插火線,重啟電腦,拔插火線,這下好了,別說不能格式化了,系統乾脆認不出硬盤來了。         無奈之下,接上USB線,這個盒子是USB/1394兩用的,奇怪,一下子就好了,什麼問題都沒有。突然忽發奇想,會不會是火線的問題呢?打開我的百寶箱,那可絕對是百寶箱,線纜少說有一百條,穩壓器少說有20個,找了一根當時玩PC時,買PCI 1394卡送的火線,插上,也不行。         抱著「死馬當作活馬醫」的心情,拿出一根當年買iPOD附帶的1394線(我的iPOD是一代的10G,至今工作正常,看到許多哥們新買的iPOD頻頻出問題,有時想,東西就是老的好啊!),這根線,看著實在寒磣,只不過比絨線粗上那麼一丁點,你要說是棒針衫的那個線,這條火線好似還要細上一些。插上,電腦又認出了硬盤,格式化,不過幾秒鐘的事。         奇怪奇怪真奇怪,從小物理學就學過,導線越細,電阻越大,難道我發現了新的物理理論?         我的硬盤是40G的,我嘗試了一下,同時並發10個拷貝工作,拷貝30G左右的東西,不到十分鐘,也全都完成了。         如此,我知道了,毛病出在線上,於是打算寫一篇《別小看一條線》。         今天,終於上班了,大家都上班,不再是我一個人,看來,我是個挺喜歡上班的人。辦公室裡有一根極牛的火線,首先是粗,可以說是我見過的各式導線(除了打印線)中最粗的一根了;其次是炫,線是透明的,裡面有銀色的屏蔽層;再者是酷,這根線插上1394口後,兩端都會發光,幽幽的藍光,很酷。這條錢,是我在g-er.net定購的,好像也要二十幾元了吧,我一向用它連接iPOD,工作一直很正常,我也很喜歡這條線。         回到家裡,挺上這根「很粗的線」,一下子就認出硬盤,然而卻不能進行任何操作,一按Finder,「風扇」(就是Windows的「沙漏」)轉個不停,依然不行,昨天是太平洋的小夥子傻掉,現在輪到我傻了。         開機,關機,開啟硬盤合,關閉硬盤盒,百計無施,可謂「百事通」,成了「百試不通」。         換上了iPOD的那條「小樣」火線,一切又正常了,我再一次格式化了硬盤,拷貝了35G的東西,運轉良好,速度極快,奇哉怪哉,看來「絕對不是長得粗就牛啊!」。         最後,再展示一下這兩條線,背景的格子是1cm,看看,絕對不是長得粗就牛啊!

當選年度悲情人物

        Barakiel封的。         第一,看到錢熠演的《長生殿》,二話不說買下,孰料演的是《迎像 哭像》,說的是楊貴妃死後,唐明皇由於思念,用檀香木雕了一尊像供著,有一大段唱,都是唐明皇演的,錢熠就是扮演那尊像,坐著一動也不動(不能動),強烈要求廢除用活人演像的陋習,改用檀香木公仔,實在不行,長毛絨公仔也行啊。         第二,買了速滑鞋,剛出門去接小豆,屁股就著地了,160斤全壓在一瓣屁股上,那個叫痛啊!         第三,今天哥倫布日,放假,我居然就糊裡糊塗地去上班了。         第四,倒了幾十張CD,誰知iTune的缺省壓縮不是無損的,而是128K的,浪費我多少時間啊!         第五,買了一隻新的硬盤盒,牌子叫「百事通」,結果百試不通,好在最後發現是1394線的問題,用iPOD的線代替,好了,差一點就去退貨。

