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遊戲 引子

他是…… 他是什麼?我至今沒有搞懂,我只知道他叫亞當。但他究竟是朋友,還是仇人?我至今沒有搞懂。 不過,算起來,他還曾經是我的恩人呢! 我在很小的時候就認識他了,那時我還不會說話,也許是由於母親的疏忽,但也許是由於母親的故意,我被蒙在了被子裡。那時,剛學會撲騰的我力氣還很小,怎麼也推不開那被子。於是就衹能在被子裡面等死。 那是我第一次經歷「死」這樣一件美妙的事物,一種無法用語言表達的美妙,隨著年齡增長,我對這種美妙的理解與日俱增。 還記得那天在我憋得喘不過氣來的時候,我的被子被掀開了。我看見了他,他長得非常漂亮,高鼻子大眼睛,是一個古希臘式的人物,他對我笑著說:「我救了你,你要聽我的!」 他的前額刺著一枚十字架,我的心告訴我,他叫亞當。那時,他常在沒人的時候來找我,陪我玩,給我講故事,教我識字。 漸漸地,我發現,別人根本看不見他,因為他常在我父母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推開門走進來,把我帶到衛生間和我玩拍手的遊戲。而我的父母根本就感覺不到我在哪兒。 後來,我進了小學,他會在上課的時候來找我,而老師和同學都看不見他,以致於老師和同學都認定我患了「多動症」。 好在,我的書總是讀得很好,才最終沒有被校長趕出來。因為我的作業總是亞當替我做的,而他做的作業,總是對的。 雖然在我的童年,父母從不關心我,但我並不孤寂,因為我有亞當陪伴,他教會了我許許多多的東西,他還教會了我如何撒謊。 母親一直想有個女兒,然而我的誕生,是她一生中唯一沒有如願的事,於是她把我當成一個女孩子來養,給我穿花裙給我紮辮子。 如果我在外面和男孩子一起玩泥玩沙玩水,那麼等我回到家中,母親會給我一個迎頭痛罵,她會打開五鬥櫥的門,把東西都擁在地上,然後叫我去收拾。而這時,如果沒有亞當的幫助,我的母親必然會發更大的火,甚至波及到我的父親。 以後,要是我和亞當玩得衣服上都是泥,亞當會讓我回去告訴母親是被幾個頑皮的男孩子欺負了。那樣,母親就會來哄我,說我是她的「小乖乖」。 這是我第一次撒謊。 等我上了學,不能再打扮得像個女孩子了,母親忿忿地帶我去剪了辮子,還把氣都出在了理髮師身上。從此,我不再有新衣服穿,母親也不再給我好臉。 母親老是和父親吵架,這是我童年生活中最無需記憶的事了,簡單得我根本不用動腦子,就可以複述一遍他們吵架的過程。他們吵架,在我看來是那麼平常的事,就像每天必須洗臉和刷牙一樣。 那時,我們家不太有錢,父親不能滿足母親對衣飾的追求。於是,母親就和我父親吵架,直到母親表示要和父親離婚,而父親則哀聲嘆氣愁眉苦臉地坐在燈下的寫作為止。 他們吵架,我從來都不像平常的孩子那樣坐在一邊哭,我總是拉著亞當的手,到我一個同學的家去玩,那個同學叫楊奕,他很好,他會拿出玩具來給我玩,和我一起幻想長大了可以做什麼。 他說,等長大了,無論他到了哪兒,我都一定要去找他;而如果我走了,他也一定會來找我。 我答應了她,於是我們成了好朋友。 要是我不想或者不敢回家,我就到楊奕家去住上幾天,他的父母都待我很好。他們說他們就像有了兩個兒子,他的父親喜歡喝酒,那些酒放在一個長長的瓷瓶中,上面罩著一個酒盅,每次他父親喝酒,都用筷子蘸著給我嘗嘗,於是我學會喝酒。 那年我八歲。 每次我在楊奕家住了幾天回去,母親都會喫驚地看著我,問我怎麼回來了,問我為什麼沒有死在外面。 母親是個基督徒,但如何來形容她呢?虔誠?還是虛偽?很難定義。她總是每天早上打開窗,跪在窗前祈禱,但她總是唸完「有人打你的左臉就把右臉伸過去讓他打」。之後,就站起來和父親吵架,然後打父親的左臉,再質問我的父親為什麼不把右臉伸過去讓她打。 母親也想叫我入教,我剛識字,她就逼著我去讀聖經,可我只讀了一頁,讀到:「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象,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我就扔了聖經,因為我一直聽母親說,耶和華是天上人間唯一的真神,可神卻說「我們」,以致我實在不能再把聖經讀下去了。 母親為此更恨我。因為我出生以後,她不再是說什麼就一定能做到什麼的人了。她百般地看不慣我,她想方設法地要把我趕出家去,我死皮賴臉地呆在家中,聽父母的吵架。 十歲那年,我終於知道亞當就是耶和華神照著「他們」的形象所造的人。於是,我毀了我的諾言,我不再聽他的話,我對他開始陽奉陰違起來。 亞當也不再善意地待我,從我知道了他的身份開始。他起先是威脅我,可我總以為他是開玩笑。 於是他就想用卑鄙的手段殺死我,他陰險地拉著我從很高的地方往下跳,或者和我在馬路上等到有汽車急駛而過的時候,比誰穿馬路快。…

