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媒體該反思 對預裝上網過濾軟件千萬別誤導》

原文鏈接:http://www.chinanews.com.cn/it/it-rdzz1/news/2009/06-10/1727587.shtml 一、原文誤導1:此款軟件難道不是強制安裝的嗎?   原文中「此款軟件是可以自由卸載的」作為論據,來論證「綠壩」軟件並非強制安裝,我們暫且不討論這個「自由卸載」的「自由度」是多少,我們就來討論一下簡單的邏輯問題。請問,「自由卸載」和「強制安裝」有邏輯關係嗎?難道你可以用「自由排出體外」來證明「三聚氰胺」有牛奶中的合理性? 二、原文誤導2:此款軟件難道不限制自由嗎?   原文依然糾纏於「自由卸載」,企圖用此來說明這個軟件「不限制自由」,這倒好,「自由卸載」成了「萬試靈丹」。原文高屋建瓴地認為「難道不承認,對於青少年而言,有這款軟件比沒有要好得多?」,不管是好是壞,軟件還是限制了自由,你如果說「適當地限制自由是必需的」,那我就不駁你,但你偏要說「沒有限制自由」,那就是你指鹿為馬了。就像妓女可以哭訴賣淫的合法性,但你不能我說沒有賣。 三、原文誤導3:此款軟件難道值四千萬嗎?   原文巧妙地迴避了工信部花四千多萬購買此軟件的合理性與合法性,單純從軟件的單價上來論證四千萬不貴,並且舉了一個「目前5000萬的裝機量」來說明。首先,這個五千萬,乃是工信部和公司方面的如意算盤而已;其次,軟件的價格貴與不貴,並不是由寫文章的用簡單除法來算出來的,而是通過市場供求關係得到的。在一個沒有需求的市場上,賣出如此價格來,這已經不是僅僅一個「貴」字了,這是赤祼祼的掠奪和國有資產的流失。 四、原文誤導4:此軟件為何如此「軟膀軟腳」?   此軟件從一開始,就如原文作者一般,極力強調自己「不能完全將不良信息拒之門外」,而原文作者更是要求大家充分預見上網孩子、學生及其它上網者的計算機水平,表示即使裝了這個軟件,還是有可能出現問題。這話表面上聽著一點也不錯,殺毒軟件的漏報、誤報早已不是新聞,但是讓我們來看看金山毒霸、微點殺毒,他們是怎麼說的?他們是企業,他們說只要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及時更新病毒庫,就可以遠離病毒侵擾。   然而「綠壩」為何一再聲明自己「力量薄弱」?我並不知道。不過我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村裡很想知道一戶人家的情況,於是硬派了一個看門的給那戶人家,那戶人家不要,看門的告訴他們說「錢,村上已經付了,但是我並不能保證把你的門看住」,幾天後,那戶人家被搶了,去找看門的理論,看門的說我早警告過你們我看不住門的;幾個月後,那戶人家的第二胎被村裡知道了…… —————- 不要把精力花在如何破解卸載「綠壩」上,而是應該旗幟鮮明地要求網絡自由、新聞自由、言論自由。

鍋乍之名真奇怪 鍋炸鍋渣亦無考

上海新雅粵菜館有道名菜,解放前即已聞名,謂之「炸鍋炸」,乃是用澱粉拌奶粉及糖粉成糕,待凝固後再切開裹粉炸制而成,又名「炸鮮奶」,寫成「鍋乍」倒是第一次看到,此照攝於和記小廚長寧路婁山關路店。 據我所知,亦有寫成「鍋渣」兩字的,只是不管「鍋炸」還是「鍋渣」,均不知道怎麼來的,有知道的朋友,不妨聊聊。

鍋乍之名真奇怪 鍋炸鍋渣亦無考

上海新雅粵菜館有道名菜,解放前即已聞名,謂之「炸鍋炸」,乃是用澱粉拌奶粉及糖粉成糕,待凝固後再切開裹粉炸制而成,又名「炸鮮奶」,寫成「鍋乍」倒是第一次看到,此照攝於和記小廚長寧路婁山關路店。 據我所知,亦有寫成「鍋渣」兩字的,只是不管「鍋炸」還是「鍋渣」,均不知道怎麼來的,有知道的朋友,不妨聊聊。

端午節滬語正音 薛理勇又犯一錯

  今天六一兒童節,早上上班路上,在聽97.2,節目中薛理勇和一個小姑娘在談上海話中為什麼「端午節」讀成「端魚(滬音)節」,薛理勇說「因為端午節在五月初五,所以上海人叫『端五節』……」 (為了行文方便,以及不懂上海話的朋友也能看懂,先來交待一下背景知識。上海話中,「魚」和「五」發音相同,鼻音,所以上面我寫成了「端魚節」,只是表音,不表意;上海話中,「午」和「吳」發音相同,呼音;上海話與蘇州話,「五」、「魚」發音亦相同。)   薛老師又錯了,薛老師經常錯。   其實,普通話的「端午節」,在上海話中,就應該讀成「端魚節」,在蘇州話叫「午」不發「吳」音,只發「魚」音,該詞從蘇州話而來,故滬語因襲。   其實,不僅是「端午」的「午」在蘇州話裡讀成「魚」,即如「午時三刻」,在蘇州話裡亦是「魚」音,「午時三刻」是專門殺人的時候,只要聽過說書的都知道,說書先生說成「五時三刻」,和「五」一點關係都沒有。照薛老師的說法,死鬼要早死幾個小時。   有人說,這個字是蘇州音,不見得很能說明問題;那麼,我可以告訴你另外一個詞————「囡仵」,就是女兒的意思,「仵」不管在蘇州話、上海話中,均讀作「五」。   同樣的,還有一種職業,就是《水滸傳》裡的何九,對了,那個「仵作」,在蘇州話、上海話裡,都讀作「五」,但是與數字「五」,沒有任何關係。   不僅如此,「迕逆不孝」也讀作「五」,並不是指有五件事犯逆。   有些詞,在蘇州話裡讀「五」,而在上海話中則讀「舞」,也有的;比如蘇州的「吳縣」和「吳江」,在蘇州話裡叫「五縣」、「五江」,而到了上海話中,就是「舞縣」、「舞江」。