又添了點東東

        10月6日上午,去刺繡博物館,不果,就去了崑曲博物館,由於後面還有「檔期」,於是豆媽和豆豆進去小逛,我則到邊上的書店,去覓上回Barakiel買到的書。邊上的書店,以前只有個櫃檯,如今是大得多了,評彈音像放在桌上,崑曲音像放在櫥裡,一邊還有個書架,是賣書的。以下是是些封面,價格一併。         《長生殿 擋馬》最氣人的就是這張,買的時候看唐明皇是蔡正仁,楊貴妃是錢熠,心想從來沒見過錢熠演貴妃,應該不錯,立馬買下,誰知今天晚上想看了,一看小標題——《迎像哭像》,真是所謂「悔得腸子都青了」,有倒真是有錢熠,就是一絲不動的錢熠,連「臉上掉下淚來」,也是高力士說的,並不能看見。強烈要求以後演《迎像哭像》用檀香木公仔,活人扮的,按假冒偽劣論處。《擋馬》是王芝泉的,此片12元。         王芝泉《白蛇傳 水斗》,《雷鋒塔 盜庫銀》,很不能理解這兩個戲為什麼不都是白蛇傳,12元。         這張買給小豆看的,小豆聽過故事,沒見過,好多人演,12元。         老蔡《八陽》,八段唱,結尾都有「陽」字,故名,12元。         這張屬於「非理性購買」,因為一直聽說毛澤東叫人唱詩詞,也想過過「帝癮」,想當年劉邦到長安去了一回,就說「原來做皇帝這麼舒服啊」,於是就做了皇帝。皇帝我是不想做,但皇帝聽的,也想見識見識,於是買了,價格不菲,42元。有梁谷音、張軍、張洵澎、蔡正仁等。今天上午放了第一隻,一陣交響樂過來,趕快從碟機裡取出。         俞振飛、劉異龍的《太白醉寫》,這還用說嗎?以前買過的,一時找不著了,10元。         忘了價錢,因為《佳期》聽得出繭,卻沒見過全本的《西廂記》,所以買了,蔡瑤銑、王振義、史紅梅演。蝸牛一見,說「這個東西,看不得的, 嚇人」,哈哈。聽了一下,全場交響樂伴奏,實在嚇死人,嚴正抗議崑曲用西方樂器伴奏。         《毛偉志崑曲唱段選》,這套好貴,200元,8張CD,2張DVD(口法講座),糊裡糊塗就買了,主要是看到有《思凡》,想想手中的段子,都是錄像,音質都不怎麼樣。買完之後,就在車上聽,一聽嚇一跳,好得不得了,就是一把笛子伴奏,8張CD全是如此,再無第二件樂器,毛先生的發聲(特別琴挑一段),和俞振飛並無二致,乃是一路上來的,非常值得。         這套不是崑曲,是評彈,共20張CD,乃有楊振雄、楊振言、嚴雪亭、張鑑庭、張鑑國、蔣月泉、徐雲志、劉天韻等,著實好東西,其實我已經有了這套中的四五張(有單行張版本的),看到成全集的,還是買了,共150元,較之全套,可以少50元,正好。         

