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機記

  既然已經加入了無線電運動協會,總得有些設備吧,就像加入了汽車協會,總得買輛車吧。雖然行駛證(電臺設臺證)、駕駛證(電臺操作證)還沒有拿到,但先買個電臺的,還是大有人在。電臺到底不是車,即使不遵守規則隨意使用,衹要不談政治,不罵粗話,基本上沒人來找你。   買機器,要考慮許多東西,首先是驗機的問題,就像汽車在申領行駛證前,不能大肆改裝,電臺也是一樣;而且,也正如汽車超過排量不能驗車,當然車管所賣出來的車另當別論。無線電管理委員會對於電臺的要求據說很苛刻,據說如果功率或是頻率範圍超標,就絕對不行的;不過也有例外,要是這臺機器是在無線電運動協會對面的上海海姆通信公司買的,都是可以直接驗機的,這在極大程度上扶植了中小企業的發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個別人為圖便宜而走私電臺的情況。這令我想起十幾年前安裝私人電話,那台電話機必須在電信的大廳裡購買,否則是不允許入網的,不像現在的電話機市場良莠不齊,疏於管理,那時雖然沒有好的,更都是一樣的,既然沒得挑,也就沒有惡意競爭了。   其次,當然是價錢了,機器的檔次有許多,價格也有很大差別,從幾百元到幾千元的都有。相對來說,電臺不像手機那樣價格透明水分少,由於電臺的使用程度要遠遠低於手機,市場透明度要遠遠低於手機,所以價格差距很大。哪怕是同一臺機器,在不同的供貨商手裡,價格可以相差許多。就像一臺市價2000 元左右的八重洲7R ,在協會對面的海姆可以賣到將近3000 。而且,3000 元的「據說」還是「小功率」的,要不是小功率的,怎麼驗得出機來?   最後,機器的性能也是一種重要考量。總的來說,就是專業機,一般都很業餘,通常沒有太多的按鈕,衹有非常簡單的顯示屏甚至乾脆沒有,大多數沒有數字按鈕,不能任意選擇頻率而衹能使用已經預設的頻率。與此同時,業餘的電臺看上去都很專業,不但有數字鍵盤,大屏液晶顯示,而且頻率範圍也比專業機要大得多。當然,專業機之所以稱之為專業機,其穩定性和牢度,都要遠遠地超過業餘機。專業機和業餘機的關係,就好比是專業服務器與多媒體遊戲機的區別。   在考慮了這三點之後,我既不願意去買海姆的高價機,也不想要專業的高價機,看樣子,衹能走低端路線了。好在JackZ 事先就給過我建議,說是一切先為了驗機,買最最便宜的可以通過驗機的設備,等拿到合法身份,再作考慮。於是,和JackZ 約在了上海火車站邊上的長安大廈「淘機器去」。   長安大廈在火車站的斜對面,中間隔著長壽路與共和新路,很久以前,上海「拷機」風行的時候,拷機的龍頭老大「國脈」就座落在長安大廈,當時門口有無數的黃牛兜售二手拷機以及燒機的業務。如今,長安大廈是個大型的手機集散市場,從拷機到手機,科技的發展之快,真是讓人慨嘆錢掙得不夠快。   長安路是一條與長壽路交叉的小路,長安大廈就在轉角上,長安路有停車場,把車停好,JackZ 帶著一位叫David 的朋友來了,那位David 據說是大俠級人物,從小就裝收音機,家裡還有寫頻設備,同時還開著一家錄音棚。   在停車場,可以看到2 號樓和3 號樓,2 號樓有扇邊門,要走幾級臺階上去,臺階極滑膩,必須踮著腳走。邊門,與其說是門,不如說是一個大窟窿,進門之後,右邊有條兩三米的小過道,陰暗潮濕,為「淘機」平添幾分刺激。從過道穿出去,就是手機集散市場了,在西北角上有一家「上海常森電子」,正是我們此行的目的。   首先,我在JackZ 的推薦下買了290 元一臺的北峰BF-71b 手臺,這種手臺的最大優勢就在於「價格低、功率小、頻率窄」,完全符合驗機的要求。雖說便宜,功能倒也還可以,標稱工作在430-440MHz 下,可以通過數字鍵盤軟擴頻至420-450MHz ,附送的耳機效果也很好,290 元的價格,性價比真是有夠高。   除了北峰,好像這家店就沒有新機器的,櫃檯裡、貨架上,全是新舊程度不一的二手機,那架勢,使我想起人家專門拆賣電腦配件的地方,反正就是一個字——「亂」。 David 從後面的貨架上「淘」出一臺黑色的機器來,夠沈夠重,他說這種機器叫Motorola…