[上海閒話 II]兄弟

  今天來隨便聊聊「兄弟」。   比如這麼一句話:「搿樁事體儂幫小張講沒用場呃,小張幫小王伊拉儕是兄弟道理……」   或者同樣的語境:「搿樁事體儂幫小張講沒用場呃,小張是小王拉兄弟……」   看出區別了嗎?看是看不出的,讓我來告訴你。   第一句話,有兩個人,一個姓張,一個姓王,兩個人不是哥哥和弟弟的關係。「兄弟道理」講的是好朋友,好到他們之間的交往標準就是照著親哥親弟來的。這句話,其實是寫錯的,音沒錯,但「兄弟道理」應該是「兄弟淘裡」,「淘」就是一群人的意思,常見的一個詞是「姐妹淘」,上海話交往交友叫做「擠淘」,其實也是這個「淘」。「淘」有時會被寫作「道」,那麼兄弟就是道上的了。   兄弟道?聽著名字蠻好聽的,不過其實沒這個道。   「兄弟淘裡」就是說這兩個人是一黨的,一起的,非常要好的,他們總是「幫親不幫理」的,所以這事跟他說了沒用。   第二句話,有兩個人,一個叫小張,一個叫小王,要麼都姓陳,要麼都姓張,反正基本上應該是同一個姓,他們是親兄弟。當然絕對的情況也可能發生,比如一個姓爸爸的姓,一個跟娘的,那就是兩個姓了;還有一個跟著現夫的姓,一個跟了前夫的姓,那也是兩個姓。更極端的情況是小張小名叫「阿二」,小王小名叫「阿大」,小張比小王年紀要大,可是「阿大的娘」拖著油瓶嫁給了「阿二的爺」,於是這家阿大阿二不但兩個姓,而且阿二還要比阿大年紀大,你們自己去理解吧!   第二句話中的「兄弟」,就是親弟弟,在上海話中,堂兄、表兄、堂阿弟、表阿弟,都是用詞分得清清楚楚的,而「兄弟」在上海話中是個偏義複詞,只指「弟」,不指「兄」,至於哥哥嘛,在上海話中叫做「阿哥」。   上海話中沒有「哥們」一詞,但凡能用到「哥們」的,不論是稱呼還是指代還是描述,所有的「哥們」都可以用「兄弟」來代替。    「兄弟,幫幫忙,搿樁事體老闆等著要的!」,這裡的「兄弟」叫的是同事。   上海話中,不但有「兄弟」,還有「弟兄」,前者既可以是好朋友也可以是親兄弟,後「弟兄」則一定是指「親兄弟」的。「阿大是阿二的兄弟」,那麼表示「阿大」是「阿二」的弟弟;「阿大和阿二是弟兄」,表示他們兩個是親兄弟。   噢,忘了一件事,「阿大和阿二是弟兄」也可以是同為基督教會的男性教友,阿大叫湯姆,阿二叫傑瑞。什麼?他們不算親兄弟的?這話是你說的,不是我說的,要急就跟  你急!
FLY

加油方法與燃油荷載表

所有提到Ramzzess波音777的文檔都一再說不要用X-Plane自帶的加油菜單來加油,但好多飛行發現X-Plane自帶的加油好像也挺順暢的,其實這是不對的。如果用X-Plane自帶的加油菜單加油,X-Plane會等分地把油加到左右機翼以及中央油箱中,而事實上,正確的加油方式是先加滿機翼的油箱然後再加到中央油箱。同樣,放油的時候是倒過來的,先放空中央油箱然後在處理兩邊的。如果遵循上述規則用X-Plane的內建菜單加油,那沒什麼問題,否則的話,會有大麻煩的。
FLY

777 checklist

Checklist B777           uncheck Custom Failures, Real Limits, Hide Yokes, Real Time           check Chocks, Doors MAN, Stairs           open doors (Shift + F1/F2)           Battery: ON           check GPU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