也談介母,和我的「教學經驗」

本文首發人教論壇,文中提到的聶老師,是論壇上一位頗受尊重的教師;並且鄭重聲明,小豆的拼音是豆媽教會的,我只是鞏固而已。 ————————————————————————————————————————————————————         我只教一個學生,我的女兒——小豆,所以,要比各位老師輕鬆許多。         小豆進了小學,讀了拼了,第一天回來複習,就把我聽得心癢癢,她是這麼讀的「bá把」,咦,怎麼第二聲的韻母,拼出的音是第三聲的?於是教她念,念了幾遍後,發現連我自己也會拼成第三聲的。         於是想起詩來,「平平仄仄平」,五律起式,兩個平聲字後面,跟仄聲是很符合格律的,也是最朗朗上口的,轉調成第三聲很正常。想起我們小時候,聲母、韻母都是沒調的,拼出的字才有調,於是打了電話給老師,老師說現在就是這麼教的。         沒辦法,在「清籟吳語論壇」發了貼詢問,我是那裡的常客,一直在那兒討論方言的問題,裡面有個拼音專欄,同時又在自己的博客上發起疑問,給果回貼有三十幾個,莫衷一是。         暫且不論韻母到底帶不帶調,我發現小豆拼不出音來,她拼音的時候,是靠記憶的,而不是通過自然的發聲的。         於是,我決定,自己教,那是週三的晚上,可天色已晚,只能作罷。         週四、週五,我晚上有應酬;週六出門,在路上,豆媽給豆豆拼著玩,小傢伙一下子就拼出來了,而且所有的音,都能拼出來(她學過的部分)。         我就立刻加碼,嘗試性地給她拼「guan」,她一下子也拼了出來,我給她拼的時候,我讀「哥彎」,她立刻說出了「關」,我又說了「勒煙」,她也立刻就拼出了「聯」。小豆一下子成功了,她自己都很開心,一開始,還有拼錯的,不過十幾分鐘後,她可以拼出所有的拼法來。         在接下去的幾天,小豆上了癮,不斷地要求我們「出題目」給她,就是我們說聲母和韻母,她來拼,據說考察,她已經完全熟練地掌握了所有的拼法,但依然樂此不疲,我們教學,不就是要培養小朋友的興趣嗎?這點,成功了。         小豆依然不識拼音(除了課堂上教的),而且也不知道有沒有這個字,於是我忽發奇想,用普通話裡沒有的音,給她拼,比如「biang”,「hia」,讀作「波央」、「喝呀」,小豆也能完全地拼出來,我真是「欣喜若狂」,我們教拼音,不就是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嗎?能夠自如地把聲母和韻母結合,拼出該有的音來,不正是拼音的真諦嗎?小朋友以後要學英語,甚至也研究方言,不也正是這麼拼的嗎?         再來說介母,我知道還有個東西,叫《漢語拼音方案》,每本字典後面都有的,第三部分叫《韻母表》,共有35個韻母,方案裡沒有複韻母,也沒有介母,35個韻母是獨立的韻母,也有獨立的標音,比如uei標作「威」,iong標作「雍」……         漢語拼音方案,是最基本的東西,為什麼不能這麼來教呢?拼音字母化,只是一個簡單的可行的辦法而已,但其本質,是脫離不了發音的本質的。是有二證:第一,中國以前用反切法,就是第一個字的聲母,加上第二個字的韻母,來拼出一個音,從來沒見過三個字的反切,用當中一個字的介母的;第二,中國的韻譜,比如《佩文韻譜》,可算是與《廣韻》齊名的一部權威韻書,其「去聲韻」中就是「二十九豔」、「三十陷」,就是說去聲(第四聲)的二十九類是韻母an,第三十類則是韻母ian,可見介母是同著韻腹韻尾,組成獨立的一個韻的。         看到有人說「介母」的「本質」是韻母,其實大錯了,事實上,ian作為韻母,只是yan的韻母寫法,同樣uai,也是wai的韻母寫法,本質上,介母是後面這個韻母的聲母,組成一個新的韻母。在理解上,我們應該理解成w是u的大寫,y是i的大寫,當出現在字頭時,用大寫,出現在字中時,用小寫。         對於上面這點,包括聶老師,好像也沒有很好的表達,聶老師說他做過一個遊戲,就是讓兩個小朋友上來,介紹一下,他在當中,就是介母,這樣的說法,表示介母是和聲母、韻母同等的,這在音位上說得通,在音韻和拼讀上說不通。為什麼呢?就拿邊來說吧,二分法(也就是我主張的辦法),是拼作「波煙邊」,可見介母是和韻母先要結合的,如果介母的地位是和聲母、韻母同等的,就是沒有排他性的,那麼「波煙」也應該可以拼成「逼安」,然而我們都知道,「逼安」是拼不出「邊」的。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介母的本質是聲母,必須和韻母先拼,拼成一個新的韻母(聶老師不要打我,我只是拋磚引玉罷了)。         小豆學會拼了,還不會寫,今天晚上,我和她一起做小卡片,把所有的聲母、韻母(我認為的35個)都寫上,隨機抽取來讀,我相信,讀著讀著,她就可以記住了。小豆堅持要自己寫,我拿了本《漢語拼音方案》給她,她抄得不亦樂乎,八點半哄她睡覺,還沒抄完,明天繼續。         對於小豆的認讀水平,過幾天再報導。