報名記

  中午,好友 JackZ 突然在網上找我,問我有沒有興趣一起玩業餘電臺,我其實已經想了好久,不但在網上做了許多搜索工作,甚至還慫恿小米的爸爸先去打探情況,聽 JackZ 一說,當然是一拍即合囉。   JackZ 打了電話過來,告訴我他目前的「發燒」情況,他已經有了六臺機器,其中兩個是車臺。他告訴我停止好久的無線電操作證四級考試,馬上就要恢復了,而必須要參加的學習班即將在一月份開班, JackZ 讓我「趕快」去報名,並且承諾在我報了名之後,他來幫助我購買機器以及驗機。   當下決定,下午就去報名, JackZ 還提起另一位玩 Linux 的好友 Chaos 也打算去報名,於是打了電話給 Chaos ,約好下午一點半在靜安寺的航站樓門口集合,一起去報名。   準時, Chaos 在「接頭地點」上了我的車,我從華山路延安路上了延安路高架,然後轉到南北高架,再轉到內環高架,在延長路下來,往前走到第三個路口,右轉到了廣中路。   在上海,玩業餘無線電,必須到上海市業餘無線電運動協會登記,加入會員,協會就在廣中路 444 號,上海市軍體校的裡面。在廣中路上,由共和新路由西向東,軍體校在右手邊,門面朝北,門的正對面有個交通指示箭頭,指的是「軍體駕校」。   很明顯,軍體校的主業是駕校,因為在我要進門的時候,就看到裡面全是教練車,而看門的老伯也問我是不是來報名參加駕校的,豈有開著車報駕校的?看門的老伯說,如果是無線電報名,應該走西邊的直馬路上邊門,而這裡過去,是不能左轉的,「肯定」要被警察抓住罰款的;而如果我「可能」付給他五元錢的話,就可以讓我從正門進去。   在付了五元錢後,我開進了大門,遠遠望去,軍體校裡全是練車的,為了避免被生手撞車,我把車就停了大門邊上,步行從入門的第一個小道走過去。經過了交通規則教室和考場後,見到一幢樓(注意,就是這幢樓,四號樓),掛著「上海海姆無線電通信設備有限公司」的牌子,邊上還貼著一張「關於軍體校工作聯係,請到綜合樓六樓」的告示。   在去綜合樓的路上,我突然想起這個「海姆公司」不就是在協會主頁上的那家推薦公司嗎?原來,他就在這裡,不被推薦才怪呢。   到了綜合樓,被告知無線電協會就在「海姆公司」的那幢樓(四號樓)的三樓。回到四號樓,上了三樓,是條走廊,左邊到底是上海市業餘無線電運動協會,而右邊,就是海姆公司了。無線電協會的門上貼著「每週二、週四、週六」辦理入會手續,敲了幾下門,裡面沒有人。   於是到海姆公司看看。海姆公司很亂,東西到處堆著,兩位工作人員是典型的國營企業腔調,人倒也客氣。櫃檯前有些機器和樣本,其中有個手臺的廣告說功率是 5W…