說韓糞別有用心 端午祭來龍去脈

(圖佚) 不斷地有人在網絡上宣揚一種思潮,就是「我們的好東西被韓國人搶了」(例如此文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uninfo/1/1045894.shtml),比如「活字印刷術」、「笙」、「端午節」等等,理由就是那些東西全被韓國人申請了世界遺產;其實這些人(稱之為「韓糞」吧),根本就是要唱衰中國,懷著極其不可告人的長遠目的。 這些人,首先唯洋人是從,只要是洋人承認的,就是對的、就是好的,所以聯合國搖身一變,成為他們心目的權威,只要聯合國說是世界遺產,他們就舞之蹈之、樂不思蜀了。看看,他們追求的什麼?是「遺產」,我們應該都知道「遺產」的意思?有哪家好好的孩子,整天盯著「遺產」的?敗家子也,他們不斷地鼓吹「遺產」,就是要讓我們覺得,我們除了「遺產」之外,已經沒有什麼好自豪的東西了。 這些人,混淆視聽,要知道「謊言一千遍」的道理,他們在無數的地方無數次的藉著「反對」的名義,灌輸著中國人一個概念,就是「活字是韓國人的」、「笙是韓國人的」、「端午節是韓國人的」,雖然就目前來說,他們的論調是「反對」、是「揭露」,然而事實上呢?正是他們,讓大多數中國人知道「活字是韓國人的世界文化遺產」…… 那麼,讓我們來看一看真相吧,這裡(http://www.unesco.org/culture/ich/index.php?pg=00011)是聯合國世界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官方網站,這裡明確列舉了韓國的三個「遺產」: Republic of Korea The Gangneung Danoje Festival The Pansori Epic Chant The Royal Ancestral Ritual in the Jongmyo Shrine and its Music 請問,這裡哪個是「活字印刷」呢?太別有用心了,我們就算能分辨,我們的孩子們呢?現在就算能分辨,將來還能分辨嗎?而這些東西是誰造成的?就是那些明貶暗扶的網絡「韓糞」們。 再來說說端午節,眾所周知,端午節的民間理解一般為「一個在農曆五月五日進行的紀念屈原(或伍子胥)的節日,節日活動有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菖蒲等」,簡單吧,小孩子都可以理解;然而「韓糞」們不是,他們竟然能夠生搬硬拆一個韓國的節日給端午節,並且美其名曰「端午祭」。 這樣,讓我們來看一看聯合國(http://www.unesco.org/culture/ich/index.php?RL=71)對於韓國的那個被「端午化」了的節日的定義吧:…

說韓糞別有用心 端午祭來龍去脈

(圖佚) 不斷地有人在網絡上宣揚一種思潮,就是「我們的好東西被韓國人搶了」(例如此文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uninfo/1/1045894.shtml),比如「活字印刷術」、「笙」、「端午節」等等,理由就是那些東西全被韓國人申請了世界遺產;其實這些人(稱之為「韓糞」吧),根本就是要唱衰中國,懷著極其不可告人的長遠目的。 這些人,首先唯洋人是從,只要是洋人承認的,就是對的、就是好的,所以聯合國搖身一變,成為他們心目的權威,只要聯合國說是世界遺產,他們就舞之蹈之、樂不思蜀了。看看,他們追求的什麼?是「遺產」,我們應該都知道「遺產」的意思?有哪家好好的孩子,整天盯著「遺產」的?敗家子也,他們不斷地鼓吹「遺產」,就是要讓我們覺得,我們除了「遺產」之外,已經沒有什麼好自豪的東西了。 這些人,混淆視聽,要知道「謊言一千遍」的道理,他們在無數的地方無數次的藉著「反對」的名義,灌輸著中國人一個概念,就是「活字是韓國人的」、「笙是韓國人的」、「端午節是韓國人的」,雖然就目前來說,他們的論調是「反對」、是「揭露」,然而事實上呢?正是他們,讓大多數中國人知道「活字是韓國人的世界文化遺產」…… 那麼,讓我們來看一看真相吧,這裡(http://www.unesco.org/culture/ich/index.php?pg=00011)是聯合國世界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官方網站,這裡明確列舉了韓國的三個「遺產」: Republic of Korea The Gangneung Danoje Festival The Pansori Epic Chant The Royal Ancestral Ritual in the Jongmyo Shrine and its Music 請問,這裡哪個是「活字印刷」呢?太別有用心了,我們就算能分辨,我們的孩子們呢?現在就算能分辨,將來還能分辨嗎?而這些東西是誰造成的?就是那些明貶暗扶的網絡「韓糞」們。 再來說說端午節,眾所周知,端午節的民間理解一般為「一個在農曆五月五日進行的紀念屈原(或伍子胥)的節日,節日活動有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菖蒲等」,簡單吧,小孩子都可以理解;然而「韓糞」們不是,他們竟然能夠生搬硬拆一個韓國的節日給端午節,並且美其名曰「端午祭」。 這樣,讓我們來看一看聯合國(http://www.unesco.org/culture/ich/index.php?RL=71)對於韓國的那個被「端午化」了的節日的定義吧:…