小豆的第一個一年級

本文首發《人教論壇》,那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辦的一個論壇,許多老師在那兒探討,有許多老師的貼子為「我的第一個一年級」、「我的第三個一個級」,於是就有了這篇。 ————————————————————————————————————————————————————         小豆是我的乖乖小女兒,今年,她終於讀一年級了,在她沒有出生的時候,我們就憧憬著她的任何一個「第一次」,第一次進幼兒園,第一次進小學,第一次談男朋友,生第一個孩子,等等。                  小豆算是個挺厲害的小朋友,她在四歲半的時候獨立爬上了玉龍雪山,又在五歲半的時候,到了西藏,最高到了五千多米,照樣奔跑如飛,她也在零下幾十度的時候,躺在敦 煌的雪地裡玩耍……         從小豆出生起,我們就給她寫日記,當然,媽媽寫得比較多,我只是有時湊個熱鬧,我們有自己的網站,小豆的日記在 http://chinese.yuleshow.com         小豆的幼兒園很貴,要1600一個月,就在家的邊上,進小學的時候,我和媽媽有些分岐,我認為,小學以近為主,上海許多學生來回三個小時,不但小朋友沒時間玩,就連家長也被拖死,我認為即便我們很愛小豆,我們也需要我們自己的時間,小豆也需要她的時間。媽媽還是從學校名聲出發,想進名氣大的學校,但都很遠。         後來,家中發生了一點事,我們夫妻兩個都是獨生子女,上面有五個家長,只要其中一個有些「生病落痛」,我們就只能疲於奔命。經過那一次,豆媽被我說服,就讓小豆進幼兒園對面的公立小學,一般早上保姆送,如果我來得及,就我送,不過十分鐘的事。         小豆有個毛病,不肯吃飯,縱然我燒菜也算小有名氣,但小豆就是不肯吃飯,以至於在幼兒園,永遠都是吃得最慢最少的一個。進小學第一天,回家的第一句話,居然是嚷著說「肚子餓」,我們沒有感到絲毫的心痛,倒是有些高興,小傢伙終於知道什麼是餓了。         從開學到現在,小豆幾乎天天嚷著肚子餓,幾乎天天晚上都吃得很乖,我們很開心。                  小豆還有一點很好,放學的時候,是我們的長輩去接她,或者公公、阿婆,或者外公、外婆,她從來都不肯讓老人替她背書包,因為我告訴過她「自己的東西要自己拿,小朋友不幫大人拿也算了,怎麼還可以叫大人幫小朋友拿呢?」,小豆記住了。         還有一點,是我和豆媽的共識,就是一開始讀書,就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我和豆媽的小時候大致相同,都是在一年級養成習慣,終身受用。所以在這一點上,我們非常「死板」,告訴所以去接小豆的長輩,一定要一下課,就接回來,回家之後,不要吃點這個玩點那個,一定要先把作業做完,理好書包才行,所有的「旁事」,等做完作業再說。小豆在幼兒園的時候,總是玩到最後一個回家,豆媽特別主張讓小朋友玩,進了小學,有許多幼兒園的「玩伴」,還有幾個在一個班的,下課後,其它同學相約去「故地」玩,小豆總是和他們說「我要先回家做作業,晚上再約著一起玩吧」,這一點,我很開心,也很為小豆自豪。         現在,快一個月了,小豆的學習很好,習慣業已開始養成,在學業上,沒有太多的問題,除了讀書太輕之外,尚可接受。倒是我,明明主張「家長不要陪讀」的我,硬是看著、聽著她的拼音,橫豎不舒服,找了做網友的老師們討論,又發現了這個論壇,一發不可收拾。                  今後,我會把小豆的成長經歷發上來,我也會參與到各位老師的教學活動中,可能,不是為了小豆,而是為了整個下一代。

一些拼音字母與聲調

āáǎà ēéěèê īíǐì ōóǒò ūúǔù ǖǘǚǜü         整理了一下,這樣的話,打拚音就方便了,我用的是蘋果機,不像視窗那樣可以容易地調出拼音小鍵盤來。

「聯」字怎麼拼?勒衣安聯?勒煙聯?

        看來,我得寫個《陪讀筆記》,女兒還沒碰到問題,我的問題來了。         我的問題是,「介母」在拼讀時,是否要單獨發音,我們知道,ian, iang, iao等等,在《漢語拼音方案》(就是每本字典後面都有的)裡是單獨標為「煙」、「央」、「腰」的,但在請教了不少小學教師後發現,他們在教的時候,是教做「勒衣安聯」的,這樣的話,就失去了拼音本來的意義了,只是認讀(而非拼讀),那又有什麼用呢?         我們知道,在字母式拼音發明以前,是用反切法的,就是上字的聲母,加上下字的韻母,來拼成一個音,反切法始終只用兩個字,可見ian/iang/iao等,是單獨的韻。         另外,在中國的詩詞曲韻譜裡,這些ian/iang/iao也都是單獨的韻部,個人認為,實在沒有必要,也不應該分開來單獨讀出介母來。