四碗米線

  11月23日,午飯其實有自助餐供應,Tara和Jonathan找到我,問我是不是有興趣出去尋食,既可以逃避公務餐上談公事的煩惱,也可以多嘗一些味道,何樂而不為。我們去了海逸後面的那家著名的橋香園。店挺漂亮,英文店名叫做The Brothers Jiang,怪怪的。一樓賣票子,有二元的血旺,也有一元的木瓜水,成套的米線從十元到八十元不等,我要了二十元一套的。   空氣中瀰漫著一種燒煮內臟的既臭且香的味道,樓上多是外地人,吃著成套不辣的過橋米線。樓下多半是本地人,有涼米線和湯米線,澆頭直接放在米線上,遠遠望去,紅紅的一片。   在樓上等著的時候,每人先品嚐了一盅田七汽鍋雞,汽鍋很小,不過飯碗大小。田七,又名三七,是雲南白藥的主要成分,雲南特產。昆明城市,到處可見,就連茶葉鋪中也有得賣。雞是黑皮的,切成指甲大小,湯味挺鮮。   過不多久,每人上了一個瓷盆,盆中有五隻小瓷碟,碟並不大,寸許。五個碟分別是生鵪鶉蛋一隻,榨菜,醃蕨菜桿,油浸菜葉和酥肉幾片。過一會,又上了一疊巴掌大小的塑料碟,碼在一起,共有六個。最上面的碟是蔥花和香菜(蕪荽)末,又有一碟北極貝和雞脯,一碟豬肉,一碟毛筍,一碟目魚片和竹蓀,一碟火腿,最後一碟牛肉片和魚片,除了北極貝、豬肉和毛筍是兩片外,其餘的均是一片。   最後,湯碗上來的,極大,小面盆似的一個,湯上浮著厚厚的一層油。據說可以保溫,將鵪鶉蛋、肉片、魚片依次放入,燙熟後取而食之,嫩且鮮,只是覺得湯並沒想像中那麼燙。吃完葷菜薄片,倒入米線和蔥,攪勻而食,吃些米線喝點湯,味極鮮美。可以肯定的是,湯的溫度絕對沒有九十四度,入口根本不燙。不過,雖說不燙,還是吃得出汗來。吃完米線,喝了一元一碗的木瓜水,木瓜凍沒有昨晚小吃攤的好,太過軟嫩,也沒有那麼甜,不是很和我的胃口。   11月30日,快要離開昆明了,我們下午三點四十分離開昆明機場,四點十分到了海逸酒店取寄存的行李,Sam表示來了雲南一回,總得好好再吃一頓米線,於是我們又去了橋香園,根據Sam的說法,沒有麗江大研古城的那家「蒙自過橋米線」好吃。我個人認為,麗江的那家湯好,而橋香園的料比較好。Sam邊吃邊說橋香園多半也是騙騙我們這種人的,好吃的東西可能只是路邊的一個小攤。我說路邊小攤是好吃,可是推廣就不容易,要是能夠推廣到象橋香園這樣的規模,還能帶著特色,何其難啊。所以,這樣看來,橋香園做得還是不錯的。   到了麗江,吃了「正宗蒙自過橋米線」,才知道橋香園也不過如此,美食的追求永遠都是如此,一山更比一山高,其實,只要開心,並無所謂。許多人都覺得盒飯不好吃,我就覺得很好吃,我說「論美食,你們應該比不過我,可我都覺得盒飯好吃,你們為什麼就不能吃出點什麼來呢?」。 這張照片,是麗江的「正宗蒙自過橋米線」,20元一份,Lara一回氣吃了兩個雞腿,厲害。我也沒吃飽,加了一碗米線,一元錢 九碟,應該先放鵪鶉蛋   現在好多地方都騙人,讓客人一起把東西倒下去,其實,放每一件東西,都是有講究的,生的先放,熟的後放,厚的先放,薄的後放,牛肉先放,魚肉後放,凡事都應有個「君臣佐使」。 在「江氏」橋香園,據說這碗湯有94度,其實沒有,但燙東西,是足夠了