奔走相告 海盜船沒有了

        一上班,G在msn上告訴我,說是今天上午五點半,在展覽中心召開緊急會議,會議上對陳良宇就地免職,免除一切職務,由韓正擔任上海市委書記。         在網上和幾個朋友聊起,只有K一個人相信,我再問G消息的可靠度有多少,G說百分之百的可靠度,他「上頭有人」(引《武林外傳》話),看來是可信的,只是事關重大,還是將信將疑。         中午,吃午飯的時候,大家又聊起這件事,還是只當笑話講,並沒有人怎麼信的。吃過午飯,K突然叫起來「鳳凰電視的網上有了。」         一看,短短幾句「免除陳良宇一切職務」,這時,才有人信。再過一會兒,新華網、人民網、新浪網,也都有了,而且有詳細的報導,說是「陳良宇同志涉及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違規使用社保資金、為一些不法企業主謀取利益、袒護有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的身邊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親屬謀取不正當利益等嚴重違紀問題」,仔細一看,各個網絡都是一模一樣的,想必是中宣部的統發稿,這樣的大事,沒人想亂寫。         幾乎就在同時,我的msn熱鬧起來,張三、李四都把消息遞送過來,說的,無非就是此事,我只有苦笑,為什麼我說的時候,別人就不信呢?         晚上碰到Barakiel,她說一點鐘左右,她的手機同時有三條消息、msn上則有兩條,說的也都是陳良宇下馬的事。         我說,這個就叫「奔走相告」啊,新時代的奔走相告。過去,通訊條件較差,高級的飛鴿、鴻雁,都被「統治階級」掌握。平民要傳遞消息,只能靠喊,遠的地方喊不到,只能走得近些再喊,消息令人鼓舞,於是走得快些,就可以早一點讓人知道……         走得快,就是「跑」,就是「奔」,「奔走」是個偏義複合詞,就是古文中「兄弟」指的是「兄」,「子女」指的是「子」,這裡的「奔走」,指的僅僅是「奔」。奔走相告,就是跑到去告訴親朋友好友,告訴什麼?大快人心的好消息。         這回,又「奔走相告」了,只是這次用的是互聯網絡、是手機短消息網絡。         今天,上新華論壇,關於此事的貼子,已經有六十多萬人點擊,回貼已經超過七千。而且,點擊和回貼的數字上升之快,也屬於空前絕後。看個數字吧:第6901條回覆,中午11點32分,而不多久之後,下午的13點57分,回貼已經到7701條,而瀏覽數,更是以每次刷新就有數百個新瀏覽的數目在遞增,這就是新時代的「奔走相告」啊! —————————————         再說一件事,SK II前段時間被檢查出含有銣、鉻兩種重金屬,而根據質監總局的標準,化妝品內允許此兩種物質存的比例為「0」。         質檢局查出的SK II含量沒有超過相應的食品標準,就是說,這玩意要是吃下去的話,對人體是無害的。         於是,有人提出了一種說法,說是在科學上,不可能有「0」,這樣的一個絕對值出現,說如果測量儀器的精度在50毫克,那麼40毫克在這台儀器上的表現就是「0」,同樣如果儀器的精度是5毫克,則4毫克為「0」。由這個理論,在要求為「0」的時候,應該說明儀器的精度。         既然這玩意符合食品標準(雖然不是食品),就算吃也沒事;而且標準又不符合規定;同時,也沒有超過香港、新加坡、台灣等各地的標準,那麼是不是可以這樣認為「該產品的確存在銣和鉻,但對人體無害」?         有些人是這麼認為的,但網絡上的大多數「糞青」並不這樣認為,他們認為這是起嚴重的辱華事件,是日本人(SK II雖是美國品牌,卻在日本生產)「下毒」,同時「糞青」們認為,那些在網上為SK II說公道話的,那怕只是沒有對SK II深惡痛絕的,都是「漢奸」,都是日本人買通的「網特」。這令我想起剛解放的時候(「想起」?我活在那時過嗎?),每個人看別人都是「特務」,巴不得抓住別人通敵的證據……         以前,要弄臭一個人,就說他「生活作風有問題」,如今要弄臭一個人,只要說「他拿了主子的錢」,哈哈哈哈,網絡暴民,與紅衛民何異?         昨天晚上去吃壽司,發現我最喜歡的「海盜船」被貼上了白紙,其它還有「海草」之類的也沒有了,問了領班,說是「貨源不足」,我想可能也和近期的中日貿易戰有關吧。 —————————————         又聽說,今天早上,各個報攤排起長隊,爭購新聞紙,據說新聞條目和網上隻字不差(本來就是統發稿嘛),或許有人想收藏,也未可知。

漢語拼音到底如何讀

        小豆子在家讀拼音,我越聽越怪,總是覺得彆扭,當她拼的時候,是這麼拼的:                  聲母(不帶聲調,也就是第一聲)韻母(帶聲調)–>拼出來的音(帶聲調)         打個比方,拼「佛」字,就是:         f (1) o (2) –> 佛         這樣一來,我發現一個問題,就是特別當這個字是第二聲的時候,照這種拼法很容易拼成第三聲,又問了一些朋友,好像普遍年紀大的(像我這樣,35歲),拼的時候,韻母是無調的,而年紀輕的,象minus,則是韻母帶聲調拼的。         大家有沒有興趣討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