街頭小吃

2004年11月27日   走出門外,往右一拐,對著木老爺客棧大門的地方,就有一家四川人開的火鍋店。店主是個狡黠的男人,剛和他老婆說好15元一斤的雞,及問到他,就成了20元一斤,別的東西也是。店主從冰箱裡拿出半隻雞來,黑皮的,說是這半隻雞的「前生」,是一隻五斤八兩的大雞。打了火鍋吃,味道還真不錯。   在雲南呆了十一天,正餐都有照片,街邊的小喫,一般是夜宵喫的,黑燈瞎火的,沒敢抗大家夥去拍,有些東西衹能聽我說了。除了前面的三家正宴,以及中午在海逸酒店的自助餐,其它都是自己玩的時候喫的,的確味道好許多,聽我慢慢道來。      20號和21號兩天,正宴沒有喫飽,約了同事,再去尋食。問了當地人,說是雲南的小喫,以燒烤為主,外地人喫不慣。然而,「既來之,則安之,就算不喫,看看也好」是我一貫的宗旨,所以早就打探明白,十點整,約好同事,直奔而去。   那是兩家店,說是店,不如說是兩個空房子,名字叫做「個舊雞腳王」,門面很大,進深很淺,上街沿(人行道)放著大桌子,碼著原料,下街沿(也就是馬路上),一片髒、亂、差,讓曾是窮學生的我很有親切感。馬路對面,是一溜的水果攤,我未點菜,就先買了個柚子,下酒好啊!   兩家店是一起的,都是燒烤,雞爪、鴨掌、雞腸、鴨肫,應有盡有,另外還有羅非魚,羊肉串,茄子,大腸,一樣點上一點,就著啤酒就幹上了。同志們也沒喫飯,個個鬥志高揚。小地方,服務態度很好,雞爪太辣,我們不習慣,讓攤上剁得小一點,居然一隻雞腳剁成六塊,要放在上海,絕對不會。值得一說的是木瓜水,一個碗裡,黑黑紅紅的湯,當中是一塊塊既像果凍又像蘆薈的塊狀物,非常好喫,衹要兩元錢一碗。據說木瓜水是將木瓜擠出汁水,點個石灰做成透明的塊狀,再加紅糖水而成,可憐見,我一下子喫了兩碗,灌了兩瓶啤酒,倒喫不下別的了。   雲南的街邊小喫,很有特色,花鳥市場邊上的一條路,都是小喫攤和小店,轉角上有個大理白族的攤子,只賣餌塊和乳扇,生意很好,有的時候,居然還要排隊,油炸的乳扇三元,別的兩元,味道好,調料品種多,值得一試。 炸乳扇,可以放椒鹽,也可以放玫瑰花醬,香且甜,奶味濃鬱 這就是攤開的乳扇,在火上烤烤軟,塗上醬料再捲起,就可以喫了 卷乳扇很好玩,用一把沒有撕開的一次性筷子,夾住乳扇,就可以捲了 她攤子上的餌塊,用料挺足的 昆明街頭的棉花糖,不但有白的,還有五顏六色的,把的美女同事們美得喲 昆明街頭的烘山芋,一個個金黃明亮 還有烤玉米,香啊! 雲南最著名的,恐怕要數竹筒飯了,可是,雲南十八怪中卻沒有,可謂「見怪不怪」。一到昆明,街頭巷尾都是竹筒飯,開價二元三元都有,其實一元錢就可以了 正宗的竹筒飯要撕開來喫,那種先把竹子劈開的是「大興」的,沒有了竹衣,就不清香了。竹筒飯有甜有咸,好的是放火腿的,當然,一元錢的那種,才不會有呢 2004年11月24日   在大石橋喫完,我沒有喫飽,或者說還沒有盡興,因為我坐得太遠,挾不到菜,再說,如果一桌衹有一兩個男生,而恰巧這兩個男生又喝酒的話,基本上,他們是喫不到多少菜的。回到客棧,將近十點,我惦記著下車的時候,路口有個燒烤攤,便信步走了過去。其實木老爺客棧離巷口很近,不過一分鐘的路。    那個攤子擺在一家小飯店的門口,看上去就很乾淨,推車上有些盤子,都是可以自己挑選的食材,烤架裡是炭,前面還有六七瓶調料,是推主的「秘密」。    東西很便宜,排骨(肋排)二元錢一串,羅非魚六元錢一條,臭豆腐一毛錢一個,軟骨一元,雞肫、羊肉串五角,茄子三元一個。我隨便要了一條魚、一串軟骨、一串排骨、一串臭豆腐乾、韭菜五角一排,拿回客棧,還是熱的,和Sam兩人躲在minibar(那個位置應該是放minibar的)前吃,稍覺太辣,也難怪,攤主是重慶的嘛。    吃了一回,欲罷不能,結果竟成為每天必修的功課,非旦我和Sam吃,我和拉上辦公室的另六位同事一起吃,最後26日27日兩天,更是叫到逸園客棧裡,擺開桌子大吃特吃,一回就點上五條魚,幾十個豆腐,數十串肉,吃燒烤吃到上百。    我站在攤子等了好幾回,和攤主也聊得不少。她是重慶人,下崗後到上海討生活,不果,結果上了中央二套的當,赴湖北接生意創業,結果被騙家底,只能流落到麗江燒烤。她有兩個孩子,大的已經要考大學,她希望孩子考個軍校,可以不付學費。據說大兒子寫得一手好字,每年春節,寫對聯可以掙不少錢。    她的燒烤著實好喫,她還特地為我們調整了辣度,衹要,我幾次旁敲側擊,問她用些什麼調料,她都不肯說;倒是他的丈夫有次炫耀,說出其中有專門的印度調料。光憑味覺,我可以肯定其中放了花椒粉,別有風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